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传媒数字化发展及其运营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猛 《青年记者》2006,(20):65-66
数字化(Digital)指信息(计算机)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包括通信领域、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传播技术手段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统计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数字出版相关理论研究文献,揭示该领域文献的理论视角、研究主题以及学科领域等分布特征,指出未来数字出版领域的研究将逐渐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为该领域学者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回顾整个二十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里最伟大的进步,不是原子弹的爆炸、航天飞机的上天,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在艺术领域中最重大的突破,不是电影、电视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而是数字影像技术的诞生。数字影像是真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真正的信息革命的产物。如果说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数字技术时代,那么,数字影像技术就是真正的知识经济时代和数字技术时代的典型象征。广义地说,数字影像技术包括数字电视技术(如VCD、DVD、高清晰度电视和数字电视传输等)、数字电影技术(如电脑制作、电脑特技…  相似文献   

4.
欣闻 《出版参考》2010,(14):17-17
2010年7月8日-10日,方正集团参加了在东京国际展示场举行的东京数字出版展,这也是首次由集团牵头组队参加该展览。除在展会上全面展现"方正IT"的新品牌形象之外,更集中展现了方正在数字出版各环节的原创技术及应用,凸显方正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展现方正跨媒体数字出版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从学科分布、研究主体与合作情况,以及研究热点来看,中美数字人文相关研究差异性表现较大。美国更多侧重于数字人文的各种关键技术探讨,相关研究跨学科性非常明显,研究范围广泛,研究成果融合度高;而我国更多是在实践层面进行具体应用性研究,尤其是侧重于图情领域的应用性研究,研究范围局限,研究成果融合度较低。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后可以发现:图情领域理论与方法是支撑数字人文的基础,数字人文跨学科性期待人文学者的更多关注,数字工具与技术方法赋能数字人文良性发展。因此,国内数字人文研究要突破以图情领域为主的研究局面,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构建数字人文教育与培训体系。同时,图书馆要充分考量具体人文教学科研情景,建立有效的跨学科合作关系,嵌入人文学者学术研究过程中,支撑数字人文研究与项目的开展,以加速技术与人文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6.
以数字参考咨询领域为例,探讨了数字图书馆领域本体构建的必要性,介绍了构建领域本体的知识工程方法中的“七步法”,随后论述了数字参考领域本体构建的设计,给出了数字参考领域本体框架,并采用OWL语言和Prot啨g啨工具实现了对领域本体的形式化描述詈笞芙?了领域本体构建的得失,指出了领域本体构建应当注意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05,(7S):17-17
本刊讯 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将于2005年7月8~1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次博览会是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首次针对数字出版的行业盛会,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主题,体现了政府对数字出版领域的管理新思路。即:搭建信流平台,使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结合,实现资源全面整合,共同分享先进技术及优秀解决方案,带动业内企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数字有声读物产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期,但同时也深陷诉讼漩涡。以权利衍变过程为主线进行归因解析发现,权利衍生中的行权失范、权利冲突中的传播失序、权利救济中的维权障碍是数字有声读物难以摆脱侵权困境的主要成因,而跨越部门法局限的领域法学可有效应对此侵权困局。因此以领域法学为方法论,应从规范主义转向实效主义,建构软法治理下的商谈式合作模式以实现自治进阶;从私益冲突转向公私兼具的领域治理,通过比例原则等工具塑造公私二分的综合性治理体系以实现共治进阶;要善用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由刚性对立转向柔性规制,妥善运用调解制度克服来自于主、客观方面的双重阻隔,最终力求形成对数字有声读物侵权困境的善治格局。  相似文献   

9.
国际数字对象保存会议(iPres)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9月15-16日,国际数字对象保存会议在德国哥延根举行.本文两作者参加了本次国际会议,希望在本次会议的亲身体验之基础上,对本次会议上的数字保存政策、数字保存系统和技术、数字保存标准规范这三个数字保存的重要领域进行综述,以反映和折射出全球数字保存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转型是21世纪最深刻、最基本的变化。智能手机、社交网络等数字技术的更替交织催生新的文化方式与图景。本文以“媒介技术”为经,以“平台迭代”“日常生活”“数字青年”为纬,通过爬梳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概述2012年末至2022年末的10年数字文化研究。研究发现:在技术可供性的影响下,一系列超级数字平台的出现和更迭构建了融合互嵌的新场景,并带来了新的文化政治意涵;数字技术高度渗透于“休闲”与“劳动”的日常生活中,技术与文化的动态博弈形成独特的“圈子”与“仪式”、“亲密”与“鸿沟”、“情感”与“劳动”;中国语境下青年群体的“数字生活”,以网络流行语、粉丝文化等文化景观连接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研究认为:数字文化研究发轫于数字技术与当代社会的深度融合,以技术为主线的研究视角更新了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数字文化研究更多地整合了政治经济学视角。数字文化在走向融合的整体性路径中仍生动地体现了在地及个人的“过往和活生生的经验”。作为一个天然的跨学科接合领域,数字文化研究应更鲜活、有力、深入地介入当代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受到更多人的广泛关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新媒体是指在现阶段新技术的支持之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比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在新媒体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也被广泛使用在数字图书出版过程中。无论是选题策划、编辑校对,还是营销推广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文章对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1热点解读:新文科背景下的图情档与数字人文融合研究的背景和内容自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开始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正式起航,2021年成为新文科建设元年"。创新发展、技术驱动、应用引领"是其显著特征,这与近年来在图情档学科和人文领域方兴未艾的数字人文不谋而合,数字人文自然而然地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时代与数字化传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大洪 《新闻实践》2001,(11):37-38
走进数字化新时代 数字化山(Digital)指信息(计算机)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包括通信领域、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传播技术手段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转变过程。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这是人类科技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新起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又大大提高和扩展了人类交流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电子政务领域本体构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领域本体的必备条件。针对这种需求,分析电子政务领域数字档案的特征,并根据该特征,探讨电子政务领域数字档案本体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5.
庾晋 《电子出版》2005,(8):9-13
21世纪,电影正在世界范围发生着一场根本的变革,数字技术全面介入了传统电影的制作、发行及其传输领域,并影响着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数字电影的诞生是继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电影技术发展的第三次革命。在政府的大力推广支持下,数字电影在中国已有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6.
刘蒙之 《编辑之友》2016,(11):69-72
公有领域理论认知与鉴定是开发、利用公有领域作品版权资源的基础.欧美发达国家对公有领域文化价值的重新发现有着传播技术、经济驱动和市场基础等深刻的历史动因.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欧美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成熟的公有领域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沉浸式数字叙事是融合沉浸式叙事与数字叙事的新兴叙事形态,目前已在数字人文项目中得到应用。本研究对沉浸式数字叙事进行全面调研,旨在为沉浸式数字叙事实践提供参考。调查总结沉浸式数字叙事的应用场景和实现路径,发现当前沉浸式数字叙事的应用场景主要涉及四大领域,实现路径综合采用了多种叙事主体组织形态、叙事策略和技术手段。基于调查结果,建议沉浸式数字叙事实践可向平台化、多技术栈、多模态方向发展。最后,以“闽台缘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例,提出一种实用的沉浸式数字叙事项目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数字人文研究演化路径与热点领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数字人文是计算机学科和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由计算人文和人文计算领域发展而来。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来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数字人文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挖掘,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明确演化路径和发展趋势。①数字人文研究的热点领域有:数字人文的基本理论,技术驱动下的人文学术实践转向,新合作模式引发的人文学术文化变革,以及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②数字人文研究的内涵更具兼容性,应强调计算转向,考虑重构人文知识的脉络与内容,构建当代知识系统及认知方式;③图书馆学的理论、方法及实践与数字人文研究形成协同发展趋势;④从技术应用和数据基础的角度看,图书馆学是数字人文产生的基础学科,也将是数字人文成果的主要应用学科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以融合的视角审视数字人文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进行数字人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图10。表1。参考文献54。  相似文献   

19.
魏玉山 《出版广角》2013,(23):17-19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虽然没有改变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的本质属性,但是却改变着出版工作的流程,改变着出版产品间的界限,改变着出版服务模式与阅读方式,也改变着对出版的理解与认识。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用在数字出版领域也恰如其分。虽然数字出版一词使用已逾10年,但是就其内涵与外延仍然没有形成共识,甚至有的人把数字出版看成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这是许多新生产业发展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7月8日,第四届数字出版博览会在京举行授牌仪式,颁发数字出版年度示范企业、新锐品牌、杰出人物、创新技术及优秀作品五大奖项,以表彰和推介2010—2011年度在数字出版领域有突出表现的机构。凭借出色的产品创新及发展理念,广州华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读览天下)获得业内专家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