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是重中之重。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11年版)提出,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需求和大自然的供给之间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人类想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从资源的索取和对大自然的回报中找到平衡。在生态环境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今天,应该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并从小做起。简要概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的价值,从学科特点出发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可行方案,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朱静 《考试周刊》2013,(1):48-48
<正>江泽民同志说:"环境保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翻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你会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一册课文,都有与环保相关的课文。如:《江南》、《大海睡了》、《秋游》、《水乡歌》、《美丽的丹顶鹤》、《拉萨的秋天》、《珍珠鸟》、《黄果树瀑布》、《草原》等,教参及课标对环保教育也有相关的说明,要求师生通过文本的学习,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文道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理所当然地肩负着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使命。寓环境教育于小学语文之中,让环境教育在语文课上绽放异彩,成为环保教育的沃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环境,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要想获得和谐发展,就要注重保护环境,因此需要从小就培养人们的环保思想。因为语文教学和人们的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将环保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重视环境保护,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当今语文教学当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很有必要。目前各国实施环境教育有以下两种方式:设置环保教育课、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1.小学阶段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从生理发育还是从心理的发展来看,小学都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所以  相似文献   

7.
一、语文教学思想贯穿环保意识 语文知识本身是科学的,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离不开科学思想,语文教学过程更包含了许多的环保因素,包括课文内容、教学手段、学习策略等。都具有环保的理念、规律、法则和环保知识介绍,只不过是人们平时认识一般化,没有把它提高到环保教育的高度而已,或者是环保渗透的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8.
向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环境教育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小学生掌握初步的环境保护知识,形成有利于环境的道德观念,树立对生活环境更加积极的行为准则,自觉地受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水资源严重枯竭、土壤沙漠化、沙尘暴肆虐、臭氧层空洞扩大、旱涝灾害加剧、物种减少……这些已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将要毁灭在我们自己手里!”尽管环保人士发出了震聋发聩的警世之音,但人们的环  相似文献   

10.
进入 2 1世纪 ,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水资源严重枯竭、土壤沙漠化、沙尘暴肆虐、臭氧层空洞扩大、旱涝灾害加剧、物种减少……这些已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将要毁灭在我们自己手里 !”尽管环保人士发出了震聋发聩的警世之音 ,但人们的环保意识仍相当淡薄 :一次性筷子仍大行其道 ,铺天盖地的白色污染仍有增无减 ,水电资源的浪费触目惊心 ,更不用说滚滚的黑烟遮蔽了蓝天 ,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有限的可饮用水源……有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环保教育迫…  相似文献   

11.
北京连遭沙尘暴的袭击、今年夏季的高温天气以及鲸鱼集体登陆自杀等现象 ,充分显示了地球面临的危机。地球只有一个 ,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拯救地球已成为当今全世界的重要话题。作为重点科目的语文 ,在教学中更不能忽视渗透环保教育。  一、利用代表性课文 ,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升华。新编教材中有很多与环保知识有关的课文 ,如《种树“种到”联合国》、《向沙漠进军》、《斑羚飞渡》、《秃鹰之死》等等。在教学中应侧重渲染这些课文 ,增加环保气氛 ,激发学生的环保兴趣。  如《向沙漠进军》 ,作者写这…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呼唤环保教育,还青山一片绿色,还秀水一片清澈,还蓝天一片纯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珍爱生命的同时,人类更需要的是环保。《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要求,必须在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会、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宗建明 《文教资料》2005,(3):185-186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全球性的环境危机,面对污染严重的大自然,人们开始惊呼:“人类正在失去自己的家园。”给后代保留一个洁净的地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的历史潮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目前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语文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境保护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一、知——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境状况环保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发出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吁。我国也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许多国家在中小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环境教  相似文献   

15.
徐远振 《学语文》2014,(4):33-34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恶劣,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已成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为特点的语文学科,应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对生态被破坏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彰显自身所独有的艺术境界的深奥,拥有紧凑而简练的汉字词汇语言,内含深刻的思想情感,博得国人之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肩负重担的教师必须将这祖国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在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于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渗透,使得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环境也开始无情地向人类进行报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保护已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蒋大年 《甘肃教育》2014,(24):46-46
正一、充分挖掘,精心设计,把环保教育引进语文课堂一些教师认为,环保教育只是地理学科的份内之事,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此略而不谈。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环保教育不一定要独立开来,而应有机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体系之中。现行语文教材中虽然鲜有纯粹的环保课文,但许多篇目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为我们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丰富  相似文献   

19.
韩静 《教师》2011,(29):45-45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环境也开始无情地向人类进行报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保护已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华 《天津教育》2021,(3):107-109
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文化传承、行为引导、价值塑造等教育职能的实现来看,语文课堂也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看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意义,加强爱国情的熏陶与启迪,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爱国的种子.教师要从各类诗词歌赋文章,或者散文、杂文等课文中生发出爱国主义的主题,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