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犀利哥""芙蓉姐(姐)"闪电般蹿红网络以后,"哥""姐"的风潮席卷了整个网络及各类媒体。出现了诸如"励志哥""相亲哥""萝卜哥""瞌睡哥""煎饼哥""拾荒哥""大衣哥""hold住姐""失控姐""蛋糕姐""著姐""青泥姐""炫校姐"等一系列"X哥(姐)"结构的词语。在"X哥(姐)"词族中,"哥(姐)"的理性意义已经虚化,语法意义增强,成为一个构词语素,构词能力扩大,推出一系列"X哥(姐)"词汇,且其所处位置相对固定。本文将从"哥(姐)"词义、语法特征、"X"的性质特征以及"X哥(姐)"产生并迅速流行的原因三个方面对网络流行语"X哥(姐)"这一词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报纸和网络语言中出现了大量"X哥"、"X姐"格式的新词语,本文通过对汉语新词语编年本2009~2012中收录的71个"微X"格式新词语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其发展脉络、语义特征及"X"的性质特征。本文还从语言内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和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一种新的语言现象"X体"在网络上流行开来,由此产生了一系列"X体"类新词,如凡客体、淘宝体、TVB体、甄嬛体、梨花体、蓝精灵体等。本文就以"X体"类新词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构成、语义类型、相关的社会文化心理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X体"类新词在构成上以"2+1"这种双音节语素加类后缀的格式为构成新词的主要形式,其中,"X体"类新词中的"体"有词缀化倾向,这种类词缀的产生,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法。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看,"X体"类新词多用来表达人们的负面情感。  相似文献   

4.
秦思 《考试周刊》2012,(37):27-27
"X吧"是西方引进的新式店名,如今使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对它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多,但仅局限在其语法特征,以及"X吧"逐渐泛化的方法,并且对它吸收快的特点的解释仅停留在人们求新求异的层面上,没有展开。文章旨在分析新词"X吧"中涉及的"吧"的语用功能及原则,并分析"X吧"快速被汉语吸收文化社会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晒X"中的"晒"源自英语的"share"和广东话"晒命",并在沿用或借用共同语中已有的诸如"晒被子"、"晒粮食"类的"晒X"常用构词模式,形成其独特的搭配形式;在词语形式上,"晒X"多为三音节谓词性词组。目前人们对"晒X"结构的选择,既是经济性、新颖性用词原则的体现,同时又是人们彰显和诉求等社会文化心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晒X"中的"晒"源自英语的"share"和广东话"晒命",并在沿用或借用共同语中已有的诸如"晒被子"、"晒粮食"类的"晒X"常用构词模式,形成其独特的搭配形式;在词语形式上,"晒X"多为三音节谓词性词组。目前人们对"晒X"结构的选择,既是经济性、新颖性用词原则的体现,同时又是人们彰显和诉求等社会文化心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哥布的文学创作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本土化特征,主要体现为:哥布所生活的环境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哥布的文学创作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以及滋养他的哈尼文化;哥布的文学作品在语言风格上独具地域特色,主要表现为根植于哈尼文化的诗歌意象,对民风民俗的书写以及彰显地域特色的抒情方式;哥布关切哈尼文化的重塑,重新解读哈尼梯田文化,他对自我民族的文化追忆与重塑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与“哥、姐”相关的新词语,这些词语通常套用“X+哥(姐)”模式构词。文章试对“X+哥(姐)”的结构和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探析“X+哥(姐)”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羊"在中国民族文化里是"温顺""吉祥"的代名词。但是目前对"羊"的英文译名不统一,出现了一些误译。"羊"的英文译名应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视野下进行合理规范的翻译。作为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应加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传播本国文化的责任感,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素来就有"百节之乡"的美称,在众多的节庆中芒哥坡会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芒哥是当地苗族同胞们的祖先神和保护神,举办芒哥坡会对苗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芒哥坡会的文化内涵以"民族性与原生性"为整体特征,其中包括芒哥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和傩文化,并赋予了芒哥坡会深刻而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功能。当地苗民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民族审美、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都在芒哥坡会中得到展演。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