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宁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32-33
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生态翻译学“译者中心”理念为切入点来探讨译者主体性,认为“译者为中心”和译者主体性言说是一致的,都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思想在文学特别是诗词翻译实践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3.
该文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和译者主体性内容对中国书籍出版社《野性的呼唤》中译本进行研究解读.研究发现,生态翻译学理论和译者主体性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通过"三维"转化要求可试图从语言层面连贯性、逻辑层面合理性以及文化层面理解性等角度对文学作品的译文主体性进行评价与解读,最终期望以更加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4):143-145
口译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与口译特殊环境的相互适应与相互选择,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处于各种语言和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的焦点之上,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正确处理好口译生态环境下的双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成功完成源语发言人和译语听者之间的动态交际工作,才能确保口译过程的顺畅进行,即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构建和谐健康的口译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生态翻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生态学与翻译学.生态翻译学有其一系列的核心理念.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虽然译者的主体性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中被颠覆、译者的主体作用被限制和译者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但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楠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4):73-75
生态翻译学是近年来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学的新兴学科。胡庚申教授作为生态翻译学的鼻祖,提出了诸多研究观点,包括生态翻译环境中的"译者中心"论。鉴于学术界不同学者对胡教授"译者中心"论的质疑或反对,笔者对此观点进行思辨,分析胡庚申教授的"译者中心"论的合理性,承认译者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以简单生动的形式受到人们喜爱,发展神速,对网络语翻译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表面看,将流行语翻译成英文并不难,而难的是如何让外国人了解它们背后的黑色幽默,热点,故事乃至其中所包含的无助与无奈.当然,不同情况下的翻译并非千篇一律.本文运用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来分析热门网络流行语"杯具"的翻译,从而为网络流行语翻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牛蓓蓓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5):145-146
生态翻译学具有浓郁的学科交叉特色。它把有关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引渡到翻译学领域当中,体现了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创新性探索。借用生态学的理论逻辑对译者主体性予以肯定和证明,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一方面,生态翻译学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另一方面,在翻译生态系统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着具体的表现方式。本文从这两方面出发,探讨了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生态翻译学自研究以来,明确了"译者中心"地位,译者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对译者的研究多集中于"译者中心"、"译有所为"、"多维适应选择"等问题,译者的能力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译者中心"出发,探讨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在翻译生态环境下译者应当具备专业能力、双语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和策略能力这五种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翻译观的“忠实”与翻译研究学派提出的“重写”、“操纵”,都需要译者发挥其主体性.译者综合各种影响因素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或策略组合以产出满足译者意图的译本,整个过程是译者主体性得以发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相关优秀研究成果,结合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新闻标题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借助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理论总结新闻报道类文本标题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舒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5):135-138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阐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研究的意义,应用生态翻译学主要核心理念,如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论、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论、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论等来指导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5.
皮谨煜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4):20-21
生态翻译学是2001年国内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根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他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笔者通过对辜鸿铭英译《论语》生态环境的解析和分析其英译《论语》,指出辜鸿铭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多维度的选择与适应,进而提出译者在翻译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书籍时,首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尽可能地从文化、社会、交际、原文世界和译者所面对的世界等等方面多维度适应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要根据中国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特点对译名进行多维度的选择,其本质就是译者要顺应原片名、英文和中文所呈现的"世界",即电影片名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名进行"选择"、并使其"适应"中文语言文化环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包相玲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10):6-7
在解构主义关照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的翻译观,极力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它对传统译论中原著与译文的关系以及翻译中"忠实"的概念重新阐释来提高和彰显译者的主体性。但是,应该正确认识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分张扬译者自身的主体性因而具有局限性,受到了众多的批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其主体性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变得深入。在目的论框架下,翻译过程中有三种主要的目的: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以及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以期达到的目的。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从目的论视角研究译者主体性,并分析在不同翻译目的分别作用下译者主体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共同作用下的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赵艳芳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2):64-66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女性主义翻译观,颠覆了传统的翻译理论,从性别视角入手,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力争在译作中凸显女性身份和女性意识。中国译论充分肯定了性别身份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一些女性译者也进行了积极的翻译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考察了译者主体性问题,论述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对译者主体性的彰显,探讨了文化因素在翻译选择、翻译策略、翻译风格以及对原作的增删等方面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