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女儿绿”──兼与李学开老师商榷河南陕县高中索古朱自清先生在散文《绿》中称梅雨潭的绿为“女儿绿”,李学开老师认为.这是根据绍兴酒名“女儿红”仿拟而来的.“意在表明海雨潭“醉人的绿’像家乡名酒“女儿红’那样醇厚醉人。”(原载《语文知识》,转引自《语...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中国培训》2000年第3期李广华、刘晓茜两位老师的《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保证》(以下称《保证》)一文后 ,感触颇深。一吐为快。笔者仅就如何提高教师素质的问题与李、刘两位老师作更进一步地深入细致地探讨 ,以求共勉和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提高教师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笔者对《保证》一文的观点表示赞同。然而该文只是简要地分析了教师应具备的主要素质及其为什么 ,并没有提出怎么做和做什么的问题。笔者认为 :全面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 ,必须开辟多种渠道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这…  相似文献   

3.
以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动摇──兼与熊开明老师商榷北京杨德伦《小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10期刊登了深圳市熊开明老师撰写的文章──《试论以说写训练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文章中,熊老师认真分析了我国以读为中心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认为“语文教...  相似文献   

4.
笔者有幸在一次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听名师讲课,对杭州名师闫学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印象最深。《伯牙绝弦》是一篇只有77字的短小古文,讲述了俞伯牙破琴绝弦谢知音的故事。老师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带领学生通过诵读思考、感悟交流,理解伯牙子期之间的情感历程,体会"真正的知音"的深刻内涵,并在  相似文献   

5.
6.
笔者有幸在一次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听名师讲课,对杭州名师闰学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印象最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之友》第1期中谢海南老师的《王熙凤代理班主任》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读《红楼梦》读出班级管理之道,怎不令人啧啧称奇。可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叉生出一丝困惑、一些感想,愿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之友》第1期中谢海南老师的《王熙凤代理班主任》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读《红楼梦》读出班级管理之道,怎不令人啧啧称奇。可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又生出一丝困惑、一些感想,愿求教方家。谢老师推出的第一计是“分析班级情况”,“王(熙凤)老师进教室之前,首先在办公室里做了充分准备。她把宁国府内部的一些问题作了小结,总共有五大问题”。实际上,临时接手一个班级,只盯住“问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问题”一定都出自学生吗?请听下面这则故事。一天一位学者特地向日本著名禅师南隐请教,禅师以礼相待,却不说禅,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  相似文献   

9.
徒手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它能够为课堂教学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陈明山老师曾作出精彩的论述。笔者认为,运用徒手画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徒手画要体现一个“功”字 教师必须经过千百次地、认真刻苦地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方可在学生面前实施徒手画。否则,若教师自我练习不够,火候不到,画直线不直,画圈下圆,不仅会影响几何图  相似文献   

10.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6期刊载了王东老师的《经常被误用的成语》,王老师在文中列举了七个易被误用的成语,并逐一释义且举例说明。但或许因为王老师依据的是旧版词典,所以他对其中两个成语的解说出现了失误,笔者想就此提出,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1.
《广西教育》1999年第4期刊登了高远耀老师的《标点符号用法释疑》(下文面称《标》),读后很受启发。但同时又感觉到,高老师对问号的用法释解尚不够清楚,并且也还不够全面,在此谈一谈笔者对问号用法的理解。  《标》文中说:“问号,往往有疑问词‘吗、呢、谁’等为标志,但是有疑问词的不一定都是问句。”怎样辨别有疑问词而不是问句的句子呢?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是语言环境。如“你哪里比得上他呢”,就应该从语境去分析。当不知道“你”哪些方面比得上“他”时,这个句子就是询问式的,应该用问号;而在已知道“你”根本比不上“…  相似文献   

12.
也谈说明文的要素──与杨慎德老师商榷陈祖强杨慎德老师的《谈说明文的要素》(载《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期)一文对说明的要素作了精辟的阐述,我对作者的观点是赞同的。但经过反复推敲杨老师的文章后,觉得其观点尚有欠缺之处,现浅谈管见以就教于杨老师。杨老...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1年第12期刊载了黄元虎老师的《三教(金子)一课的行与思》一一文,笔者拜渎之后.钦佩于黄老师取得的成绩,史为黄老师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书盈史本解读、切实调整教学设计的执著努力所折服。,但在文章“三教《金子》:大胆创生者”板块中,黄老师呈现的关于文本解读之后的等式“坚持不懈+善于发现+改变思路=成功”,本人觉得不太妥当。这一等式并不能概括出成功的切实内涵,也未能真正体现文本内容所涵盖的要旨。  相似文献   

14.
贵刊2004年第8期刊登了陈海军老师关于“对奥斯特实验插图的管见”一文,读后产生了一些想法,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在《“举手”小议》(见《宁夏教育》2003年第1-2期合刊)中,就学生发言“举手好、还是不举手好”的问题做过初步的探讨。近日读了刘瑞清老师《有了答案你就喊》(见《宁夏教育》2004年第3期)一文后,我认为该文中提倡的不举手就抢答的做法值得商榷。在该文中,作者认为“先举手、后发言”的教学要求与课程改革理念相矛盾,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发散性品质的培养,因而让学生们只要想好答案不用举手就抢答,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张扬个性。“不举手就抢答”的形式是否就有利无弊呢?让我们从A教师类似的教学片段说起。教学片段实录在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读了贵刊2005第7 ̄8期《这类句子不是病句》一文。文中认为“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是舛互修辞手法的运用,不能算是病句。对此说法,笔者不敢苟同,特撰写此文与张老师商榷。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舛互的修辞手法。所谓舛互,就其实质来说,是指先对事物看似全部、实质并非全部的对象肯定或否定,接着再否定或肯定事物的部分对象;或者先肯定或否定事物的全部,再否定或肯定一个表面看似包含在该事物中、实际并不包含在该事物中的对象。它的目的就是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后者的作用。肯定,是为了更有力地衬托、强…  相似文献   

17.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识潜能,鼓励他们去“再创造”。  相似文献   

19.
拜读《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7年第一期刊登孙勇老师撰写的《“公式”,不妨易名“计算方法”》一文,对文章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本人持否定态度,而且相反地认为,这种将“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混淆的问题,正是目前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甚至在一些重要教学专业杂志中的有关教学论文、教案或专著中也曾经多次出现。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讨论这一问题,以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吴辛君 《宁夏教育》2004,(7):116-117
笔者曾在《“举手”小议》(见《宁夏教育)2003年第1-2期合刊)中,就学生发言“举手好、还是不举手好”的问题做过初步的探讨。近日读了刘瑞清老师《有了答案你就喊》(见《宁夏教育)2004年第3期)一文后,我认为该文中提倡的不举手就抢答的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