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有收取稿酬即"润笔"的现象.古代人们支付稿酬的形式大致有实物、银钱、钱物并举等三种形式.这说明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但是,在重农抑商、鄙薄文人言利的封建社会,这种知识产权意识发育并不充分,因而"润笔"也无制度化规范.  相似文献   

2.
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推动了社会意识层面的转变,其中文人价值观的改变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这种变化在"润笔"这种文学商品化形式上的反映尤其典型。在宋代"润笔"这一现象不论是在朝廷还是市井,都在前代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并颇具特点,对这一现象的总结不仅能反映出文人价值观的变化,更能深入探讨它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润笔趣闻     
润笔,是指付给诗、文、书、画作者的报酬。这种报酬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收取润笔的标准,叫作润格或者润例。诗、文、书、画作者都是文人,文人多古怪,故润笔也有许多雅事趣闻。  相似文献   

4.
“润笔”:中国古代文人的稿费●彭印川作者的作品一经出版或发表,使用方即要向作者支付报酬,这是完全符合劳动价值规律的。该种报酬,现代人称之为稿费或稿酬,而中国古人称之为“润笔”、“润例”、“润格”、“笔单”。“润笔”一典出自《隋书·郑译传》。据该书记载...  相似文献   

5.
课间     
《同学少年》2012,(12):52-53
索取财物为何称"打秋风"?"打秋风",原作"打抽丰",意为"盖彼处丰稔,往抽分之耳",后泛指利用各种关系和借口,向缙绅或有钱人索取财物。《永宪录》记载:"有无厌之辈,一遇门生升授外职,老师、世兄以及同年、故旧探望索取,名曰:抽丰。"可见这种风气,  相似文献   

6.
对于"齐桓公伐楚"中"寡人是征"之"征"的解释,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问,责问"、"索取"、"问罪",作者认为"索取"更符合切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及礼仪制度。  相似文献   

7.
付出     
《教育》2012,(36):61
甲乙两人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王查看功过簿后,说":你二人前世未作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与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必须过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则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甲暗忖,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说:"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乙见此情景,也没有别的选择,就表示情愿过付出、给予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人很早就有收取稿酬即“润笔”的现象。古代人们支付稿酬的形式大致有实物、银钱、钱物并举等三种形式。这说明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但是,在重农抑商、鄙薄人言利的封建社会,这种知识产权意识发育并不充分,因而“润笔”也无制度化规范。  相似文献   

9.
当前,某些教师在"付出与索取"的认识上出现心理失衡在所难免,但教师作为特殊群体,要通过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付出与索取",树立高洁职业操守。全社会更应该营造良好氛围,让教师以平和心态积极对待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画市场至明代日益发展、成熟,突出地表现在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苏州地区。明代苏州地区书画交易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初期书画家迫于生计,选择相对隐蔽的私下的物质交易方式;明代中晚期,书画家靠"润笔"来养生或赡家,开始了直接的货币交换;后来,书画交易普遍由画商经手,市肆操作,价格层次清晰,交易方式逐步正规化和固定化,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