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笋芽儿》一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我运用电教多种媒体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笋芽儿》(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4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笋芽儿怎样由竹笋长为竹子的。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的巨大影响。课学中多次出现了常有鲜明语感色彩的摹声,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笔者听了两节语文课,两位老师教的都是六年制第六册第五组里的课文。一位老师教的是《笋芽儿》,另一位老师教的是《喇叭花》.勿庸置疑,这两位老师在教学上还是有许多优点值得学习的。教《笋芽儿》的老师根据童话的特点,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很有条理,并以形象的板书展示了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教《喇叭花》的老师,根据“习作例文”的特点,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但两位老师在教学上也明显地存在不足。《笋芽儿》一文以童话的形式向人们介绍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其中课文三次写到了竹妈妈。第一次是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教学《笋芽儿》时,为了使学生悟得“从小要敢于经风雨,见世面,接受锻炼,快快成长”的道理,我设计如下教学:师: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生:我喜欢笋芽儿,因为她不怕风寒,非常勇敢,非常坚强。师:(微笑着示意他坐下)生:笋芽儿刚开始时娇滴滴的,但后来她勇敢地脱下一件件束缚她长大的衣服,她能不怕困难,经受考验,因此我喜欢她。师:我相信你也会像笋芽儿一样,不怕困难,知难而上。生:(笑嘻嘻)我喜欢笋芽儿,是因为她好吃。师:(脸刷地红了,随即沉下脸)笋芽儿……是好吃,但……这不是本文所要讲的……[自我反思]这节课我尴尬地结束了教…  相似文献   

5.
春之灵     
今天学《笋芽儿》。读了课文后,我谈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为孩子作个示范:“我特别喜欢‘钻’字。从这个字我可以想象到笋芽儿破土而出的样子,还能体会到笋芽儿急切想看看美丽世界的心情。你们能不能像课文一样,给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赋予动作、表情?”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使我想起在教《笋芽儿》时我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师:同学们,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看到了什么呀?生:看到了地面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生:看到桃花笑红了脸,柳枝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唱着歌……生:其实笋芽儿还看到好多景物,我是从这个省略号中读懂的。师:是啊,你真善于观察,真会动脑筋,那么同学们,笋芽儿还看…  相似文献   

7.
《笋芽儿》是一篇童话故事,它生动地介绍了笋芽儿由嫩弱的笋芽长成强壮竹子的过程。教学这课时,要使学生在了解笋芽儿生长过程的基础上,懂得任何事物的成长都会遇到阻力,要克服它,只有不畏困难,勇敢向上。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2005年第四期发表了《巧用多媒体,让英语课有声有色》一文,指出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有直观性、交际性和兴趣性的特征。《英语课程标准》也建议:“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应在以往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资源和电教设备来丰富学生的课堂,充实学生的知识。以下是我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Holiday》一堂课时,对电教媒体的运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深入,电教手段也普及到了各科的教学过程。那么,如何才能使电教手段真正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为教师服务,能切实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呢?有以下体会。 一、通过录像,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笋芽儿》一文,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怎佯由竹笋生长为竹子的。尽管这篇童话的语言生动,适合学生的口味,可对于竹的生长过程学生还是不能十分了解,尤其文中的“终于,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阻碍自己长大的衣服,把它们抛在脚下,长成了一棵强壮的竹子。”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为此,向学生播放一段有关竹笋发芽生长的录像十分必要。屏幕上,一个个竹笋拔节长高,鳞片叶随之脱落的情是清晰地映入学生的眼帘,此种春意盎然,充满勃勃生机的情趣自然地渲染给了满堂学生,他们的兴趣倍增。在欣喜、好奇的氛围中,我定格了其中的几个图象让学生细看,从而让他们认识到:句中的一件件衣服原来就是脱落下来的鳞片叶;竹笋是一节节长高的,生长的速度十分迅速;竹枝又是从竹节处长出的。这样。“强壮的竹  相似文献   

10.
《笋芽儿》是一篇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怎样由竹笋生长为竹子的。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四个象声词的妙用,对形象地描写笋芽儿的成长起了一定的作用。一、春雨声对笋芽儿的唤醒力“沙沙沙,沙沙沙”是描写春雨的象声词,文中用了比拟的手法准确地描写“春雨姑姑”细密地打在绿叶上的响声,犹如  相似文献   

11.
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廖金桃六年制小学语文新教材是以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而编写的。为达到《大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效益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袁宏 《甘肃教育》2002,(10):10-10
在教小学语文第一册《太阳》一课时,我为任课教师制作了多媒体幻灯片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制作过程简要介绍,仅供运用电教手段教学之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笋芽儿》(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课)主要讲的是笋芽儿是怎样由竹笋长成竹子的。课文运用了摹声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需要在40分钟的课堂内,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唤醒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获得最大容量的有效知识。以浙教版四年级《笋芽儿》一课为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第六册第14课《笋芽儿》是一篇童话。课文通过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娘、雷公和小草弟弟的呼唤和话语后所表现不同的心理、语言和行动来反映她的成长过程。现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板书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电教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江西刘北荣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挥电教优势,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对于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通过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在学习中无...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2005年第四期发表了《巧用多媒体,让英语课有声有色》一文,指出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有直观性、交际性和兴趣性的特征。《英语课程标准》也建议:“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应在以往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资源和电教设备来丰富学生的课堂,充实学生的知识。以下是我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Holiday))一堂课时,对电教媒体的运用与实践。一、电教媒体创设情景,轻松快乐地导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直接引导者是教师。教师的导入…  相似文献   

18.
教坛新秀     
《小学青年教师》2012,(1):F0002-F0002
李雪莲 年龄:36岁 学历:本科 职务:小学语文教师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爱好:读书、听音乐 最喜爱的书:《平凡的世界》 工作单位:河南驻马店市实验小学 主要业绩:河南驻马店市名师,驻马店地区优秀教师,驻马店市十佳教师,地区优秀辅导员。驻马店市优秀班主任。执教的《笋芽儿》一课,在“首届全省小学语文新课程示范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在河南省第六届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执教的《灰雀》《桥》在驻马店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中均获一等奖。论文《让语文课散发语文的芬芳》在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审中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电教手段在《天鹅》教学中的运用□夏晓彦《天鹅》是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三课的欣赏曲,是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所做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由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涟涟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形象。整首乐曲洋益...  相似文献   

20.
小学自然第七册(人教版)第12课《春夏星座》知识比较抽象,在正常教学条件下,让学生认识星空是比较困难的。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运用电教媒体,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