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循环经济法的主体应该包括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该三者于循环经济法中所承担的义务不一,政府的责任在宏观调控方面进行间接性的调整,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义务主要在于两种方面:清洁生产的义务与生产者延伸责任.公众有责任主动地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自己的努力,并有责任协助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实施有关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体育法律关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法律关系涵义、构成要素及其特点等问题的研究,可以显知《体育法》所调整的体育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以及体育法律制度与体育法律关系的的关联性。因而证明,在理论上深入研究体育法律基本范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构成入手,简述了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探讨的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即法律关系要素,传统观点是分为主体,内容、客体三要素;但本提出主体、客体、内容、对象的“四要素”,并区分为“主动”和“被动”,这在法律关系上是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5.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教育法规而产生的以在教育活动中各方主体之间的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国家教育管理法律关系、学校管理法律关系和平权性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可分为基本主体和非基本主体两类。只有教育行为才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本文还论述了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首次对教育法律关系运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根本保障。农村循环经济建设是整个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性环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路径。制定和完善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相关法律规范和配套实施细则,尽早建立起一整套农村循环经济促进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循环型农村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的实践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载体和途径,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法律则是促进和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先进模式,总结以往的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体例科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配套协调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本论述了行政法律关系构成的“三要素”、即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及三之间的辨证关系,就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等问题扼要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主体包括:国家或政府、社会保障实施机构、企业或个体经济组织、社会成员或劳动者;客体包括物、行为、人格利益;其内容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方面具有与其他法律关系不同点,即义务在先,权利在后,而且两者也并非完全对应。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期货法律关系"的界定问题,分析了期货法律关系的特征,研究了期货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认为期货市场的各种法律关系可以概括为"期货法律关系";期货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期货投资者、期货组织者和期货中介服务机构;期货法律关系的客体应当既包括传统的期货商品,也应加入金融期货产品;为了符合市场对服务的需求,期货中介服务等行为也应纳入期货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并对之加以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国家的法律支持。研究并借鉴国外循环经济法制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体系,是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明智选择。立法体系在一国的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整个法律体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勾勒出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循环经济法体系,将能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创新,其内容涉及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立法、守法、法制教育等各个方面,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提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要从产业政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城镇化水平及生产力布局等多方面进行调整 ,以谋求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指出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并就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主流思想和主要奋斗目标,和谐理念深入人心。而经济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价值体系亦需与时俱进,因而和谐理应进入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国在循环经济的立法方面已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目前的立法状况距离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必须大力加强.在从修改、完善现有环境资源法体系转向循环经济立法时,我们必须要贯彻资源极限、循环利用、遵循生态规律等循环经济理念,以义务为本位建立循环经济法体系,创新循环利用资源的法律制度,构建循环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规则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从合作社的历史回顾入手,在论述合作社的国外立法及发展概况的同时,对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立法,从其调整对象、法人地位、类型、财产、责任形式等,进行了概要性的阐述与说明.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的产生时间存在分歧,可以分为两类观点:一类观点认为产生于古代社会;另一类观点认为产生于资本主义阶段。笔者认为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产生于古代社会。因为经济法产生的含义就是指经济法律部门的产生,但经济法律文件、经济法律规范与经济法律部门是同时产生的。经济法产生不以生产社会化或垄断的出现为前提,国家社会经济职能是国家固有的,从国家产生就具有,并不是以后才具备的。经济法体系中所包括的一些法律子部门在古代社会就已经产生了。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可以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有效降低安徽省循环经济的运行成本。在遵循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公众参与、综合运用多种法律手段原则的基础上,以循环经济相关主体即政府、企业、公众的权利义务为主要线索构建安徽省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同时,针对安徽省的实际需要,法律制度设计要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之中突出减量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