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学著作,又是一部指导学术研究门径的重要著作。其学术价值在于确立了我国古代书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和实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  相似文献   

2.
邵宁 《文教资料》2013,(28):68-69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从其著述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概况,而史部是古代目录学四部分类体系中的一大部类。本文系统展现这一部类的形成和流变过程,指出史部目录萌芽于《七略》,形成于《中经新簿》,最后确立于《隋书·经籍志》,其确立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得以延续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中国社会,文献整理对于建立儒家思想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代统治集团大都非常重视文献整理活动,为此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就是我国古代目录学领域两部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伟大著作。对于这两部著作中六艺略与经部的分析与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清从汉到唐初我国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儒家经典图书的流传状况,同时对我国古代儒家学术传承的发展也能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王小路 《林区教学》2011,(5):156-157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学著作,在目录学史上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它适应时代需要创造出自成特色的编撰方法,并以其体例的完备,实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宗旨。此外,《隋书.经籍志》在文学目录学史上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备受后世目录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史记·太史公自序》,被历代学者当作《史记》的纲目,是读《史记》的门经。《自序》具备一部完整目录的三个必备条件,即:篇目、提要、小序。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术上有辩章学术的价值,在读书治学中有导读职能。《自序》对我国目录学有深远影响,它是一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录学杰作。  相似文献   

6.
《别录》、《七略》作为我国目录学的鼻祖,不仅对后世目录学发展影响深远,也对于当时的汉代学术发展影响颇深。文章从《别录》、《七略》出现的历史背景着手,分析了两部书对汉代学术中古文经学的兴起、今古文之争、学术道统等热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是我国一部收录丰富、行文简洁的古籍提要目录,学界却往往因《总目》之经典而对《简目》的价值估计不足。该书体例简明,省略了小序,只有书名和部类等精要的内容。作为目录学入门书籍,《简目》实则更加便于查阅我国古代经典书籍,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目录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录学是历史研究需要掌握的四把钥匙之一,有助于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文献的著述、收藏、流传等情况,是学术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录学也成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活动的线索和桥梁。本文将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为线索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兴起与发展流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汉书·艺文志》 与 《隋书·经籍志》 是中国古典目录学发展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史志目录学著作,旨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两部书目对小说文献目录的分类、对小说概念的认识,分析小说文体的源流和演进.  相似文献   

10.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由其著述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看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1.
<正> 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采自《七略》,载录了西汉官府藏书,分析了学术源流和派别,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目录书,是目录学史上的一篇代表作,是我们研究目录学的宝贵遗产。班固在《汉书·艺  相似文献   

12.
明末徐渤的学术笔记《笔精》为考据学前驱的一部学术笔记,本文通过分析《笔精》崇祯本与四库本的结构区别,指出受清代目录学发展的影响与清代目录学对杂家的认知缺陷,四库本《笔精》既对原书类目的琐碎繁杂有所改进也造成了新的问题。另外,《笔精》的考据水平虽较之乾嘉考据学有差距,但易学、诗学方面成果斐然,《四库全书总目》对《笔精》的评价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籍目录分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西汉《七略》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出现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最终确立了古籍目录以经史子集为标准的四分法。我国古代不同阶段图书分类方法的形成,既与该阶段统治阶级意识有关,也是我国学术文化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更离不开目录学家和学者们的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4.
简论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目录学家,他倡导的目录学要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的思想,是对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总结和发挥,在我国古代目录学学术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往人们在评价章学诚目录学思想时.大都集中在对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本义上的释发,往往忽略了它内在逻辑体系的特征。本文认为,对时代学风的校正是章学诚确立“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目录学宗旨(目的)的现实依据,他的哲学观、历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史研究需要把研究对象置于政治、经济、学术等因素中加以阐释。中国古代目录学中的经史子集四部受时代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潮与士人文化心理的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脉络交织。法帖本因书法学习而产生,在历代目录学著作中,或被视为经部字书文献,或被视为史部金石文献,或被视为子部书法文献。而《四库全书总目》则从官学视角出发,将法帖文献收入经部小学类字书之属与史部目录类金石之属,强调其裒辑文字、裨益经史之功,而忽略其书法鉴别之艺。其部类分布受到清朝政治权力、乾嘉汉学思潮、清代金石之学与碑学书风等因素的影响。从文化史的视角对《四库全书总目》加以研究,可以展开对中国古代文化现象、文化流派、文化审美与文化知识谱系的多元研究,拓展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子部文学"是中国传统国学的一大门类,也是中国学术思想的集中反映。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这三本目录学著作中子部各类目的发展演变,可以揭示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和我国古代"子部文学"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中国学术思想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自我完善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浩瀚的古文化中,图书目录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和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服务于当今社会,文章就我国历代有代表性的目录学著作,依据时代顺序进行了简述。着重论述了重点目录学著作的基本概况及其学术成就、学术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文献学专著,它集中地研究了中国古代图书的发展源流,提供了雕版印刷的一些重要史实,是研究版本目录学和书史学不可或缺的。本文就《书林清话》的版本目录学价值和它的某些失误之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录学属于图书馆学的范畴,目录学课程也基本上是为图书情报专业开设,似乎已经成了常识。但了解古代中国目录学的人都知道,在正史诸《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中,目录书均属乙部。虽然目录学与古四部分类法的局限有关,但古典目录学与史学关系之密切也是勿庸置疑的。古典目录学与今天图书馆常见的目录不仅分类  相似文献   

20.
张冬云 《天中学刊》2000,15(1):66-68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学著作,又是一部指导学术研究门径的重要著作.<隋志>的最大贡献表现在其体例完备,实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