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前儿童与生俱来好奇好问,他们会像科学家一样提出很多成人不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拥有不同于成人的视角,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和解释。可是家庭作为儿童科学启蒙的主要场所,在实际的科学启蒙中却产生了诸多问题,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孩子的科学探索,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环境,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提高观察、倾听和提问等技能,做合格的陪伴者。  相似文献   

2.
孩子是好奇好问的,他们经常会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孩子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有的家长感到很不耐烦,敷衍了事;有的家长则很有“耐心”地回答他们,从头到尾反复地讲,唯恐孩子有什么不明白之处。其实,这两类家长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武建君 《考试周刊》2012,(11):179-179
网瘾,曾经让一些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网瘾,曾经让一些孩子对学校感到万分厌倦;网瘾,曾经让很多家长对孩子们的人生感到迷茫。为了防止悲剧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很多家长、班主任开始限制孩子上网。越是限制,孩子们对网络越是好奇,于是很多孩子便带着好奇的心理偷偷地进入了网吧。  相似文献   

4.
是否应该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隔代教养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些问题令很多家长争论不休。现在,随着第二代独生子女的增加,四二一家庭从预言走向了现实,祖父母似乎更加不可避免地卷入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长期存在的“老人溺爱孩子”、“隔辈亲不利于儿童成长”等“标签”令许多年轻家长心存疑虑,总是不放心老人和孩子单独相处。其实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也许情况并不是那么糟。  相似文献   

5.
好奇、好问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孩子的提问,往往包含着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对事物之间各种联系的探求,包含了孩子一定的思考、想象、分析和判断。当孩子在经验的调动过程中,与原有经验发生矛盾时,孩子就提出了“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会使旧经验进一步拓展延伸从而产生新经验。可见,提问不仅是孩子思维的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培养孩子初步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筋去想、去寻求答案。对此多数的家长很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也常常很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但往往忽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有的家长甚至老师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往往只是一页页地讲,一本本地讲,孩子也只是静静地听。其实,给孩子讲故事,家长也可以只讲故事的开头,故事的发展、结尾由孩子进行续编,家长也应该提出相应的问题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参与,从而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好奇。好奇是科技创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始推动力。10年前,4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好奇心"。连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都说:"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所以,我认为,好学的第一要素是好奇,好学源于好奇。第二,好问。好奇往往导致好问,而好问是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的孩子是好奇好问的,父母对孩子提问的态度和回答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孩子求知欲和智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求知欲和智力的发展,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孩子的提问呢?1.必须接纳孩子的问题。孩子经常提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家长不接纳孩子的问题,只是一笑置之,敷衍了事或粗暴制止,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再问了,这将导致其智慧的萌芽逐渐枯萎。因此,家长必须接纳孩子的问题。2.尽可能立即回答。孩子注意力不持久,如果不马上回答,孩子或忘掉了刚刚问的问题,或兴趣降低,无论怎样都会影响其智力的发…  相似文献   

9.
一、热情地、科学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对一切都感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也是创造性的起点。好奇好问这是求知和探索的体现。因此 ,家长、老师面对孩子没完没了的“为什么?”应表现出极大地热情和耐心。启发孩子动脑思考 ,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有热情地对待孩子的提问 ,科学地回答孩子的问题 ,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敢于创新、勇于思考、灵活思维的胆量和能力 ,而不是形成呆板单一、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二、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 ;赞赏孩子的创造成果。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勇敢地探索、大胆地创造 ,家长老师应给予理解、支持和鼓励。例…  相似文献   

10.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受很多家长推崇的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很多家长也认为物质与财富的给予.能够换来孩子们的成才与成功。更要命的是,一些家长的物质给予完全脱离了精神意义.孕育出一大批社会的所谓“非主流”接班人.这些孩子的群体心理和意志品质状态令人堪忧。其中的很多人对艰苦朴素嗤之以鼻.对勤俭节约冷嘲热讽,热衷于用名牌扮酷自己,用金钱武装空虚。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09,(6):138-138
如果希望孩子集中注意力,就不能总是去打断他自然发展的注意力。 有很多家长来找我咨询,问题是孩子学习时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已经上高中了.有的孩子才上小学,甚至还有幼儿园里的孩子,是老师要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因为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相似文献   

12.
石曾 《家长》2011,(11):30-31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明明作业不算多,但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都要写到很晚。孩子写作业磨蹭成了许多家长的心病,其实,导致孩子写作业磨蹭的原因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原因,家长要有相应的方法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问题孩子"是让家长和老师头疼的事情,如果没有及时恰当处理,势必影响孩子和家庭的未来,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就问题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站在学校和家庭的视角提出了教育对策和选择方案,为老师和家长针对问题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6,(4):56-57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学习并适应不同发展时期的生理和心理转变。现实生活中,当孩子问及有关"性"的问题时,很多家长并不是不愿意谈,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谈。所以,在家庭性教育方面,作为伴随子女成长的核心人物,家长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确立相应的学习目标、给予适当和持续的辅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正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是建立在探索欲望之上的行为。在大人的世界里,有很多自认为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那么新奇。好奇心指引他们不断地探索,好奇心是创造思维的原动力。若家长能够正确地引导,不但能让孩子渐渐不再恶作剧,还可以让他们变成优秀的"好奇宝宝"。  相似文献   

16.
当前,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成为每个家长迫切关注的问题,但大多数家长往往缺乏科学的教子方法,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以致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笔者认为:解开误区的钥匙应当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分不开,家长只有用自己的言行,以平视的视角去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尝试的环境和条件,让孩子自己选择决定及行动,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让家长真正走近孩子,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合作探究式的共同体,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学生处在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新课改下,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成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新方向. 一、家长在生活中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好奇、好动、好问是小学学生的天性,因此,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养成探究的兴趣.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收看数学解谜相关的电视或网络视频节目,在生动有趣的话题中,学生的好奇心被大大激发,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多动脑、多思考、多探索的习惯.此外,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问,不要厌烦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多思考,探究问题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语教学课堂讨论交流中,学生能各抒己见,正是"新课堂"所期待的民主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有探究的天性,好奇、好问、好动。探究源于对事物的好奇,源于问题。杜威指出:学生  相似文献   

19.
学前儿童对任何事情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由于他们缺乏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他们的甄别能力是比较低下的。加上我们的家长多是选择一些社会上实用而且比较跟风的知识体系来对儿童进行兴趣教育.也就产生了很多家长不注重孩子的兴趣要求,制止儿童接受真正的兴趣教育。诸如很多儿童对数字非常敏感,但是家长却非要孩子学唐诗;有的儿童对色彩比较敏感,但是很多家长却以成人的眼光迫使孩子选择数学或者外语。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儿童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自身的成长规律,促进兴趣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最近参加了一些与家教有关的报告会、座谈会,也有很多家长与我讨论家教问题.在谈到早期教育与小孩入学的问题时,我都建议家长根据自己孩子性别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入学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