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材料,主要解决“教学什么”的问题。“教学什么”在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达成,语文教学是否有效。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有恰当的语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袁向军 《江西教育》2023,(18):71-7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要努力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想达到的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统一的情况。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而教,使语文教学更有温度、深度、高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3.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流派”和“主张”,有的是业已存在并得到大家关注的,有的则是为了“标新立异”而特别提出的。比如简单语文、深度语文、情境语文、情智语文、诗意(化)语文、智慧语文、本色语文等主张,不一而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要不要淡化甚至废除语文知识的教学,在新中国语文教学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在那一段时间内,我们不但非常重视,还形成了语文知识教学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学)。然而,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语文知识教学被逐渐’“淡化”“弱化”甚至处于“缺场”的状态。这种现象的产生既和我们过去不恰当地强调语文知识教学引起的反弹相关,又和我们在声讨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时的归因不当相关,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深切反思。  相似文献   

5.
新编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地位,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卓越的审美能力”,审美化语文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邢台八中张国生老师和丁之凤副校长编写的《大语文教育论集》,最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大语文教育论集》收入关于“大语文教育”的文章52篇,分为以下5部分:(1)张孝纯论“大语文教育”;(2)张国生论“大语文教育”;(3)专家论“大语文教育”;(4)代表性教学设计;(5)其他。全书共35万余字。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刘国正先生为此书作了题为“一种立意高远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序文。也正如刘国正先生在序文中所言:“立意高远的思想,在实践上往往是艰辛的。”《大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自从程少堂老师(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在2001年上半年正式提出了“语文味儿”这一理念后,语文味就受到我国语文教学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语文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程少堂先生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变“应试语文”的“生活语文”成都玉林中学李镇西最近有人把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端概括为“应试语文”,笔者深有同感①。确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考”(特别是应付高考、中考)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万紫干红的园地里,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地区语文教学群体的涌现,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从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京(北京)派语文”“海(上海)派语文”“岭南派语文”乃至“杭(杭州)派语文”等等,可谓争奇斗艳,各有千秋。它们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底蕴,是一代又一代优秀语文教师实践智慧和理性探索的积累,并在新时代得到光照和升华。这会给一方的语文教学产生优质引领的重要作用: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润泽新一代语文教师,构建并发展语文优质教学体系。另一方面,群体风格的高度归纳,不仅明确了地域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而且促进了地域语文教学品位的形成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确立“大语文教育观”的思考○曾卫维(南昌铁路二中)“大语文教育”实际上是语文的素质教育,它要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语文教育自身的多特性(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知识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各地语文教学教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开展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注重教材(文本)、开发资源(校本)、因材施教(人本),“三本”主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高中语文教学呈现出一派“以研促教”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年底,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了日本学生在国际语文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基本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一阶段语文课(特别是阅读课)教学指导的重点,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对学生进行“目的和对象意识的培养”;加强“依据文本陈述想法、表达观点”和“评述”能力的训练;大力推进“多样化的阅读(阅读文体、形式的多样化)”“依照课题进行闭读”以及“读书活动”。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此,“文本”这一新理念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然而,由于“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用过来的术语,许多语文教师对“文本”的内涵及特征把握不准确,语文教学中一度出现文本失落的现象。本文试从分析文本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剖析当今语文教学中处理文本的失误,并进一步指出解决之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钱勇 《语文天地》2010,(11):97-98
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多次提到“语感”、“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语感”。新课程对语感的强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同时也反映出语文教育界的某种共识,即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培养,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对提升语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作文教学始终摆脱不了少(学生收获少)、慢(收效慢)、差(效果差)、费(时间浪费)的“瓶颈”状态,所以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令众多教师上下求索,倍尝艰辛。  相似文献   

16.
一顾名思义,“大语文”教学是针对传统的“小课堂”语文教学而言的。多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单一、封闭的小课堂教学,语文教学蹒跚于“三中心”(以课堂、课本和教师为中心)和“三惟一”(以课本为惟一的知识源,以教师为惟一的知识传授者,以课堂为惟一的获取知识场所)的羊肠小道上,将语文学习与运用限制在狭小的天地里,忽视了社会生活这一广阔领域,其结果不仅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且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积弊甚深,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而“大语文”教…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往往矫枉过正的顽疾,项目主持人(汪智星)在亲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守“恢复语文教育本来面目”信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持续探索。21年实践探索,从个体探索到团队聚力,形成了“儿童主体·言语本位·活动主线”的“本真语文”教学主张、实施路径和评价体系。经过江西省多区域4年的实践检验,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师专业获得显著发展,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本真语文”课堂成为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一张闪亮的名片。  相似文献   

18.
向第一课时要效率——这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说其他课时不重要,而是因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正在被忽视、被淡化,出现了严重的教学缺失。在每年进行的各种范围和级别的语文活动中,研究课、评优课几乎是清一色的第二课时讲读课(特级教师观摩课除外),既前不见“古人”(学词学句通篇),又后不见“来者”(书写练习正误),第一课时的教学和研究被冷落、被搁置甚至缺失。  相似文献   

19.
追溯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并非制定语文课程标准的留洋博士引进的“舶来品”,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厚实的土壤之中,与中国的古老文明和传统教育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从孔子开始延续数千年的经学教育到语文教学单独设科(中国文学,简称“国文”),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国文、国语),到建国后经历革命“改造”的语文,再到强调言语、  相似文献   

20.
姚惠平 《江西教育》2023,(18):34-3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三个特性中,情境性是第一特性。在语文学习的意义建构中,情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支点,可以实现语文学习可视化“增值”。笔者从学情研判、过程观照和实践慎思三个方面提升大单元教学中任务情境创设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