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者"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也较复杂。弄清某些专著中的"者"字的用法,对于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和古文阅读都非常有价值。本文列举了当前《古代汉语》教材对"者"的词类划分的不同观点,并对《孟子》一书中的"者"字的用法进行了初步探究,认为"者"在《孟子》中主要可以用作特殊的指示代词,也可以用作语助词和语气词。  相似文献   

2.
3.
朱熹的孟学成就不仅局限于义理方面,其在考据方面也有较大的贡献。朱熹对《孟子》一书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所考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文本、人物史事、典章制度等诸多方面。在长期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朱熹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考证方法,主要有择优选取法、义理训诂和诠释结合法、比较验证法、专题式的考证法、阙如法、参验互证法等。这些方法彰显出朱熹的《孟子》考据学具有“广征博引,集众家之长”和“经世致用,注重现实”的特色,对明清时期《孟子》考据学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诚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朱熹的“考《孟》之学”也存在重复考证、据己意断是非、考证不够全面深入等不足。  相似文献   

4.
《论语》、《孟子》两者引《诗》内容的对比反映出孔、孟在引《诗》习惯、用《诗》内容与论《诗》观念上的差异。同宗儒学体系,孔孟《诗》学思想出现变迁,时代背景的变化以及《诗》自身的传播发展是两大重要原因,而孔、孟核心思想的差异则从根本上决定了两者《诗》学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孟子》教育思想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子》中肯定了教育的重要作用;阐发了教育的具体内容;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方面都有许多极其有益的思想;而孟子期待的是要实现一个尊师重道的伦理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孟子不仅好辩,而且善辩,可谓是辩无不胜。究其关键是孟子善于抓住辩手这一根本,因人设辩,循类责问。以此视角考察《孟子》之文,其辩术呈现为劝辩式、讲辩式和驳辩式三种艺术范式,形成了《孟子》独具特色的士辩艺术。就其影响和价值而言,它在以道立辩、以情驭辩、以技骋辩和以识促辩过程中蕴含了众多的人生启示和深远的艺术感染力,极具现代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散文空灵轻巧,极具神韵,这与他深厚的语言功底是分不开的,以《荷塘月色》和《绿》为例,可以见出其修辞方面诸如通感、比喻、比较及叠字使用的熟练,使文章极具审美意韵。  相似文献   

8.
《孟子》的副词共65个,其中范围副词15个。范围副词又分为表总括的和表限止的,表总括的9个词是:皆、胜、举、尽、咸、凡、偕、俱、并。这些词,杨树达先生在《高等国文法》书中,都作为“数之全”的表敬副词,没有作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讨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它们的全部用例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文通》助字篇在"信-疑"模式下,论及语气词连用的排序原则,考察出先秦文献中单纯语气词传信7个,传疑6个,其他单助字12个;复合语气词双合19个,三合6个。加以推导和验证,新发现符合原则的二合模式7个。最后参借学界已有成果,初步探得先秦汉语语气词包括:单纯语气词32个,复合语气词62个。  相似文献   

11.
谈《论语》的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著作。它内容广博丰富,集中体现了孔予的思想观点,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统治者和文人甚至下层百姓的喜爱.历经千载,经久不衰。究其原因,除了它自身反映出的那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的思想观点具有时代延续性外,其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凝重洗炼的文风、谨严透辟的说理和丰富多采的修辞手法,成为后人写文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吕不韦及其门客所著,它兼采各家而又有所发展。《吕览》句末语气的使用频率很高,经过统计,《吕氏春秋》主要使用10个句末语气词,分别是"也""矣""乎""焉""哉""邪(耶)""与(欤)""耳""已""夫"。还有一些是语气词连用的情况。本文以《吕氏春秋》为研究对象,对其句末语气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力作出完整的归纳。  相似文献   

13.
《孟子外书》题为孟子所著,但其真实性却值得怀疑。从目录学、作者以及先秦时期著作体列等角度进行了考证,以期对其性质、价值作一个理智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历代儒者对孟子人性善的解释都是将其解释为预设的人性本体.从《孟子》文本出发,通过对孟子何谓大者、大者如何立、大体的存养、为不善的原因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孟子所谈之性,既有欲望之天性又有本体之人性,“大体”“大者”即是本体之人性,其人性本体是通过“思”并将之“扩而充之”而得来的;通过“思”和“扩而充之”而得来的人性本体是需要通过“寡欲”和“集义”的途径而“存养”的;不能“存养”即是“不善”,因此,孟子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形而上学者,而是儒学形而上学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15.
王充《论衡》的修辞技巧,是后人略于论述的,且没有详细的探究。王充本人已经有了明确的修辞观,考察《论衡》的修辞艺术,它的譬喻的精妙通显,尤其是类比修辞对后世鉴赏的影响特别重大,它的对偶、排比与引用的运用增添了其文学色彩。《论衡》修辞技巧的运用彰显着汉代政论散文的成熟。  相似文献   

16.
比喻能使说理浅显易懂,能化抽象为具体,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围城》中比喻修辞的具体运用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孟子《诗》论研究的总体趋势是更加注意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更加向纵深发展;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明显不足,还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内外兼顾”,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立足《孟子》文本,分别从孟子的敢于担当、大义、善于权变、能言巧辩四个方面论说其形象,这也许不是孟子性格的全部,但基本上代表了他的形象特点。他性格中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直影响中国士人几千年。  相似文献   

19.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负盛名的一篇,不仅在国内蜚声文坛,在世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阿Q正传》中,鲁迅独具匠心,采用了反讽与幽默相结合的诙谐手法,取得了板起面孔指责、说教所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