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天,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一些杰出的人们就醒来,用三只眼睛而不是两只眼睛观察世界。他们就是世界上的新闻摄影记者,有男的,也有女的,书写着地球上人类的视觉传记。”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主席斯瓦特的这段话,常常是他谈话和讲演的中心。这位在世界新闻摄影界受到尊敬的老人,只要同他相处五分钟,就可以发现他是一位既稳重、又直率,既开朗、又诙谐的人。今年3月间,斯瓦特在同上海新闻摄影工作者相会时,曾幽默地指着自己的额角中间说:“我这里长着第三只眼睛,你们也都有三只眼睛”。新闻眼+照像机一个人的脸上长了三只眼睛,岂不成了怪物?可是斯瓦特并不是开玩笑,他确实认为新闻摄影记者有第三只眼睛。我们也都能理解,他指的是新闻记者的新闻眼。而对  相似文献   

2.
1958年,毛泽东同志来河南视察,我奉命跟随采访。一次,我和新华社记者侯波正在切磋采访中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信步走来,幽默地打着手势,同侯波开玩笑说:“你们总爱一只眼睛看人,目标集中呵!不过,不要总把镜头对准我,要多照群众么!”荷兰国际新闻摄影大赛的组织者们骄傲地宣称:“每天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一些杰出的人们就醒来,用三只眼睛而不是用两只眼睛看世界,他们就是世界上的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3.
有人戏说久搞新闻的人比平常人多了只眼睛,长期从事业余报道,我以为这多出的一只眼睛就是心眼.我们只有多出这只心眼,处处争做有心人,眼里才能看到新闻,耳里才能听到新闻.而怎样去看、去听新闻,说到底就是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名好新闻工作者的本事之一就是能写出人人眼中皆有而笔下皆无的新闻来.我们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身边无处无新闻,只要多长这只心眼,处处留心观察、思考,不愁写不出新闻,不愁不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4.
写作拾萃     
《视听界》1990,(5)
“充分利用你的眼睛”观察是写作的基础。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说得好:“我——一个双目失明的瞎子——只能提醒那些能看见的人注意一点,……充分地利用你的眼睛吧,就当你明天将会突然变瞎,什么也看不见,永远再也看不见。”“假如我能看见的话(那怕只有三天),我要把  相似文献   

5.
有的通讯员常说“无题材可写”,我在这里提供上中下三策。 上策:从现实生活中捕捉。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就是有人捕捉住了,有人什么也捕捉不到。说“生活中处处有新闻”也好,“身边到处都有写作题目”也好,那都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的,只有“看准”并“抓紧”的人才会抓住东西——找到值得一写的东西。 这里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捕捉意识,即抓素材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盲人摄影师     
盲人也能拍照?盲人为什么要拍照?“希腊人曾经说过,仅仅用眼睛是无法看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的。只有盲人才知道要用心去看世界”。正如一位盲人摄影师所说:“我想记录的不是我看不到的画面,而是我心中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我希望能看见>一书的作者彼纪儿·戴尔是一个几乎瞎了50年之久的女人,她写道:"我只有一只眼睛,而眼睛上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去看.看书的时候必须把书本拿得很贴近脸,而且不得不把我那一只眼睛尽量往左边斜过去."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光学不写,眼高手拙;光写不看,提高很慢。”有人把读与写比喻为鸟的两翼、车的两轮,是很有见地的。只有两翼发达,才能振翅高飞;只有两轮竞进,才能驰骋千里。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要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说说学习。最近,我参加过一个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会议。在会上和刚作报道工作的一些通讯员谈起学习,不少同志总是惋叹:“我啊,很想学习,就是忙得没时间学呀!”“时间”似乎成了学习的障碍。由此,想到西汉文学家刘安说的一句话:“谓学无暇者,虽暇亦不能学”。就是说,那种整天喊着没有空闲时间学习的人,有空闲时间他也不能学。我看这是一句真理.时间本来就是挤出  相似文献   

9.
要善于发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艺术家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习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从事艺术工作要善于发现,同样,科学研究也要发现。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发现问题给于极高的评价,曾说,在科学研究方面,发现与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也有人将爱因斯坦之说推而广之,认为发现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自学,也有必要强调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能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可以掌握更正确的知识,还能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获取新知识,对客观事物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叶永烈  辛欣 《出版参考》2005,(11):28-29
谢静宜对她“面试” 毛泽东自1974年春天开始,视力明显减弱了,看东西模糊不清。向来自己看文件、批文件的他,不得不叫机要秘书代读,照他的意见代签文件。这年8月,毛泽东路过武汉时,大夫在东湖宾馆为他诊看眼疾,断定为“老年性白内障”。其中,有一只眼睛病情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去一位朋友家串门,不知怎么,谈话间,那位朋友忽然谈到了“迷信不可不信”的问题。他绘声绘色地给我讲了几件事,什么有个人半夜里睡觉感到有人卡他的脖子,头颈里有一道印子,什么有个人的眼睛看得到鬼。谈罢这些,他居然还举出了“根据”,说上海有家报纸曾刊登过文章,称这是一种“波尔代热斯”(意即“吵闹鬼”)现象,国外正在研究。看来,他对报上登的东西,是确信无疑的。报上的一篇文章,竟促使人们把对迷信的怀疑变成深信迷信,这恐怕是办报人所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2.
说“空泛”     
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言论作品:题目不错,文字流畅,道理也对,但就是看不下去,或者看后一无所得。那是一堆砌得很整齐的文字,而不是一篇令人感动、使人受到启发的文章。对这类稿子,甚至很难提出具体的意见,也许只有两个字:“空泛”。于是就有人问了;“怎么才能不空泛?”或者“怎么写来写去总是空泛!”这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标题不仅能牢牢吸引住读者,吸引读者往下看,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收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既然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怎样才能使这双眼睛具有魅力吸引读者呢?下面就结合自己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实际谈谈对标题制作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力戒平庸,活用佳句翻开报纸我们不难看出:除了新闻事实本身不新、表现手法陈旧的问题外,最为突出的是新闻标题制作单调、乏味而冗长,使人读来生涩、费劲,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  相似文献   

14.
许:老蒋,关于新闻摄影,最近有什么考虑吗,我是说,你近来接触到的图片稿件比较多,感觉其中有什么问题值得一提吗? 蒋:还是那个老问题,即人的表现比较弱。我很欣赏高尔基说的:“文学就是人学。”是否可以引伸一下——“新闻摄影就是关于人的摄影”。 许:完全可以这样说,因为我们的新闻,无论是报纸、刊物,还是广播、电视,都是办给人看或给人听的,新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我们要关注人。新闻摄影更应当立足于人的表现,表现人的奋斗、人的企盼、人的生存环境和状态、人  相似文献   

15.
王洋 《声屏世界》2016,(4):53-54
这是一个正在变化的世界。任何一次机遇的到来,都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此话出自马云。没错,我们所面临的媒体变革正如此。逃避无用,只有迎面上去才知风有多大。2014年7月,“澎湃新闻”成功上线,论证了传统纸媒进军网络新闻资讯市场的合理化途径。也有人会说,“澎湃”的成功不可复制。当然,面对这个全新的媒体环境,并没有公式和模板去教你如何转型,每个成功的新媒体产品都有其对路的方式,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找到改变的角度。“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我们一无所知,只好一点点学,比如从学习使用白板开始。”谈到“澎湃新闻”开创经历时,产品总监孙翔这样说。  相似文献   

16.
用眼睛看东西,要讲常识,讲规则。无条件地“看”,明明看不到的却硬说看到,那则是眼睛的滥用。在日常生活中,眼睛滥用的例证比比皆是。在新闻的报道中,我们同样能发现不少眼睛滥用的例证。仅举两例:一、乡间采风,“笔者抬首四望,看到3万多亩花生绿波荡漾”;二、采访一家企业,“笔者刚到工厂大门前,但见一辆载有3000件摩托车架的货车从厂内开出,驶往东南亚销售。”这都是让人“看”得惊诧的文字表述。在这里,眼睛功能被人为提升、夸大;在这里,看的规律被扭曲,眼的功能被神化。从常理判断,上述对“看”的运用是显而易见的错误,属于语文改错的对…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是以可视的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再现新闻事件的.形象是传播的主体,形象是新闻“语言”,文字只是形象的补充,形象的典型程度直接决定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正因如此,要搞好新闻摄影报道,必须首先在“形象”上做文章.改善了形象效果,也就提高了报道质量.由于是形象报道,所以在对象的选择上有别于文字报道.文字报道在选择对象时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对于摄影的形象报道来说,这只是标准之一,是基础.只有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不乏其形象特征,才是摄影报道选择的最佳对象亦即摄影报道的生命所在.不具有形象特征的新闻,可以形成文字报道,甚至成为优秀的新闻报道,但却不便于形成摄影报道,更不可能成为摄影佳作.所以新闻事件的形象性,是摄影报道在对象选择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人的眼睛能观察一切,唯独看不见自己。聪明的先民发明了以盆盛水,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面貌,是了不起的一大科学贡献。古代称盛水的那铜盆为鉴,通过那鉴能看清自己就有了“借鉴”这词。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至今仍被一些科学家当作重要格言。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你的眼睛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你的心能思考才行。”“能思考的心”和“有准备的头脑”是一切科学家成功的“诀窍”。对于一名记者来说,要想写出新闻精品,同样需要有“能思考的心”和“有准备的头脑”。 第10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原载《人民铁道报》1999年9月29日)一稿的成功,就是…  相似文献   

20.
当标志世界新闻摄影最高水平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评选结果表明我国又是榜上无名之时,国人不禁又是一阵叹息。有人说,这是评选有偏见。可据我国作过大赛评委的专家以亲身经历表明评选是公正的、客观的。有人说,是我们的器材比不过人家。可据我们的调查(我们“世纪更替时代的中国新闻摄影课题组”共作了三个调查: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作了读者抽样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