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秦》诗风异同论——兼谈二者产生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风》和《秦风》是《诗经·国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有反映打猎、爱情婚姻、统治者生活的诗篇,但体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二者在虚词的运用、句式和抒情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是因为它们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2.
郭洪洋  陈玺 《语文学习》2022,(12):40-43
<正>《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貌和诗史地位作了精确的评价:“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1]作为《古诗十九首》的代表作,《涉江》多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在抒情方式和表现题材上体现着《古诗十九首》的整体风貌。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探究抒情方式和表现题材的焦点所在,值得我们深入辨析。  相似文献   

3.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写的一首雄壮的抒情词。1945年在重庆发表后,为全国文化界所瞩目。当时的《新民报》编者说它风格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指明了《沁园春.雪》创作的突出地位和鬼斧神工的艺术价值,这首词的抒情艺术极为高超,主要体现在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想象抒情上。  相似文献   

4.
《古诗十九首》中共有十首诗歌涉及植物意象。与《诗经》、《楚辞》相较,在植物意象的选取上,《古诗十九首》既体现传统而又多有创新;在植物意象的构造上,《古诗十九首》注重意象的组合;在艺术表现上,《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融入了诗歌的抒情话语,有机构成了诗歌的意境。也即,较之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具有唯美化、组合化和更为情景交融的特点,由此形成了《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5.
《出车》是《诗经》中一首反映周宣王时代周军抗击西北戎狄侵略的战争诗,其新颖的布局和巧妙的抒情手法使该诗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体现了诗人独具匠心之处。  相似文献   

6.
《出车》是《诗经》中一首反映周宣王时代周军抗击西北戎狄侵略的战争诗,其新颖的布局和巧妙的抒情手法使该诗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体现了诗人独具匠心之处。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抑扬有致,堪称古代抒情诗的典范之作,其境界清新而又醇厚,显示出五言诗的形式美、抒情美和艺术美。《古诗十九首》开拓了诗歌的抒情空间,开辟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新体式。  相似文献   

8.
论齐风     
本文主要论述两点 :一、论《齐风》的历史、地域、时代与民俗特色。二、论《齐风》的舒缓之体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沉思》是门德尔松48首无词歌中的一首抒情小品,其结构、和声、旋律等特点都凸显了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特征。本文对《沉思》的旋律、曲式结构、和声、伴奏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乐曲中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特征,古典形式与浪漫精神的融合以及音乐创作上的独特构思和体现。  相似文献   

10.
黄静 《考试周刊》2007,(1):73-74
戴望舒以一首《雨巷》而蜚声文坛,享有“雨巷诗人”的称号。其诗作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别具特色,体现了丰富的、多侧面的特点。本文力图从落寞者、痴情者、寻梦者、爱国者、守护者五个方面对戴望舒诗作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97):16-17
《秋兴八首》中的"时空"不仅仅是对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在诗人杜甫述怀抒情的过程中,它表现为一种历史观念和宇宙意识。《秋兴八首》中的每一首诗都展示了一个不同的空间,或历史,或现实,或想象,或真实。它们以独特的画面感组成了一个无比壮阔的时空和完整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2.
同为抒发悼亡之情的《葛生》与《江城子&#183;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在抒情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然同中亦有异。从第一首悼亡诗与第一首悼亡词之间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悼亡诗词一些共有的抒情模式,及其传承演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杰出代表选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古诗十九首》以抒情性见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抒情艺术特色。本文立足《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对其情感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吴伯萧《灯笼》一文的语言风格体现在三个方面:注重抒情语言的使用,特别是间接抒情,将自身情感寄托在景物、事件、道理及事物上;追求绝美的诗意,既体现文言的典雅,又体现现代白话文的通俗特点;朴质、自然,用平淡的语言叙述平常的事物,平淡地抒情。研究这些语言风格对《灯笼》一文的解读和教学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离骚》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首自传性质抒情长诗,这首诗歌既是南方楚地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北方文化孕育的结果。《离骚》所表现的忠君爱国思想、"美政"理想是中原儒家思想的体现,并且比兴手法和"诗言志"的创作动机也与《诗经》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总之,《离骚》中饱含着北方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6.
《古诗十九首》继承与发展了《诗经》、《楚辞》与《乐府民歌》的抒情艺术,并在其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五言诗基本成熟。本文分析了《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齐风》作为齐化的主要载体和表象之一,以其独特的学笔法,形象地反映了齐化诸多方面的内涵。这主要表现在《齐风》反映了齐化中的朝议制度、贵族生活、平民生活、婚姻生活、男女恋情、狩猎生活和尚武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诗经·齐风·鸡鸣》一传之主旨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做了大量的训诂考证。以诗论诗之法,意欲推翻占今学者的传统旧说。文章认为,“鸡鸣”一诗不是歌颂“贤妃”和统治阶级君臣的“上朝”诗,而是猎人在黎明会猎前与妻子的对话,形成一首生动活泼的民歌。  相似文献   

19.
“诗言志”之说首见于《尚书·舜典》,说明诗歌创作源自情感抒发的需要.《诗经》展现了先秦时期人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但先民们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在诗歌中印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痕迹,在抒情诗篇中也体现了叙事性特点,并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法来表现事件的进展.主要方式为:在抒情中夹杂叙事;以回环复沓来表示事件的发展;以各章内容之不同来体现事件进程;以组诗形式来描述事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译者前言:“抒情传统论”的宣言 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抒情传统”论述,首揭于旅美学人陈世骧(1912-1971),而以他在1971年离世前发表的宣言——《论中国抒情传统》为标志;其后张扬于高友工(1929-)的几篇重要论文,最后总其成于2002年的《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长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