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     
一日.与朋友闲暇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中一位朋友.问我:“你说,一个人在世上,最难的是什么?”我略一思考,脱口而出,“是做人”!他看着我.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接着说:“是选择!”  相似文献   

2.
当我向朋友谈及要见高峰时,朋友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十多年前我在中央工艺美院看过他的陶瓷展,从那时高峰这个名字就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太喜欢他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3.
班迪尤(BENDIGO)的中国大龙,驰名整个澳大利亚。记得1991年我刚来澳留学时,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澳洲朋友,就向我介绍过它的来“龙”去“脉”,那津津乐道,如痴如迷的神态,至今仍令我难以忘怀。当时我曾想,外国朋友都如此珍爱这条大龙,更何况我这“龙的传人”?我一定要  相似文献   

4.
幽默五则     
幽默五则谢乐编译年龄的魅力一个70岁的百万富翁娶了一位20岁的漂亮姑娘。“你这个狡猾的老家伙,是怎么把这样的妙龄倩女征服的?”一个朋友问。“很简单,”百万富翁回答说,“我告诉她,我已95岁了。”印刷错误两个朋友在谈论他们的读书感想。一个说:“我对医学...  相似文献   

5.
莱辛女士原准备晚上在一家中国餐馆和一位朋友见面。但现在莱辛女士告诉这位朋友:“很抱歉。我晚上不能去赴约了,因为我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6.
新潟=心细?     
你一定奇怪,“新”和“心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字眼,怎么划上了等号?我有一位朋友在日本某大学任教。一天,他接到友人从国内打来的电话,告知其近期将随一个代表团到日本考察访问。常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喜不自禁:你们都去哪些城市?友人答:除了东京和北海道之外,还有“心细”县。“心细县?!”朋友重复了一句,然后笑着调侃道:“你怎么不说是‘心宽’县呢?我在日本生活了16年,从来就没听说过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里有什么‘心细’县,是不是你记错了?”友人急了,对着话筒大喊:绝对没错!就是“心细”县。朋友有点懵了,忙问“XinXi…  相似文献   

7.
神兽“獬豸”和“角端”□张亦工一位朋友从旧货市场买到一枚廉价仿古铜印,印钮是一只形状奇特的坐姿独角兽。朋友说,这是传说中的神兽“角端”。铜印的印文是“左副元帅之印”。在古代中国将帅之印一律以猛兽为钮,以角端为钮的帅印则从未听说过。于是,引起了我探究的...  相似文献   

8.
探访天龙洞     
岁末年初的一天,来大理参加活动的几位省内外的报人、作家朋友要我“客串”一次导游,以民间的方式,领他们到一个“人造痕迹”还不重的地方“晃悠晃悠”。现在都说,大理是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我的这些朋友来大理已不止一次,对苍山、洱海,大理古城、洋人街这些地方,比我这个本地人还烂熟于心。所以领他们去哪里,我心里还犯了难。猛然间,想起了我的好友赵铁的邀请,说他们那里的“上关花天龙洞”,是“观沧海、赏名花、探奇洞、寻古城”的绝佳胜地,有时间不妨去感受一番,于是我便大胆向他们推荐了我自己以前也没去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星光月夜     
10月的一个夜晚,我心情沉重地走在海滨小镇的路上,去探视一位病重卧床的朋友。皓月当空,大地沐浴在银色之中,美丽的月色使我的心得到些许安抚。见到朋友,我发现他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美好的夜色。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迷人的月光穿过树梢,洒向海面。我坐在他的身边,一只鸟在歌唱。沉默片刻之后,朋友说:“我曾以为这是我在世上的最后一个夜晚了,听到窗外鸟的歌声,我知道我会好起来的。”朋友床边的桌子上摆满病人所需要的一切,这些并未解除他的病痛,然而,柔美的阳光,芬芳的气息以及鸟的歌声却给他带来了真正的慰藉。他对我说:“…  相似文献   

10.
等待微风     
我对一位朋友说,为了节省电费,我们全家一致同意不使用空调。她立即惊奇地问道,“那你们怎么睡觉呢?”另外一个朋友提醒我,现在是90年代,谁还敢昼夜敞着窗子,太不安全了。是的,她家的窗户已经漆封十几年了。关掉空调的第一个夜晚不算太热,只有29℃,可我的3个孩子受不了,因为他们习惯了22℃的室温。“窗子怎么打开?”我丈夫问。他费了好大劲儿才打开一扇,窗户的缝隙处尽是死去的昆虫。接着他把其它的全都打开来,外面的声音清晰地传到屋里。“太热了!我睡不着。”13岁的女儿抱怨道。她的弟弟也在他的卧室里喊道,“我快热死啦!”“…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我的朋友兴冲冲地告诉我,他在离城不远的地方得到一块地,盖了一所不大的房子,如今有了别墅,打算每年夏天住到那里去。“我和妻子打算只种些花卉,”他说。“再种上点蔬菜。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一次在信中诙谐地对一位朋友说:“如果我是沙皇,我就公布法令,作家要是用了一个自己不能解释其意义的词,就剥夺他的写作权利,并且打一百棍。”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巴尔扎克的朋友去看他,在门外就听到他在里面和人激烈争吵:“坏蛋!我要给你好瞧的!”那声音激愤、高昂。当这位朋友推门进去时,发现屋内只有巴尔扎克一个人。原来他正在对他作品中一个人物大喊,揭露那个人物的卑鄙行为。  相似文献   

14.
早就有去小鸡足山一睹它神奇风姿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过的朋友常常对我鼓吹“很值得一去”。一句简单的蛊惑,就老是吊着我的胃口。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果戈理请一位朋友到饭馆吃饭。忽然,一份菜单引起了他的兴趣,便拿出笔来,往笔记本上抄菜单。饭菜上齐了,他还在那里埋头抄。朋友见他这样冷淡,心里很不愉快,不耐烦地说:“你是请我来吃饭,还是请我来陪你抄菜单?”说罢,气呼呼地离开了饭馆。果戈理全然  相似文献   

16.
超化吹歌     
鱼禾 《寻根》2009,(5):138-141
最早知道河南新密市南部超化这个小镇,是从朋友邓国锋的文章中。那时他在超化镇当书记,曾为重修超化寺写赋,其中有句“稻绿平畴,芦苇披拂”,用以述说超化的自然环境,令我过目难忘。超化镇建于北魏,以佛教名刹超化寺名,超化寺则借由佛教梵语“超凡化度,脱俗绝尘”而名。而最令我神往的,是超化“吹歌”。  相似文献   

17.
常虹 《大理文化》2013,(5):48-49
绿海深深 在来到这个地方之前.我从未想到我会爱上这里。普洱。 从家乡大理州漾濞县出发。沿着绵延上百公里的山脉,汽车一直在山中跌宕穿行。看着车窗外转瞬即逝的风景,我的心情渐渐低靡。朋友却在此时发来短信:“我已到达海南,一切都好。勿挂!”我微笑,然后删除了短信。  相似文献   

18.
张扬 《东方文化》2002,(1):91-95
我在2600年5月23日《杂报》上发表了一篇《岳麓书院与“千年学府”》。后来,朋友寄来一篇署名李江,也发表在《杂报》上的《也谈岳麓书院与“千年学府”》(剪报未注明日期。以下简称李),指出张“讹舛之处甚多”,在关键问题上进行了批驳。  相似文献   

19.
由于火车晚点,我们到吉安站已是夜里11点钟了。从吉安绕道去井冈山还有200多公里,且大多是山路。我们转乘的汽车急驶在罗霄山脉那透迄涡旋、仿佛永无尽头的路上时,我记起曾来过此地的朋友向我描述进入井冈山市的情形:“一条上山的路,九十九曲八百八十八个弯,突然一个精巧的小城豁然开朗在你的眼前”。品味着朋友的叙述,我一直认为那感觉新鲜奇特。遗憾的是,黑领感的夜中我竟无法体味朋友一再形容的进入市区时那种一览无余的感觉。到井冈山时已是凌晨3时,我们~行均饥肠隐隐。井冈山市文化局的吴局长带我们到夜市吃宵夜。此刻尚有夜…  相似文献   

20.
在那“饥渴的30年代”,罗伯特·本奇利①的一位朋友对这位幽默作家的经常酗酒非常关切,因此,有一天,他问本奇利:“鲍勃,你不知道酒是慢性毒药吗?”本奇利举起又一杯刚倒在小方块冰上的苏格兰威士忌酒,回答说:“那没关系,我能等待到看见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