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班级学生行为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参照《学生思想品行等级评定手册》,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探索制订了一套学生日常行为在校表现量化管理方案,把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行了全面的分解和量化,实践证明,效果比较明显。一、班级学生行为量化管理目标的分解与确定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等级评定手册》中的A、B两级目标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德育要求,我们将班级学生行为量化管理目标归纳分解为两项即奖励内容和扣罚内容,奖励内容分8个方…  相似文献   

2.
德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个人完成道德的社会化。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拒绝或排斥接受道德教育的倾向,并有不道德行为在校园内时有发生。造成学校德育低效原因在于:①德育泛政治化、过分化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以社会利益代替个人利益,严重损害德育的价值;②德育简单化,把学生当成“美德袋”;③德育渠道窄,学生接受的德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德育手段落后,不能与学生内需产生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四要素洛阳铁路四中校长李和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小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是培养学生伦理道德和文明行为的重要内容。我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学生日常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其提高认识、培养感情、锻...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要实施,德育要先行,这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所决定的。学校应建立新的德育评价模式,以便客观、真实、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并促成其他各育全面发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建立德育评价新模式传统的德育评价模式,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和教师对学生的印象进行的德育总评,对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表现缺乏具体的、有说服力的记载。笔者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新的德育评价模式──—记分五级评价模式,其具体内容如下表:①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四十条制定德育考核条件,确定“…  相似文献   

5.
国家旅游局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导游计分制以规范导游人员行为。导游人员的违规行为被归为27种,设置相应的处罚分值。目前,23个重点城市已通过IC卡实行计分管理。我国推行导游计分制管理  相似文献   

6.
化龙中学是番禺县化龙镇一所初级中学,现有25个教学班1300多人。该校上学期以来宣传、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中学生的行为训练,收到初步的成效。该校的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公布后,化龙中学立即组织干部、教师学习。他们认为,贯彻“规范”是德育的基础工作;把“讲”和“做”结合起来,是改进德育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强化行为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  相似文献   

7.
中学德育大纲把"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护心理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心理失调.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偏执性、情绪上的爆发性、行为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固执性和人格上的缺陷性.第二类是心理障碍.这是中学生最主要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河南教育》2005,(7):16-17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客。价值观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认识、判断和选择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标准和方法。价值教育是一种“规范教育”,是向学生进行特定价值观念、价值规范的灌输。从本质上来说,德育更体现为一种价值观教育:在开放的环境里,如果仅仅是把德育定位在“价值教育”层面上,对学生只是进行某些规范、标准的灌输,必将导致德育实效性的欠缺。德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但并不排斥价值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中,学生的档案里只有学生各学期的学习成绩和操行评语。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只是反映学生的智力品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自身的潜能。抽象地刻画学生的外在形象,使原本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学生个体变得模糊不清。过分强调分数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基本素质在今后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班级建立学生的德育管理档案,则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弊端。1.建立德育档案,促养成教育的实施。建立德育档案,可以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化,形成有利于学生遵循的、切实可行的“条例”,利用相应的监督、管…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地把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刘新奇 《职教论坛》2002,(20):51-51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教育者的教育和要求产生反感情绪,从而故意表现出与教育者的意志、愿望、要求背道而驰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是中学生常常表露出来的一种心理误区。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消除中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除了应从教育学的角度去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素质之外,还必须特别注意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去采取相应的心理策略。根据笔者多年的中学德育实践和探索,预防和消除中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须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应遵循的原则1.因势利导原则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理想、陶冶情操,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必须把德育贯彻于音乐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平舆县万冢乡中德育工作有成效为培养21世纪的一代新人,促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平舆县万冢乡中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中学德育大纲》,严格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不断将德育工作推向深入、引上层次。万冢乡中除了开展每周一课...  相似文献   

14.
张文德 《中学文科》2007,(7):118-119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学生受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时期,班主任继续沿用传统的德育模式,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习惯于“我讲你听”,方法生硬粗糙.工作是难以奏效的。班主任要了解并研究新时期中学生的特点,依据其思想状况和行为特征的实际,以育人为本,构架新的德育模式.才能使班主任工作干实事,见实效。  相似文献   

15.
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也是班主任建好班集体的基础工作,能使学生牢记规范要求,逐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强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不仅需要明确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而且还需要掌握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不断探索,采取三个结合的办法来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阐明道理与引导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行为训练既要阐明道理,又要引导实践.马卡连柯曾指出:“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道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道鸿沟填满.”因此,由知到行的转化是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自律意识。以修身正行.抓好新生入学教育 《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学生提出了统一要求,这些守则和规范在初中阶段必须得到全面落实。新生一入学,我就把学守则、讲规范、明道理、见行动当作班级工作的中心来抓,组织学习有关校纪校规。使学生明白怎样做才符合一个合格中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班规,作为修身正行的准则。同时,我利用课间十分钟深入到班级中去,观察了解他们的常规落实情况,并加以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进行对规范原理的深层理解和行为方式的自觉比较,以增强他们主动选择正确行为的自觉性。既是部分纪律观念差,自律自治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够在群体的优化中,接受健康的道德熏陶,从而达到修其身正其行的育人目的,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的行为一般指的是受思想支配并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外部活动。走进中学校园,你会目睹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青少年的千姿百态的行为表现,其中有一些是不良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的目标是使来自不同生活环境中的每一个青少年做到举止文明、规范,并养成习惯,为此,我们会运用种种手段来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学生的行为管理是中学德育的难点之一。 一、中学生行为管理手段的基本层次 中学生行为管理的显著特征是管理手段的层次性。在德育工作中,我们须弄清学生的行为管理手段有哪些层次,尤其要弄清各层次的特点、彼此联系以及各层次的独特的积极作用,这样,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才可能有针对地、适当地加以选择运用。如图所示,围绕学生的不良行为,a、b、c就是学校在学生行为管理中所运用手段的三个基本层次:立规立矩——说服督促——惩罚强制。其特点是目标指向的一致性;由内向外的顺序;由小到大、逐步加强的束缚力。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东阳市六石高中是一所很有德育传统的学校。1990年代中后期在浙江省内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学生节假日社区活动”和“爱心接力活动”等学生德育活动成果就产生于这所学校。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是这所学校在班主任工作制度创新方面获得的一项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提到德育,很多人把它看作一种理性行为:理性地规范,理性地引导,理性地教化。殊不知我们所施教的对象是具体实在的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我们的德育必须本着人本的理念,赋予其更多人性化的东西,使之更具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符合人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理论的研究大多是在讨论如何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如何用爱去对待管理引导学生,却鲜有研究如何用严明的校纪,依法管理学生,如何正确、适度地使用惩罚这一辅助的教育手段来规范矫正学生的偏差行为,以改变学校德育疲软,实效性低靡的局面。笔者认为,德育工作者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正视校园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