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给“自改”以空间——空白效应谈人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奇妙的是,人们经过观察、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这就是“空白效应”。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感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活动”。(见《学校心理学》)在作文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观察”和“讨论”这两个重点,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描写事物是写作的基本功,在这一环节上,有些同学总也“过不了关”。他们描写事物,总是存在简单、粗略的毛病,写出的事物不具体、不充分。每每触及此,我们这些同学就“皱眉头”,似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事实并非如此。一、要解决好对事物的观察感知问题。描写事物和观察、感知事物有很大关系,不善于观察、感知事物就不能写好事物。要想把事物写具体、充分,就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感知事物。1.要有“显微镜”式的眼睛。从同学们的写作情况看,有的同学在描写事物时,对事物的感知是模糊的,不够清晰明确。这是写作前对事物没有很好地观察。只…  相似文献   

4.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近年来,根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的特点,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训练的初步研究.一、观察方法的训练这里所说的观察是指科学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不加干预和控制,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虽然也常常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来感知外部世界的事物和对象的研究方法.观察的全过程,涉及观察者、观察工具和观察对象三个因素.科学观察是观察者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活动.  相似文献   

5.
蒋志勇 《成才之路》2014,(28):94-94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系统的、主动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是人类认知世界、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观察对于学生的意义,就是其能够在教师的指引和辅导下,通过对人文社会的观察、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获得大量的感知和认识,然后通过一定的思维加工,“存精去粗”地继承已知的知识和成果。  相似文献   

6.
化学实验的观察就是利用人的感知器官或者借助于科学仪器对客观事物、自然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都非常重视实验,法拉第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一个有观察能力的学生,绝对不会是一个成绩落  相似文献   

7.
王静 《四川教育》2023,(Z2):73-74
为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能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师可通过“四到位”进行落实:注重“观察”到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注重“思考”到位,培养学生灵活运算能力;注重“分析”到位,培养学生把握问题关键能力;注重“计算”到位,培养学生简算准确能力。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真正得以培养。  相似文献   

8.
薛建军 《湖南教育》2005,(10):42-42
一、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的写作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  相似文献   

9.
一、观察实物写话:引导观察填充实物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语言学习的好课堂。观察是感知的重要形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人鸟虫鱼,风雨雷电,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描写的对象。“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引导学生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观察使用的物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生接触到的人、事、物、景都是宝贵的写话资源。  相似文献   

10.
李鸣  张培杰 《文教资料》2007,(6):129-130
体验性美术教学的关键就是“体验”。体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感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掌握一切知识的前提。在体验性美术教学中,感知觉与体验交互发挥着作用,感知觉体验能力对美术学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观察是思维的起点,世界上许多的发明、创造始于观察.所谓观察就是以人们的感知为基础,有目的、有选择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方法.数学观察则是人们对数学问题在客观情境下考察其数量关系及其图形性质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首先要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对已得到的信息,联系已有的知识,经过思维分析,求出未知条件.因此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观察是否全面细致,方法是否正确,否则就会造成对问题“束手无策”或“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的学生对审题重视不够,观察不够细致,匆匆一看就急于下笔,以至对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比长短”是在学生了解了“同样多”和比“多少”的基础上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知道长短是比出来的。难点是学生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教材编写上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体验长、短的含义,并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教学时可安排以下三个环节:(1)感知物体有长、有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课前准备好的学具,然后进行汇报。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从而引出长、短的概念。观察时,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过程不应是由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看、想、说、做,并通过合作与交流建构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无疑,学生应是这个过程的主体。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发挥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一些探讨。看———学会观察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发展儿童的思维,首先是发展他的观察能力,也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感知过程。在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是“理解”,而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对“理解”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为了使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辅助阅读教学,我们进行了研究探索,其结果证明:必须着力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加强感知觉刺激与培养观察能力的关系感觉感知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通过多媒体将图像和音响引进教学,无疑是对学生感知觉的刺激,能帮助学生了解陌生事物,丰富感性认识。要真正丰富感性认识,必须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感知的质量,这对于形…  相似文献   

15.
对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表现在观察上,“观”就是看,“察”就是调查研究。因为儿童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才能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教师怎样引导儿童观察,怎样在观察中启发儿童的积极思维和丰富想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在其做法上,我的体会是: (一)、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兴趣是推动人们学习的内在因素,也是感知事物的动力。教师应根据儿童对新颖、鲜明的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理,爱追问到底的特点,应由近及  相似文献   

16.
审美感知是美感的“门户”,它在审美活动中起具象作用,让对象在主体头脑中“安家落户”,人的视觉、听觉是美的感官,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而味觉、嗅觉等则起辅助作用,其原因在于它的“人化”程度高一些,较多地失去了那种受肉体欲望、物质功利支配的性质。审美想象是审美的“翅膀”,它可以让欣赏者在审美的世界里自由的翱翔。审美想象有再造性的与创造性的两种高级形式。  相似文献   

17.
空间想象力是教学中需要培养的一种关键性能力,但教学中依然存在对空间想象力重视情况“表里不一”、教学方式“机械单一”、参与程度“深浅不一”的问题。主要有三大原因:知识经验衔接困难、空间图形感知困难、逆向思维转换困难。基于此,教师可采取观察感知、加工储存、变换迁移的策略,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和丰富空间表象,促成空间想象力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认识论和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知过程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应按照知识的认知规律,围绕认知迁移的“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感知阶段的教学 感知阶段的教学,多是涉及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没有概念也就没有思维。数学概念的形成是现实世界中空间  相似文献   

19.
“观察”是学生接触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各种事物特性的最直接的方法。所以小学常识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观察力的培养是重要一环。在浙江省小学常识课中,要求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几乎渗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等特点。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可以采取“玩”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中深入感受体验,在“玩”中获得真知。我们所说的“玩”,是有目的的“玩”,它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更加生动、活泼、有趣,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玩”中感知寓教于乐一是游戏感知。游戏是低年级学生认识世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游戏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案例:在教学《课间活动守秩序》一课,我们带领学生到操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