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日新月异,我们要突破语文教学简单化、文本化之藩篱,而将语文教学延伸到美学教育、文化教育,并以开放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地感知美、热爱美、鉴赏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要求,所以在开放、互动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其审美想象;挖掘文本背后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鼓励学生进行有价值阅读。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古诗文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的作用,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师手段,激发学生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希望对提升初中古诗文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之一,它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崇高的美学价值;古诗文不但是汉语言的"文物",也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是掌握运用现代汉语的起点,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起点。古诗文阅读兴趣的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要让学生学好古诗文,就必须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阅读兴趣。一、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恐惧感  相似文献   

4.
通过培养学生品味词句,感悟语言之美,课内到课外,感知生活之美的审美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融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阶段加强中华经典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应当立足语文课堂,通过生动的教学传达古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效指导课外拓展延伸阅读,增加学生积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着力营造校园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打造家校协调一致的诵读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思想品质,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美、理解数学美、创造数学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数学创新。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初中诗歌教学,让学生读懂诗歌,感知诗歌的情感,品读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思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其前提是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初中诗歌教学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注重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爱上古典诗歌,寻找古典诗歌的艺术之美,走进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结晶,如何在古诗文经典教学中创设适宜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古诗文是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中职技校的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文,让他们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汲取文学精髓,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如何激发中职技校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引导他们鉴赏品味古诗文之美呢?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学习是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他们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古诗文大多来源于生活,是古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将古诗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理解古诗文,进而与其间的人物情感、作品思想等产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能让古诗文教学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1.
活动设想1.以“背诵比赛”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2.以“收集”保持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3.以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创新。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操,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活动过程一、背诵巩固阶段此阶段主要让学生阅读并背诵古诗文。教师把黑板的一角开辟为“古诗文天地”,周一到周四每天让学生背一首诗词或一小段古文中的名言警句。古诗文朗朗上口,一般不到5分钟学生就会背了,再加上学生自己运用工具书…  相似文献   

12.
王英 《职教通讯》2012,(17):42-43
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教育活动,学习兴趣和审美意识是美育取得良好实效的基本前提。通过艺术感受与体验,再造现场想象,完善艺术心理构成,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带领学生感知和领会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美育教学实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也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背的古诗文有61篇,其中古诗词40篇,可以看出古诗词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灵秀之美,徜徉在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修养,激发对祖国  相似文献   

14.
<正>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诗文有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问题。对小学低段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和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善于通过以下方法对古诗文教学进行优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教师的教法都是比较生硬的,首先是读熟,然后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根据意思背诵下来。这样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欲望,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真正地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爱上我国的语言文字呢?一节与众不同的古诗文教学让我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6.
<正>古诗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韵学知识和传统文化典故,对丰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将古诗文的教学目标降格为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熟练翻译、背诵和默写,缺少对古诗文美感和育人价值的挖掘。多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新式载体,可以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强调了经典古文的美学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古诗文教学应从文化、思想层面去解读古诗文;通过增加教师的知识积累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重视诵读,把握节奏,培养良好语感;教师用自身的情绪感染来调动课堂气氛;创造自主学习空间等五方面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学古诗文常常提不起兴趣,一方面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在于老师的引导是否有效。老师要扭转学生的"古诗文过时"观,其实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利用古诗文本身的力量,结合一些有意思的形式能更深层次的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热情。兴趣教学将会成为一枚强心剂在现代教学中为古诗文教授增添新的光彩。以下我将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古诗文是小学生从小就应该进行自主学习的知识,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古诗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核心素养。结合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小学生掌握的古诗文量不达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不足。本文分析阐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质量,以期提升小学生的古诗文学习综合能力。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宋词、唐诗、汉赋、离骚、诗经等都是我国的古典诗文的瑰宝,经过了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古诗文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根基,更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从现阶段开始培养小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爱好,将传统文化厚植于学生的内心,使学生能自发自觉地对古诗文知识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的学习,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怎样使学生的古诗文学的更好呢?我认为古诗文教学,“读”字当头。朗读,创造语境。传统的古诗文教学经验之一是诵读,我们不可使之偏废,要下大力气加强朗读,为学生学习古诗文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初步从中品尝到古诗文的语言美、音乐美、节奏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才可能产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也有利于语感的养成,在无形中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多读。一堂课可先自由读、齐读、个人读、师范读、师领读、听录音带,多感受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