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记是自己每天生活、学习、工作情况的记录。在小学中高年级坚持指导写日记,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因为在日记中要记录和分析当天见过的人、所发生的事,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坚持不懈地写下去,不仅可以提高思想认识,还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增强表达能力,丰富学生情感。  相似文献   

2.
日记是用来记录生活内容的载体,属于一种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鼓励孩子养成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对于作文教学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低年级语文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日记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领悟、发现、创造,使至美至妙的日记课堂教学达到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3.
你写日记吗?你能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地将日记写下去吗?在本刊2003年4月号“名人随笔”栏目中,德高望重的戴海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我写日记已有50年的历史,希望你们打破我目前的记录,将来留下一部60年、8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日记,那将成为你独特的个人生活史,社会见闻录。”能够五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将日记认认真真地写下去,这,需要具备一种多么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啊!难在坚持,贵在坚持王虎森(教师)日记写作是练笔最重要的形式,它是我们生活最忠实可靠的记录,是我们生命最具体生动的轨迹。每一次日记…  相似文献   

4.
<正>1.鼓励学生多写生活日记。日记是学生提高作文和提供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指导他们记下自己平时发现的、耳闻目睹的、用心感受的内容;动员学生结合特定的生活现象或主题写作,比如对动植物生长感兴趣的学生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在日记中袒露心迹,宣泄情感,记录自己成长的轨迹。2.引导学生多写贴近生活的随笔。随笔的命题力求"小"而"实",让它成为照亮学生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假如是命题作文,假如题材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觉得无从下笔,即使开了头,硬写下去,也写不出好文章来。相反,如果是话题作文,选择的余地大,学生可以选择最贴近自己生活阅历的内容去写,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流露出了真情实感,内容也会变得更充实。因此,一定要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接轨。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在谈作文教学时提出了“自能作文”的理念,其目标在于体现“教是为了不教”,鼓励学生自己写作、自己评改,逐渐形成独立写作的能力。“循环日记”是一种习作训练模式,由班级学生分组循环,每人轮流写日记,在相互评改、激励、分享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开展“循环日记”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明晰“循环日记”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记录学生的真实生活,做好跟踪指导,促进多主体间互动评改。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观察能解决作文“源”的问题,是教会学生去读好“大自然”这一本书的主要手段,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素材的眼睛。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正从观察日记向命题作文过渡。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难点。尤其犯难的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们,不要说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就是让他胡编乱造的“挤”出一篇作文来也很难。一上作文课,他们不是找作文选抄,就是咬笔头、撕本子。看到他们为难的样子,真有些不忍心。然而,作文还是要写的,怎么办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注意给学生创设作文情境,通过自己活灵活现的“演出”,让学生去经历生活、体验生活,然后再去写作文,既能避免学生胡编乱造,又能极有兴味的写下去。自己导演演员一身兼,创设出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培养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作文能力和作文兴…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变“学生一人写教师一人看”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我在近几年来的高中作文教学中实施了“分组合本”式作文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组合本”作文训练方式,是受学生轮流记载班级日记一事的启迪而采取的。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把语文教学和班务工作结合起来,从1984年起我把由学生干部记录的条文式班级日记改为由全班同学轮流执笔的散文式班级日记。过去条文式班级日记只记录一些“迟到缺席”、“课堂纪律”、“表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说起写作文,学生们觉得头疼,很多老师也感到作文教学是一大难点、尤其对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感到困惑。有的老师不无感慨地说:“孩子小,他们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尤其是农村孩子见识少),就是想说也表达不出来。”其实孩子们虽小,但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教师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让他们在起步阶段就能喜欢作文.快乐轻松地去写作文。  相似文献   

11.
“日记”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它能帮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其实,日记并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数学课上最有趣的事、想对数学老师说的话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日记。数学日记既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又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那么怎样教学生写“数学日记”?一、确定日记内容日…  相似文献   

12.
记日记是学生比较容易养成的写作习惯,它和单元作文、考试作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文教学应当搭好日记与专项作文的桥梁。首先要发挥日记的特性,为专项作文所使用。一、发挥日记“实”的特点,丰富作文素材学生日记都是真实情况的记录,是最佳的素材库。要让学生建立起专项作文与日记的链接,培养快速搜索、选材的意识。日记“实”的特点也有助于细节描写,要有意识地培养日记细描与作文细描的联通。如果几篇日记记叙同一件事情,然后放在一起看,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认真和细致,也明白了一个习作的道理:写好作文在于平时的认真观察和积累,只…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作文情景,丰富儿童作文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为小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环境,因此,应尽可能将学生带出课堂,去看一看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鸟兽虫鱼,日月星空,风霜雨雪……让学生写生活日记,  相似文献   

14.
日记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它能帮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其实,日记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15.
写数学日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记录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状况、效果、问题、困惑、感悟、收获和反思,使教师的“教”为主体转向了学生的“学”为中心,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思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魅力引导学生多从生活“找”数学、“想”数学和“做”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以数学日记的形式随时记录下来。如学完了乘法后学生写了这样两则数学日记:①我觉得“搜集生活中的数学”挺有趣的,可以让…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前中学生作文表现出的种种“顽疾”,“绿色作文”如一阵清新之风,让假、大、套、空等作文自感汗颜.“绿色作文”倡导“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生命:写真实生活,展生命轨迹”与日记——记录自己每天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表现自然纯真的我,可谓是不谋而合.可以说日记是彰显学生“原生态”,即绿色作文的一种写作样式.但日记该怎样让作文表现出“原生态的自我”,让学生作文既快又好地向“绿色作文”靠近呢?我想: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生活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问题,将生活问题数学化.1.数学日记不拘泥于格式.我在教授了“克和千克”这一课后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数学日记,但我并没有提任何要求,所以第二天交上来的数学日记五花八门:有“作文式”的,有“表格式”的,有“绘图式”的,有“剪报式”的……其中有一名学生的数学日记是这样写的——我发现了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三(4)班曹菲菲今天,我们学习了“克和千克”一课.我知道了一枚2分的硬币大约是1克,那么,1千克大约就是1000个2分的硬币的重量……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的可以用到生活中去.我觉得数学真是一门有用的学问.还有一名学生的日记采用的则是“表格式”.我的测量实验三(3)班王茜从学生们写的数学日记中我发现,记数学日记对学生总结归纳已学知识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不论学生用什么...  相似文献   

18.
卢建立 《湖南教育》2002,(21):27-27
于漪老师强调:“教必知心。”健康的心理是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在独生子女、单亲子女增多的今天,许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心理病变。这就需要老师主动出诊,从学生言行的蛛丝马迹中去望、闻、问、切。诊断一:从阅读学生作文、日记中去探查。特级教师魏书生把日记冠以“道德长跑”。的确,当了多年班主任的我也把它当作窗口,从中去透析学生的心理,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我是教英语的,仅从简单的英语作文中还不能够诊查细致入微,我就与语文教师配合,把学生语文周记和作文都借来阅读,并与语文老师商定,周记或日记都以《…  相似文献   

19.
鲁迅说过:“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若能坚持不懈地写日记。就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长久的日记创作。还有助于练就一手好字。养成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我坚持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今年又采用分小组、分学号、分时段检查的方式,认真品味了学生日记的全部内容,收获很大。  相似文献   

20.
提起作文,许多学生就头痛。是的,作文是一项艰苦的智力活动。对于学生害怕作文的“病症”,教师要对症下“药”,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作文兴趣不会自然产生,它需要教师有意激发。一、运用多媒体,情景激趣文章的好词佳句、独特构思从来都不是“压”出来的。只有激发学生的情趣,他们才有可能愿意去吃苦,愿意去思考。情景设计好了,学生自然能快快乐乐地学习作文,写好作文。例如,我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在习作前,我组织学生去多媒体教室看录像,让他们从记录“春游”、“夏令营”、“帮助孤寡老人”等活动的录像片中学习。这种方式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