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掌握这一工具,提高语文素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这一工具的能力并不高,特别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远远未能达到我们所期盼的境界。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经过反复的思考和不断的摸索,语文学习的一项正本清源的措施终于定格在“课外积累”这一焦点之上。  相似文献   

2.
汪东升 《现代语文》2010,(10):72-73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一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新教材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当前自学能力和终身自学能力,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3.
糜山 《成才之路》2013,(17):92-92
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如今,孩子读得太少,背诵得太少,积累得太少,开口不能言,举手不能书,学生怎么可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呢?因此当前的语文教学要从语文教学的形式,回归到语文的本色。我认为,本色语文是原汁、原味的本真语文。教出语文味,是本色语文教学的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4.
洪燕凤 《广西教育》2013,(21):74-74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在语言学习中,字和词是最基本的元素,也是一切语文素养的基石。在小学语文中,每个学段都有明确的识字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从词语的教学开始,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的语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杨静 《教师》2011,(10):59-59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语文积累、审美情趣、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之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沟通学生的"阅读—生活—写作",培养学生体验、感受、积累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学生习作兴趣和能力,让习作更有个性。  相似文献   

6.
在素质教育中,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特质区别在于,它是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为根本宗旨。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语文教学必须要“语文”一些,能够切实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紧扣语文本体。教出语文的个性来呢?我在《生命的林子》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把握"语文素养"的真正内涵,设计出既有"语文味"又合理有效的作业。积累储备型作业、研究创新型作业、操作训练型作业是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常见作业类型。  相似文献   

8.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具有整合性和实践性,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可从改善课堂教学入手,尝试品析课、练习课、习作课,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素养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平时聚沙成塔般积累的。许多学生苦于语文基础知识的琐碎和语文素养的无形,早就望而却步。如何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1.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没有简易可行的操作方法?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语言积累和课外写作训练,运用方法,加强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其中课外读写“哆lai咪”,是提高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的一种切实可行的读写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果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看作学生学习最终登攀的高楼,那么,"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则是筑起这一高楼的最基础、最关键、最不可或缺的砖石。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无疑是积累语言的首要渠道。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课程标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要求,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词语和简短句子的积累上。  相似文献   

13.
王帼凤 《考试周刊》2011,(10):67-69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等。积累和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提高语文素养必备的条件之一。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必须不断让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喜欢积累,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读、悟,督促学生积累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感悟、思考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丰富语言积累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 “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路径,主要策略有:以花样朗读来激发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用广泛阅读来拓宽学生语言积 累的广度;借助大量背诵来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厚度。  相似文献   

16.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积累。在积累中提升,但是现在小学生的课外时间都被大量的作业所占据,留给学习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尤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我发现他们都不爱回答问题。私下了解,他们也很苦恼,语言积累太少,不敢说。为了让学生充分积累和提升自己语言素养,让学生变“要我说”为“我要说”,我大胆地将课前美文分享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范夏薇 《现代语文》2009,(12):25-26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再次强调“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目标、导向。的确,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究竟怎样进行,语文标准中,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强调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积累。在积累中提升,但是现在小学生的课外时间都被大量的作业所占据,留给学习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尤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我发现他们都不爱回答问题。私下了解,他们也很苦恼,语言积累太少,不敢说。为了让学生充分积累和提升自己语言素养,让学生变“要我说”为“我要说”,我大胆地将课前美文分享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描绘多彩世界、表达真情实感的心灵劳动,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语文教材里所蕴含的资源,引导勤积累、巧练说、仿写作,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