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5,(8):26-27
我是准?“我”是一个虚拟的人,“我”之所以被虚拟出来,完全是为了给大家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乒乓球手凭借自己的乒乓球技艺在世界闯荡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4,(2):152-152
我从事体育记者工作十几年.采访过很多国际乒乓球比赛.所接触和关注的不只是中国乒乓球队的教练、队员和对手。还有一个特殊人群也是作为中国记者不可能忽视的,那就是人们常说的“海外兵团”。随着我与他们的接触越来越多.我最终认识到“海外兵团”为促进所在国家和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竞赛与观赏     
《乒乓世界》开辟了“我说改革”专栏,很好,为广大乒乓球迷提供了发表自己见解的园地。我是一个有五十年球龄的老乒乓球迷,至今仍坚持乒乓球运动,受益匪浅,并有两项与乒乓球有关的实用新型专利,对乒乓球的一往情深是难以言表的,所以对乒乓球运动的改革也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4.
王志文 《乒乓世界》2005,(5):117-117
我是一名业余怪球手,人称“刁无锡”,从12岁开始打乒乓球.迄今已有69个年头了,曾代表过山东邮电系统、山东省直机关等参加过全国老年乒乓球比赛及国际乒乓球“元老杯”比赛,均获得较好的成绩。由于长期在写字台前弯着腰工作,我患了职业颈椎病,晚年加重成了颈椎粘连.造成供血困难,为防止意外,遵照医嘱,我只能告别酷爱一辈子的乒乓球。2004年山东省“寿星杯”乒乓球比赛是我一生中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乒乓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许多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3,(8):i006-i006
“乒乓球有多重?”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当爸爸说要做我的乒乓球“教练”,我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从小体弱,总是以医院为家,爸妈视我的身体为最头痛的事!这大概是爸爸要我学球的主要原因吧。“太重的话我可不打!”我平生最恨的事莫过  相似文献   

6.
采访世乒赛,对于一名年轻的乒乓球记者而言,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毕竟“国球”的魅力只有在这一盛会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刚刚从事乒乓球报道仅一年的我便有幸在8月搭上世纪“末班车”,远赴荷兰小城艾恩德霍芬,“品味”世纪“晚餐”——第45届世界乒乓球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们数学教师,从小就酷爱乒乓球运动。我的乒乓热始于六十年代,那时在苏州市三中上学,正是我国乒乓球男队雄团国际乒话*肘。而我与“国城”真正结下不解Z绿是《夫于如何n乒乓球》一文。这是当时的日家男队主力运动员徐寅笠给立队介绍经领的一篇讲话稿,由于“讲话...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防御技术(包括“攻中防御”和“防御中反击”)在乒乓球比赛中的作用?这是当前乒乓球技术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这里我谈一些粗浅的个人看法,与大家一起讨论。一、先看看几个数字这些数字是在1978年12月南宁举行的“广西乒乓球邀请赛”中统计的。当时有十三个省市及国家队部分队员参加比赛。 1、每一局的进攻次数,男子最高达80次(王会元—廖福民),平均每一分球进攻1.6  相似文献   

9.
李威 《精武》2014,(4):190-190,192
自20世纪20年代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展以来,乒乓球运动就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乒乓球赛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实行的乒乓球新赛削(11分制),更是对乒乓球运动进行了史无前倒的大改革。新赛制的实行不但加快了比赛节奏,使强对抗增多,同时也乒乓球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了“大球”,“无阻挡发球”,“11分制”等乒乓球新赛削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新赛制的相关对策,并分析了新赛制下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乒乓球国家战略称谓及其制定依据 所谓乒乓球国家战略,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和指导国家全部乒乓球力量,以达到国家有关体育政策所规定的目标。 顾名思义,乒乓球国家战略将对我国乒乓球运动进行总体设计、总体规划,并保证其顺利发展。 乒乓球国家战略是我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全民健身战略”的一个分支战略。  相似文献   

11.
老编与小编     
夏娃 《乒乓世界》2008,(2):141-141
最近几年到全国各地采访乒乓球比赛或者参加活动.我经常被人这样介绍.“这位是《乒乓世界》杂志的主编。”害得我总得更正“是执行主编。主编是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徐寅生。”如果徐主编恰好在场.通常他会补充一句:“夏编,你们叫她‘瞎编’好了。“(冤死了.写了二十多年的乒乓球.我真没瞎编过一句话。天地良心。)  相似文献   

12.
选择放弃     
李想 《乒乓世界》2002,(8):47-47
大学,是父母和我梦寐以求的“伊甸园”,乒乓赛场,是我苦练十余载准备一展风采的舞台。在决定人生命运的岔路口,我选择了“离开舞台”。 其实,刚刚放弃乒乓球时并没有什么强烈的感觉,可是,当看到周围人不解的眼神、听到教练惋惜的叹息时,我意识到,乒乓球真的离我远去不再重来了。而有一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乒乓球俱乐部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乒乓球俱乐部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整个体育改革相结合,以“奥运争光计划”为重点,遵循国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采取“递级发展”、“梯度推进”、“优先选择”的发展策略,在现阶段“双轨制”条件下,探索多种组织形式的半职业乒乓球  相似文献   

14.
美好的回忆     
刚上中学,我就成了乒乓球迷。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之后,我这个住校的中学生对乒乓球迷到了几乎“疯”的程度,只要不上课,我就泡在乒乓球室里,中午打了饭端着碗就去球室里排队,因打球听不见上课铃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同班同学柴慈钢是我的乒乓“战友”,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展示乒乓球运动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本期起开设“乒乓博物馆”专栏,并特邀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姚振绪先生主持本栏目。同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1989年去德国多特蒙德参加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有位集邮的同事让我留意看一下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小型张邮票。这张中国发行的邮票,由于发行量才3万张,国内价格已经炒得很高,国外反而便宜。虽然我没有帮同事完成任务,但是比赛期间举办的乒乓球邮展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展出的邮票和邮品,很多出自中国,这唤起了我集乒乓球专题…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作为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乒乓精神”在新形势下不断地丰富发展成“国球精神”。分析“国球精神”的文化取向对我国乒乓球消费市场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乒乓球社会化进程和体育产业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娅辉 《乒乓世界》2014,(1):152-152
最初对于乒乓球的概念,来自我那爱打球的亲爱的老妈。小时候,经常跟着老妈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我这个小“粉丝”还会帮着捡捡球,或者拿个球自己就到一边拍着玩去了。很遗憾,我没有遗传到老妈的乒乓球基因。而父母的“散养”教育方式,也从未要求我学习打球。虽然我不会打球,但是在还没上学时,竟然还得到过一个乒乓球比赛的奖,这事现在说起都觉得骄傲。那是妈妈所在的卫生系统举办的家庭运动会,可以自由选择参赛项目。  相似文献   

18.
感情乒乓     
韩方杰 《乒乓世界》2005,(4):108-109
乒乓球真是一种“感悟”的游戏,这是我二十年前初次接触乒乓球时的第一感觉,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如今,二十年过去了,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对此深信不疑,就是这一触,便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际乒联乒乓球规则的修改以及奥运瘦身计划的思考,运用博弈理论,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进行宏观分析。并提出以“双赢”保证“多赢”的宏观思想,同时从推行乒乓球运动的全球发展战略、加强教练员的流动、帮助提高国外的乒乓球竞技实力等方面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期更好的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创新是乒乓球运动发展与技术提高的生命。通过资料归纳、总结与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乒乓球运动5个发展阶段与创新的关系”以及“乒乓球运动创新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为寻求创新规律,理顺创新的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