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和固有的特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不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便不可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义和精神实质.质言之,只有从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视域中的学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中,要以一种自觉的态度和导向从宏观上确定本学科的性质,即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意识,从学科设置的角度、时空二维统一的角度来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科学体系与科学精神;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归属意识,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研究中要立足于历史的本真状态,尊重历史传统,并观照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要注意两点:注重联系“三个方面的实际”,着眼于回答“三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王海燕 《学苑教育》2012,(24):86-86
问题引导一直是历史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合理的问题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关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一级学科.近几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等问题的研究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作为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具有多维度的意义,但无论从哪个维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的内涵,都离不开同理论本身的关系。文章通过论述理论创新与话语权的互动,理论与实际的互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来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厘清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借鉴党的历史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路径,对于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文 《甘肃教育》2011,(10):46-46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设计问题,着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学生要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并把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要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当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对大学生系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课题。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教学,必须探讨和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教学体系,并相应地在教学中有重点地解决好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工程。大学课程改革首先应做到合目的性,遵循知识、技术、能力和做人的统一,确定课程知识的模块组合,使大学课程知识呈现出开放的"知识树"状态。比较研究显示,大学课程设置门数每个专业应控制在55门课程左右,总学分控制在150—160之间,每个学分控制在15学时左右,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的比例应提高到30%以上。加强课程编制者与课程使用者对课程的理解,消解人为造成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分离的状态,正确对待与处理好大学课程建设的普适性与校本化、国外经验借鉴的中国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伊始,既开始了它的中国化历程,也开始了它的大众化历程。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潮跌起,积累了一系列的历史经验。认真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完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全球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球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全球意识"的产生,但仅仅是"全球意识"是显然不够的,这就要求一种具有世界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理论根源深处和实践方面无不具有世界性,而"全球意识"的出现多少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实现提供了契机,本文就"全球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化"及其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展开阐述,从而浅析"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社会现实中并未充分展现,主体性的社会实现与马克思主义"形而上"现状之间存在着矛盾,主要表现在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化、指导思想的纯理论化、精神生活的边缘化。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形而下化"过程中,必须从现实利益和民生关怀入手,坚持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互动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形而下化"和"形而上化"的辩证统一,充分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和造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队伍的重要基地,是高校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平台,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略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系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了"说服人"、"征服人"、"改造人"三个基本环节.从整体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环节之间不仅在横向上互动,也在纵向上发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当前,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遵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以"说服人"为基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以"征服人"为途径,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以"改造人"为目的,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6.
<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跨学科视域、一贯始终的理论阐释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巴别塔的坍塌之后重建了新的巴别塔.该书在巴赫金研究的众声喧哗中毋庸置疑占得了重要的对话席,是中国巴赫金研究界不客忽视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充分发挥“人”即主体的作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大体可分为先进主体和基础主体两类,前者主要指党政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教队伍,后者则泛指广大人民群众.各类主体在大众化中都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局限性,需要认真对待.只有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各类主体的现实缺陷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从而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坚实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本来就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联,彼此之间常常互相渗透,互相汲取,那种过于严格的学科界限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在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之间的相通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文学研究的历史视角就显得愈加不可或缺了。同样,历史研究也从文学研究中得到启发。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是从历史视角来考察文学的价值的,"美学的观点与史学的观点"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正是他们将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融合为一的标志,而这种方法对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研究显得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试论教育活动中的具体理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具体理性是教育具体活动中应该依据的一种思想意识和活动原则,体现了教育在具体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意识、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文明性水平,能够引导教育活动在科学、文明、先进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具体理性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合理性、普遍性等基本特征,其在现实教育中的缺乏具有传统文化和制度的双重原因,其模式的建构和落实具有理论研究、观念更新、制度转型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基础性作用而言,主要表现在导向作用、给养作用和表率作用3方面;就具体层面而言,主要体现在传播知识、科学研究和育人的职能3个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