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概念的兴起,传统媒体纷纷将新闻类APP作为自己移动互联时代媒介融合的又一主要阵地。但是"今日头条"自媒体APP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类APP的呈现方式,传统新闻类APP受到了极大冲击。"今日头条"在用户大数据收集的基础之上,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个性化新闻的推送,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分析"今日头条"的特性,能够给传统媒体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日,融资一亿美元的"今日头条"名噪一时。因涉嫌擅自发布《广州日报》的作品,被享有《广州日报》网络传播权的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以著作侵权为由告上法庭。《新京报》也发表社论,称技术的发展不应当带来版权保护的恶化,以"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为口号的今日头条,其搬运的不仅是新闻,更是版权。  相似文献   

3.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在媒体领域的应用也颇为广泛,并且有着强烈的影响力,对媒体行业的未来发展起着深刻影响。2016年,"阿尔法狗"在与世界重量级围棋选手的对决中获胜,"人工智能"成为当时媒体业中最受瞩目的热门话题之一。四川九寨沟于2017年8月8月发生了7.0级的地震后,媒体新闻报道就采用了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这项新技术,该机器人以25秒写稿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发了媒体行业的"大地震"。"机器人来写稿,记者面临失业"等相关看法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环境之下,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已经呈现出了不可阻挡的势头。"今日头条"的快速崛起,代表着媒体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已经成为了未来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今日头条"作为一款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产品,是国内最早一批把人工智能结合到移动应用场景中的产品之一,在传统媒体转型迷茫期时,它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算法和数据是其和谐所在,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今后媒体跨界融合的发展态势。本文以"今日头条"的发展为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人工智能大潮下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媒介融合"是时下传媒业界与学界使用的热门词汇,在国内外传媒业的媒介融合实践中,媒介融合体现着一种"聚合"思维。在这种思维指引下,媒介形态不再简单叠加。依托于传统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形态发展的传媒业正不断践行着"聚合"的模式,在专注自身形态打磨的前提下不断提倡新的融合观念,同时对媒介融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姜华 《青年记者》2022,(1):8-12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媒体融合的理解或采取技术立场,或立足文化视角,但都是以人类实体为中心的思考路径,未能很好地解释传媒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未来演变格局。现实中,非人类实体在传媒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却较少得到应有的重视。认识传媒业在当下及未来发展中非人类实体的独特地位、有别于人类实体的行动能力以及由其引发的多元社会效应,有利于拓宽我们对媒体融合的理解,也可激发对传媒业未来实践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不论网民参与调查这件事存在多少不令人满意的情形,它毕竞带给我们一种欣喜,标志着我国在信息公开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其象征意义重大。对于云南的党政机关而言,这是一个创举,有助于增强党政机关的公信力。就网民而言,通过这件事也增强了公民意识,同时也维护了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同时,传统媒体也树立了负责任的媒体形象,让公众听到了来自媒体的真正声音。  相似文献   

7.
<正>伴随着2015年的新年钟声,"新华全媒头条"进入公众视野,诞生后短暂的十几天内,这款注入了全新报道和设计理念的新媒体产品,见证了国家领导人的新年献词、治国理政记录、聚焦成品油价格改革、呼格吉勒日图和赵志红案等国家大事,也关注了公民权利、农民工讨薪等凡人小事,以胸怀天下的政治气魄和关注民生的人文情怀记录着这个不同寻常的时代。产品推出后,迅速实现了采用率、浏览量迭创新高,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转发率稳步上升的佳绩。推出这款产品初衷是什么,受  相似文献   

8.
骆以军,1967年生于台北,台湾中生代代表作家。著有小说集《红字团》、《遣悲怀》、《月球姓氏》、《第三个舞者》等。《西夏旅馆》是骆以军耗时4年,在三度遭受忧郁症侵袭的情况下写就的杰作。2010年获得华文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红楼梦奖",组委会认为这部小说"以十一世纪神秘消失的西夏王朝作为历史托喻,以一座颓废怪诞的旅馆作为  相似文献   

9.
融合新闻不仅需要回到新闻本体,回应社会议题,同时也需要在叙事形态上有所创新,创设友好的用户体验,如此才符合社会化传播的逻辑要求。本文立足于融合新闻这一极具代表性的文本形态,聚焦"一镜到底"这一典型的融合新闻叙事结构,研究"一镜到底"故事线上的多媒整合方式。融合新闻的"一镜到底"叙事结构,主要包含镜头位移、空间调度、场景推拉、界面引导四种类型"。一镜到底"的叙事,强调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元素协同对话,共同打造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流动的叙事时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0,(9)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是当下传媒领域的重要热点之一。其关键操作需要解决几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从小融合的窠臼中走出来,进入"大融合"的发展逻辑之中;如何在创新发展中真正深刻地解决"0到1"的创新的基础设计;如何走出自我封闭的传播格局,在开放整合中做大做强;如何实现主流媒体的角色与功能的重心转换,从直接的内容生产升维到对于"数据霸权"的传播生态中的把控者地位;以及如何在当下复杂的传播范式下深刻理解"大道不直"的社会实践的操作智慧。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8,(3)
陕西报刊的下一步:突破“平平”,迎接辉煌!文/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报刊没有出现过大的纰漏,但也很少有过引起国内外注目的震撼,从总体上给人一种“平平”的印象。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严峻的问题是,如何尽早突破“平平”状态,跻身于报刊先进省...  相似文献   

12.
13.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旨在塑造身处世纪之交的中国优秀企业家形象,倡扬他们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研究企业文化的演变,理性地探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改革和发展之路的“金牛丛书”,日前又推出一种:《走出忧患》。  相似文献   

14.
王治尹 《新闻传播》2014,(3):189-190,192
基于话语的表征理论与新闻传播的标签理论,分析了媒体对"X二代"事件的标签化报道方式,试图探究作为一种新闻话语的"X二代"报道,如何实现对社会冲突的表征。结果表明,有关"X二代"的新闻话语建构,加强了受众对"X二代"形象的认知,实现了对当下社会阶层冲突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8,(5)
报刊能否辉煌,取决于报刊人员素质。这在报刊界已达共识,广大读者也有同感。因而,人员素质的提高成了各报各刊自身建设的中心内容,也是论者们在探讨报刊时见仁见智的热门话题。陕西报刊人员,从总体上看是比较整齐的,与本省报刊当前的运作是基本适应的。然而,要使报...  相似文献   

16.
17.
方杏  张丹丹 《东南传播》2014,(8):119-121
微公益自出现以来,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经过对腾讯公益官方微信账号"Hi公益"的观察发现,微公益利用微信不仅向用户推送优质资源、与用户展开互动,还方便了用户的捐助,微信在传播主体、传播形式、受众参与三个方面均为微公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介绍《博物馆说明牌:一种解说方法》(第二版)一书作者信息及主要内容,分析该书对我国博物馆人的启发。其中说明牌范围的扩展与内容的精简、主体理念在撰写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观众研究与评估为说明牌撰写及设计提供有力支撑等方面的借鉴意义尤为突出,西方博物馆界百年来观众研究和评估工作的发展为本书作者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值得国内博物馆人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融合与提升,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中国出版(版权)发展论坛"5月28日在哈尔滨举行。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