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创一格     
有一些关于书法家的故事 ,很能够说明艺术上发挥独创性的重要 ,和应该通过怎样的道路来发挥独创性。第一个是关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郑板桥诗、书、画当时被人称为“三绝”。他以画兰竹的方法渗入书法中 ,独创一格 ,被人称为“板桥体”。郑板桥学习任何东西 ,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发扬创造性。例如他学画 ,广泛地吸取诸家之长 ,对前辈单越画家崇拜得不得了 ,以至于刻图章自称为“青藤门下走狗”(明代画家徐渭 ,号青藤 ) ,但绘画却决不一味仿摹前人。“板桥体”的创造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他立下“熔铸古今”的大…  相似文献   

2.
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样式,有清一代是楹联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以郑板桥为代表的一批楹联大家。本文从郑板桥的题竹联、题茶联及其楹联的美学价值三个方面,论述了郑板桥楹联的成就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张靖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08-110
郑板桥擅长诗文书画,是清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同时,在文艺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虽然这些理论显得很通俗,但体现了郑板桥内心深处朴素的艺术思想,以及他对艺术的一种敏锐感悟。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充分认识历史文化的意义,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郑板桥喜爱探访古代遗迹,一方面是为了评古,发挥古为今用的历史文化作用,另一方面是出于他对历史文化的爱好。郑板桥注重文物的收藏与保护,注重古建筑的修缮和民间技艺术文化的记录,防止历史文化的损害与流失,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在关注郑板桥人文思想与艺术思想的同时,要关注其文化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贺寿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有一次,他的一位姓陶的朋友过生日,郑板桥前去贺寿。怎奈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郑板桥又迟到了,好不扫兴!宴后,主人捧出文房四宝来,  相似文献   

6.
在两宋诗人中,杨万里可以说是继苏轼之后最富于独创性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但又有非常显著的特异之处:特别善于描写别人很少描写和从未描写过的景象,又很重视艺术技巧的追求,展示了其诗歌的独创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生活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生活。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艺术形象离不开生活,艺术语言离不开生活。老舍说过:“我能描写大杂院,是因为我住过大杂院;我能描写‘洋车夫’,因为我有许多的朋友是以拉车为生的。我知道他们怎样活着,所以我会写出他们的语言。”以画竹闻名的郑板桥,如果没有当县令时“衙斋卧听萧萧竹,  相似文献   

8.
艺术独创性,是每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所必备的而不可缺少的创作素质之一。艺术独创性往往又是一个作家艺术风格形成与艺术价值确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凡能够流芳百世,为世人千古传颂的艺术佳作,无一不是以其艺术的独创性崭露头角的。从荷马到屈原,从巴尔扎克到曹雪芹,从莎土比亚到关汉卿,这些伟大的艺术大师们,以其独特的艺术独创性,为我们创造了大量内客丰富,形态各异的艺术佳作。这些作品极大地  相似文献   

9.
世人皆知清代郑板桥是一位多才多艺,擅长画、诗、书法的文化名人,却鲜知他又是一位深谙“爱子教子之道”的好家长。郑板桥拥有良田三百亩,中过举人和进士,曾做过“七品”县太爷。他年逾半百方得一子,算得上是富贵人家的“骄子”了。但是,郑板桥对儿子却不溺爱、骄纵,他深知“子不教,父之过”,很注重“教子之法”。 最近在书架上找出《郑板桥集》,从中翻阅到《潍县暑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这是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作知县时写的一封家书,是专门谈教育儿子的方法和目标的。特录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被人誉为画、诗、书三绝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1693 ̄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郑板桥自幼聪颖,性格落拓不羁。早年家境贫寒,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除了做过十来年七品芝麻官之外,其居官前后,均在扬州卖画为生。有《郑板桥集》存世。郑板桥的家训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外做官时写给堂弟郑墨的16封家书中。郑板桥52岁时才生了一个儿子,自己又在外做官,所以他对家人和幼子的训诲都是通过郑墨进行的。郑板桥在为刊行家书所撰写的《十六通家书小引》中说:“几篇家信,原算不得文章,有些好处…  相似文献   

11.
板桥巧断案     
成水 《良师》2011,(5):62-63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为人就像他画的竹子一样耿直不阿,因此虽然满腹经纶,一身才气,却郁郁不得志,只做过山东两任知县。在做知县期间,郑板桥为当地人民办的许多好事,至今仍广为流传。下面讲的是郑板桥巧断鸡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论“独创”     
本文从独创与"我"、独创与创新、独创与经典等几组关系入手,提出了一种对"独创性"问题的理解方式。文章所探讨的独创性,既不是单纯的差异性,也不等于原创性或创新性,而是艺术作品作为独创之物楔入文化之中。艺术从一开始就承担着实现、显示、保存独创性的使命,这是艺术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看过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奔马,感觉他们寥寥数笔便能使笔下之物神韵顿出。这就是郑板桥所说的“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课堂教学上的评点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艺术?点评即评价和点拨,好的点评应简洁到位,点石成金,化腐朽  相似文献   

14.
以杰出的书画艺术闻名于世的郑板桥,不但凭借自己的艺术才华受到世人的喜爱和重视,而且在家庭教育中提倡“善良教育”也堪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光阴荏苒,几个世纪过去了,但郑板桥热爱和平、唾弃暴力的“善良教育”思想仍然受到人们的好评。热爱自然郑板桥把关爱孩子的成长与关爱大自然看得同样重要。郑板桥50岁时得一子,自然爱子如掌上明珠。但是,郑板桥不溺爱也不娇惯自己的孩子,他说:“爱儿必以其道。”孩子断奶后,郑板桥毅然把孩子送出县城,将他安顿在“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扬州郊外,直接托付给勤劳朴实的“郭嫂”“饶…  相似文献   

15.
清朝中期,古城扬州集结着一个画家群.他们在艺术上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同时重视人品、学识的修养,提倡把诗书画印熔为一体,使作品成为绘画艺术的“交响乐”.在中国绘画史上,这个画家群被称为“扬州八怪”.在这“八怪”中,突出的又当首推郑板桥.但历来对他的书画艺术研究颇多,而对他的印章所构成的诗书画印“四美”研究略少.其实,郑板桥的印章艺术,如他的诗书画一样,同样达到了奇绝的境地. 郑板桥的印章,大约有一百余方,一部分是他自己亲手所治,一部分是由吴于河、高凤翰、朱青雷等人代刻.(因篇幅的限制,郑板桥的印章未一一列出)关于这个问题,以前有三种说法:一是“皆出沈凤、高凤翰之手”;二是“半出沈凤、高凤翰之手”;三是“大半为朱文震所刻”.据史料记载及新近发现的郑板桥佚文《板桥先生印  相似文献   

16.
解读郑板桥诗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他的诗书画作品皆清新雅致、内涵蕴籍、格调超人。本文以事实为依据.通过鉴赏分析。详尽地揭示了郑板桥诗书画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解读了他刚正的个性品质、脱俗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龙吟:郑板桥的书画堪称是艺术珍品,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佳作。他创作的《道情十首》几经增改,不仅在当时被很多人传唱,而且一直影响至今。上一讲中,我们介绍了郑板桥身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因为身边聚集着一批诗书画全能的文化人,郑板桥的创作得到了滋养,并最终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这一讲,我们一同来品味郑板桥著名的《道情十首》。"道情"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原本用来演唱道教故事,因而内容多是宣扬消极避世。它以唱为主,伴以独白,也有完全演唱的,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街头艺术。在南方,"道情"还有个别  相似文献   

18.
"难得糊涂"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的一幅著名的匾额.它代表的是一种处世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当遇到孩子们说谎时,与其声色俱厉、大发雷霆,不如学一回郑板桥,"糊涂"一次.  相似文献   

19.
清朝时,郑板桥和苏州的一个姓蔡的县令是好朋友。他俩经常一起到民间走访,了解民情,他们都很同情老百姓的疾苦。有一年过春节,郑板桥和蔡县令一起到大街小巷访贫问  相似文献   

20.
潘天寿是和吴昌硕、齐白石齐名的20世纪中国画坛的巨匠。本文通过对潘天寿绘画风格图式的分析,指出其艺术的独创性,并为其独创性的不被理解正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