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学案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学案教学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的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学校、老师对学案教学的实施过于死板,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案价值和课堂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出现的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俞昕 《数学教学研究》2009,28(11):17-20
近期在一次市级的教研活动中,笔者在兄弟学校聆听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执教教师使用了“学案”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在前一天,教师就把学案分发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就顺着学案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先将这份学案的主要内容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3.
陈伟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3):145-145,161
课堂效率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我校(注:此处指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下文同)从本学期开始全面实施教学案。所谓教学案,笔者认为就是教案和学案的统一体,既要体现教师的教.师的教,更要适合学生的学。从学案到教学案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但教学案也并非是万能药方,要真正使教学案发挥作用,关键是要编写出符合各个不同学科特点和学校实际的教学案。思想品德教学案的编写有哪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校在探索有效备课方面进行积极尝试,目前学校提出围绕考纲集中打磨学生学案,教者围绕打磨成熟的学案进行备课,再组织课堂教学.它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来引领教师教学.这种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定教、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但这对编制学案也提出更高要求.笔者就编制学案的流程谈谈编制化学学案的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校在探索有效备课方面进行积极尝试,目前学校提出围绕考纲集中打磨学生学案,教者围绕打磨成熟的学案进行备课,再组织课堂教学.它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来引领教师教学.这种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定教、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但这对编制学案也提出更高要求.笔者就编制学案的流程谈谈编制化学学案的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刊从今年第4期开始,连续推出的“学案教学走向何方”专题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许多地区和学校专门组织了围绕学案教学一系列问题的大讨论,如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教科所组织全区十二所区直、中心校教师参与讨论;舍肥市庐阳区有部分学校的教师在进行学案教学试验,庐阳区教研室张莉主任就学案教学访谈了部分校长和教师;江苏省太仓市教研室、山西省太谷二中、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乌丹一中、河北省鹿泉一申、云南省大理一中、安徽省太和县胡总乡中心学校等地区和学校也发来了老师们的思考文字;此外一些本刊的读者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由于篇幅所限虽然只能择要-TLj发,但我们已经深切感受到此话题的影响和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观点的碰撞,引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性思考。本刊还将不定期刊发来自一线的声音,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来信请发送_-gz.kecheng@ncct.gov.cn、’  相似文献   

7.
“学案教学”是近几年兴起的教学形式.“学案教学”以“学案”为载体,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教学体系.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教学实际,构建起了学案教学的方式,为了验证该方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笔者设计了实验,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强调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学案导学模式应运而生并承载着帮助学生完成一节课教学目标,提升其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如何设计初中数学学案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必须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冀展翅律的学案.大量实践经验表明,一份好的“学案”,能够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有机地黏合在一块,通过学案有序铺开知识,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主动地、有序地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案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学案式"教学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学案式"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案价值的充分体现。文章对"学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案教学"受到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推崇与青睐,"导学案"也被视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法宝",在全国风行开来。我们欣喜于"学案教学"带来的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化,同时也看到"学案教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所有课堂、所有教师、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在创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不少学校推行"学案导学"。不可否认,先学后教的"学案导学"模式相对于教师的"满堂灌",注重了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好处很多。但由于一些学校领导对"学案导学"的理解不一致和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学案导学"模式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将它归纳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将"学案"等同于教案。有个别教师把"学案"当教案,制作"学案"后,就不再备课、写教案,课堂只是对"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讲解,就算完成了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导学案"是课堂教学改革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课堂教学从"教中心"转向"学中心"。近年来,"导学案"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了解、接受并运用,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导学案"的"流行"表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但是,"导学案"在编制和使用中,容易出现习题称霸、无味无趣,过度预设、呆板生成,千篇一律、风格雷同等等问题。笔者认为,用好"导学案"  相似文献   

13.
吴茂 《考试周刊》2012,(26):160-160
近年来,学案及学案教学在各个学校、各个学科之间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它对引导学生学习、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很多教师对到底什么是学案.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期以来,新课改开始在各地高中学校进行。与此同时,学案导学法也随之被提出。学案导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符合了新课改、高中生和素质教育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客观要求。反思这种教学模式,发现学生自身自主和合作能力缺乏、高中政治教师不能很好地践行和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提供的教学硬件无法满足学案导学法的需求等。为此,年级备课教师要进行集体备课,提高备课的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教材和大纲编写优秀的学案;同时,学校更要提供学案导学法所需要的教学设施条件以及通过多样性的途径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最后,要让学生转变学习理念,自觉、自主、主动地学习,从而不断完善学案导学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学校都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也都从传统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以启发式教学为开端,尝试学案教学、学生互助学习等各种方法。在此过程中,笔者也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实践各种教学方法。通过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疑问教学法"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非常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以学案导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由于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然而,在学案教学模式推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争议,这也成为近来教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本期专题对学案教学研究的现状和方向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对如何应对学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怎样设计、使用学案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很多学校在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个方面,不断寻找符合教学规律的学法与教法.常州市近几年来大力推进的学案导学法,正是建立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的的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的实施,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确立了学生在教与学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回归到它的本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随着学案导学法在各个学校的广泛应用,也不断地显现出一些问题.一、课堂教学中重"导"不重"评"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学内容为《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应用》.教学按照一般的实施流程开展:学案先发给学生预习,然后开展课堂教学.学案中依次呈现了3  相似文献   

18.
<正>在推崇教育教学变革的今天,"学案"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许多学校纷纷以"助学稿""导学案""活动单"等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在学案蔚然成风之时,笔者却产生了些许困惑与担忧,想就几个问题与大家作一番分析与探讨。1.学案是课堂教学的必需品吗?在一所小学调研时,笔者听到校长介绍推行导学案的创新举措:学校要求所有年级主要学科都使用导学案。看着一本本编制精美且内容详实的学案手册,笔者既生感慨又发联想:  相似文献   

19.
赵慧 《山东教育》2011,(4):11-11
近来,作为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方式。学案教学正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其引领课堂教学的独特优势和价值。但是,因受实施主体的认识、理解和操作水平,以及学案自身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学校在开展学案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0.
<正>"导学案"是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依托。正确使用导学案可以提高预习有效性,为语文课堂的高效保驾护航。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语文导学案,其成效也越来越明显。但在具体实践中,从编制到使用都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甚至走上了极端。如导学案编制的随意化、习题化、共性化等。这些问题也困惑着许多语文教师,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谈谈对"导学案"设计的一些看法。一、导学案的设计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