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模糊"与"精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与精确既是一种矛盾体,又是辩证的同一体,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又相互发展,相互丰富,推动了人数语言的进步和繁荣,模糊性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精确是人们致力追求的目标,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其研究对象,更好地研究模糊学这门独立的科学,使其在翻译理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精确性和模糊性都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语言的精确性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用明确而贴切的词语清楚地表达一种现象或事物;而语言的模糊性则指词语表达的概念或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一种自然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语言的模糊语义和精确语义可能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3.
人类思维模糊性和精确性并存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为,一方面人们需要对语言、文章的表层含义作出精确的分析和理解;另一方面,语言、文章还存在许多“不可言传”的“意蕴性”,需要通过意会,去领悟其言辞所未穷尽的那部分模糊内容。但是,在当今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或者强调语言的精确性,有意无意地夸大对语言、文章表层含义的精确理解,用讲解、分析、说明等为主的教学模式,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文章结构分析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列发挥;或者夸大语文学习模糊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精确性的盲目崇拜是建立在这样一条假设之上的:精确性和意义性总是一致的,越精确就越有意义,认为精确总是好的,模糊总是不好的。而实际的情形是,把复杂的模糊事物人为地精确化,势必会降低所用方法的意义性。美国的格·哥根曾说过:“描述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坏事,相反,倒是件  相似文献   

5.
数词作为人类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用来表示精确的数目与数量,而其在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已失去其精确的指称意,向模糊语义转化,也就是说模糊数词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中,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也经常会用到。本文旨在对英语语言中模糊数词的客观存在性及其功能做一简单的阐述,并以此为基础,简单探讨了英语模糊数词的三种翻译方法:保留数词直译、变动数词改译以及省略数词意译。  相似文献   

6.
模糊性即不精确性或“亦此亦彼”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在人类语言中,语音、语调、词、语义、语法、跨文化交际等诸方面都存在着模糊性。翻译过程中上述诸种模糊因素往往会导致译文无法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表达”,因此研究模糊语言的翻译也是客观必要的。目前,模糊语言与翻译的研究者有,万来声《模糊理论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动态》八三年第三十七期刊登陈燮君的《关于模糊语言的一些辩证认识》一文说,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语言学研究的深入,模糊语言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语言是引起人类条件反射的信号,是“精确”和“模糊”的对立统一,“精确”和“模糊”的互为补充,使人的条件反射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新的高度,新的水平。模糊语言是对精确语言来说的,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8.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看时间模糊语的表达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糊语言属于语义学范畴,也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精确性并非语言的唯一追求,精确性和模糊性共同存在于人类语言中,在英语和汉语中也不例外.在工作和生活中,模糊语言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某些情形中,使用模糊语比精确语更为恰当.而作为模糊语言的一个特殊领域,时间模糊语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用"合作原则",通过对时间模糊语的语义研究,分析时间模糊语的相关表达,说明使用时间模糊语的目的和达到的表达效果.学习时间模糊语对提高人们的会话沟通技巧,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模糊”作为一种语言理论加以构建.始于1965年。这一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模糊集合.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该文认为:现实中的物体类别之间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可以叫做Fuzzvsees,一般译为“模糊集”。  相似文献   

10.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语言的分支,准确性是其最重要的语言风格特点。然而,法律语言的精确性及严密性并不排斥模糊词语应用在法律文书中。在法律条文以及司法实践中,法律语言运用模糊词语的现象俯拾皆是。探讨法律英语中模糊性词语的成因、功能及其翻译方法,有利于提高法律翻译的质量,使我国的法律制度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使用策略。法律语言作为一种语类,也不乏模糊语的使用。模糊语言在法律语体中的合理使用,不仅不会影响法律语言的强制性和精确性,反而对法律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对模糊语概念、类型进行分析入手,探讨模糊语在法律英语中的功能并提出了法律英语中的模糊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模糊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最早将“模糊”作为一种语言理论加以建构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查德教授。1965年,查德教授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模糊集》的文章,该文认为:现实中的物体类别之间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可以叫做Fuzzysets(一般译为“模糊集”)。它们的存在,在人们抽象思维和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人类的认识能力具有一种模糊性。而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抽象思维都要用语言来表达,这就使语言也带上了模糊性质。  相似文献   

13.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给翻译带来许多问题,包括翻译标准本身、源出词的理解和译入语的表达。精确的翻译只能是相对而言。文章分析了语言模糊性的具体表现,《荷塘月色》两译本中模糊语言翻译的局限性和可能性,希望能更深层次地挖掘作品的价值,对后来研究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试论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既需要精确的语言,也需要模糊的语言,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存在的必然属性是语文的模糊性和精确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关于人物描写的模糊语言比比皆是。通过分析其语用隐含来论证在模糊语言翻译中、尤其是模糊语言文学翻译中获得语用隐含的对等是达到人们所期望的“对等”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耿秀萍 《考试周刊》2011,(41):25-2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语言的精确性,并且把用语得体作为语言的最高原则。语言的模糊现象被认为是语言运用不当,易引起歧义。其实,模糊性是客观世界固有的属性,是人类思维本质的特征之一,语言作为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思维的载体,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特性。在言语交际中,信息发出者有时故意利用语言的模糊性,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尤其在文学作品中,模糊的语言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模糊化思维是指人类在认识的客观过程中,当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而导致不确定、模糊不清、“亦此亦彼”的状态时,运用恰当手段,深入模糊对象中,以探求其规律和属性,从而促使向精确、清晰转化,达到“模糊性”与“精确性”、“清晰性”统一。而不是说思维本身模糊不清,抛开逻辑,扬弃精确,忽略清晰。模糊化思维与精确化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的思维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模糊性,模糊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的主要方面。文章从接受美学角度探讨了文学作品的模糊性翻译的审美再现。模糊语言是文学的精华所在,翻译中不应该消除语言的模糊性,如果硬将其译作精确语言,原文的艺术神韵将会消失殆尽。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文学的内涵,对于原语中的模糊语言,笔者认为还是以“模糊对模糊”更为妥当。这样的译文才能满足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使译文读者能与原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科学思想方法。它以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优势,使人们有目的地、准确简洁地去认识和表达世上“自在之物”里还存在着的模糊层或模糊段中的丰富内容。 一、模糊语言能使说理更准确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是极普遍的。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和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诗句,就是用模糊语言描述不确定的情深似海和离愁凝重的典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进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同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伴随着模糊思维,运用模糊语言。这种模糊语言所收到的效果往往比精确语言更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作用。正如康德所说:“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不可能处处使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 模糊思维既然是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那么作为描写人表现人的文学作品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语言、情感、心理活动等也必然具有模糊性的一面。而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感情时必然运用模糊思维。就这一点来说,文学作品较之学术专著更偏爱和借重于模糊语言。本文试就鲁迅先生的《药》谈谈模糊思维和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借以抛砖引玉,就勤于大方。 在文学评论界,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对一部作品的评价见仁见智,甚至大相径庭。究其原因,这除了人们的生活阅历、鉴赏水平和着眼点不同外,恐怕和作者的模糊思维不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