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由于结构性、制度性的排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而随着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民工无法依靠有限的土地获得保障,因此农民工成为社会保障中的双重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面貌发生着深刘的变化。下岗失业人员作为转型期城市弱势群的主体而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下岗失业问题的成因,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由城镇贫困人口、农民工等群体构成,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弱势特征。弱势群体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合乎中国国情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应承担的责任,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基础,建立和完善针对弱势群体社会公平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在改革的每一个时期都会伴随一些与改革初衷相左的事物与现象,是改革所付出的成本代价.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众的出现,便是改革过程中衍生的社会矛盾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积极、适时地采取公平有效的社会保障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改革的进一步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弱势群体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农村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等外在方面的原因.扶持农村弱势群体,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弱势群体构造最后一道安全线.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一项重大决策,和谐社会的建立涉及众多方面,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目前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现状入手,探索了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以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是需要他人帮助、支持,甚至是救助的群体。相对强势群体而言,他们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锐性。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状况,分析弱势群体需求结构的形成原因,对于探索与制定正确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挑战,集中表现在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保障缺位或保障乏力,要立足于社会弱势群体来创建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李敏 《成人教育》2006,(1):77-78
社会弱势群体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国家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形势依然严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现阶段关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立法状况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以来,理论界对弱势群体的研究也相对多起来,同时,随着一些问题的日趋严重,如失业人群的经济窘困问题,进城农民工权益屡遭侵害问题,贫困农民的生活无保障问题等,对他们的社会保障也逐渐引起我国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视。但现阶段有关弱势群体的立法及保障项目具体操作存在一些杂乱,另外,我国目前社会保障覆盖的人群也十分有限。因此,笔者尝试对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做一个相对准确的界定,并就这部分人群从社会保障立法的角度探讨如何予以必要的基本生活保障,以维护国民生存权利。  相似文献   

11.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反映,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保护、人道主义原则,还是基于社会公正追求、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2.
发展弱势群体体育是实现"以人为本"社会价值取向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有序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强弱势群体体育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体育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社区体育.  相似文献   

13.
社会认同: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纵向上分析,个体的社会认同主要由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价值观的认知度、理解度、归属感、支持度以及个体对该群体的责任等几个层次构成;从横向上分析,个体的社会认同经历了社会类化、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等过程。社会认同研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探索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认同及其有效建构路径提供了方法论、认识论的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辩证地运用社会认同理论的有关观点,可以为解决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所出现的一些社会心理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使我国面临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中的部分弱势群体,不但要以脆弱的神经来承受改革所带来的阵痛,而且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社会资本困境。本文试图跳出经济学将社会弱势同构于经济贫困的传统思考模式,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关系网络、体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等分析视角切入,对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人道主义,还是基于社会权利特性、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6.
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而为弱势群体提供远程教育援助则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在实践层面,我国已经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广大农民和农民工提供远程教育援助,全国农广校也在为广大农民提供远程教育援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电大也开展了残疾人的远程教育援助工作.然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弱势群体远程教育援助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弱势群体的远程教育权利和机会,在技术手段上还应混合使用多种媒体技术,增加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会弱势群体一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的抗逆力,增强其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事关整个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传媒在社会弱势群体抗逆力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媒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应当从以往的“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切实发挥传媒在构建社会弱势群体抗逆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的存在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动态性,其生存状态极为恶劣,是社会安全与稳定的潜在危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管理主体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发挥其扶助作用和组织依托功能;改变弱势心理,加强社会与弱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高校出现了一批大学生弱势群体,通过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旨在探索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