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什么是学生的“转型期”?处在“转型期”的学生有何特点以及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笔者根据教育教学的观察和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从学生阶段来说,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一年级这两个时期,属于学生的“转型期”。我们仅以小学六年级为例,进行探讨。一、“转型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升入六年级的学生已没有当年加入少先队时的自豪感与对红领巾的崇拜之情,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无须佩戴红领巾,于是顺手将红领巾塞入衣裤口袋中,以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星期一的早晨,是例行的升国旗仪式。部分六年级学生东张…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那到底什么是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有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梅九泽 《现代语文》2009,(3):113-113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使中学生“乐之”呢?根据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如果能实施语文兴趣教学的话,教学活动就会被学生乐意接受,教学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那么,在实施语文兴趣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有用的数学,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是我们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呢?下而是我的几点思考:一、强化数学知识技能意识在《乘法分配律》一课教学中,有一位教者在上课一开始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出示了一幅精彩画而:“爸爸、妈妈和我在溪水边嬉戏”。老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踊跃发言: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好之”、“乐之”,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讲究方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对此,我们不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阐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及其它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如何测定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厚呢?怎样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甘凤妃 《广西教育》2012,(22):72-7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电子游戏”达到痴迷程度,有的学生对小说达到废寝忘食程度,为什么?就因为游戏、小说能带来极大的心理快感和心理满足。可见,如果能给学生带来兴趣、快乐的东西,就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就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如能充分挖掘“快乐”因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营造“快乐课堂”呢?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关键。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中 ,一位教师“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过程如下。一、准备阶段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红领巾 ,说 :“学校有40名新入队的少先队员 ,要为他们制作红领巾 ,需购买多少红布合算呢?要想知道多少布就要知道什么的面积呢?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 ,教师揭示课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学生说出要求三角形面积就要想办法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提出“怎样求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个问题。教师因势利导 ,出示探究题 :试一试 ,你能想出哪些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二、合作…  相似文献   

11.
张丽 《学周刊C版》2011,(12):122-122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些名青时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阐释得十分深刻.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感兴趣、喜欢的呢?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口干舌燥地指导学生怎么写,而后当学生动笔写作时,依然有不少学生咬着笔头茫然四顾,不知从何下笔。教师就纳闷了:指导了那么久,怎么还不会写呢?通过了解发现,其实教师往往对作文“怎么写”强调得比较多,而学生更愁的是“写什么”。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殊不知学生也正为无“米”做“炊”而发愁呢。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找“米”做“炊”呢?本文根据自身实践摸索总结了几条作文的取材之道。  相似文献   

13.
胡善才 《成才之路》2014,(20):36-37
推进英语新课改,应注意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个体性和差异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往往注意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广泛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英语教学中这个问题呢?下面就谈谈本人的认识。一、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个班级的几十位学生,就是几十个个体,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和思想,在推行英语新课改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对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个体性给以足够的重视。英语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天赋、潜能和自身价值,这样才会以积极的心态与每位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交流沟通,以殷殷之情寄予厚望,以引导者、帮助者的态度善待每位学生发生的问题。切忌用“差生”之类的观点对待那些后进生,其实“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何况一个班级呢?我们教师应把每位学生都视为英语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应始终关注和尊重每位学生学习英语的意愿、情感、要求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赵敏 《四川教育》2021,(1):17-18
午饭后,冬日的阳光洒在德阳市罗江区略坪小学校园里,走廊上、洗手台边、开心农场里、生态百花园旁……孩子们三五成群忙上忙下,人人脸上露着笑容。再仔细看,每位孩子的左胸前都佩戴着一个白底蓝边的圆形徽章,徽章正中图案是一条鲜红的红领巾。“请问你们为什么都有这个徽章呀?”记者来到一群孩子中间。“因为我们都是‘最美红领巾’啊!”孩子们齐声答,脸上带着喜悦。“那‘最美红领巾’要做些什么事呢?”  相似文献   

1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维、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能便于教师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知识点,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他们成才呢?  相似文献   

16.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评价?针对此问题.在安丘市教研室刘玉明老师提出的小学英语“展示+评价”7321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下.我们采用了以“小组捆绑、突出个人”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为每位学生、每个小组建立评价记录表,建立了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形成性的教学评价管理。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引导学生理解标题中双引号的作用1.师板书“26红领巾真好”。2.请学生看黑板齐读两遍。3.请学生指读课本标题(26“红领巾”真好)两遍。4.师问:通过刚才读黑板上和书上的标题,你发现了什么?生:书上的“红领巾”加了双引号,黑板上没有加。师:说说“红领巾”加了双引号和不加双引号有什么不同。生1:加双引号是为了读时停顿。生2:加双引号是为了提醒我们注意。生3:加双引号是为了好看。生4:加双引号可能有什么特别的意思。……5.师请学生仔细地自读小诗,边读边想:诗中“红领巾”指什么?生1:诗中“红领巾”指少先队员。生2:诗中的“红领巾”…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阿姆 《西藏教育》2010,(6):44-44
“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比较困难、进步比较迟缓的学生。“学困生”的转变工作是教育工作重心之.一。我们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淡为关注,唯有“全面提高,面向全体”才能让每位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学习,才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那么怎样让“学困生”转变学习的态度呢?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小学生养成良好读书的习惯呢?那就是让学生对渎书感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调动读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