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亿 《新闻三昧》2005,(9):32-32
《中华新闻报》8月24日刊载评论《记者发矿难财是奇耻大辱》。评论说,7月51日.河南汝州市一煤矿突发透水事故。8月15日,得知这一信息的记者纷纷来到汝州市,向当地政府“领工资”(当地政府花钱消灾,给记者发“封口费”),共有100多家媒体、480人领走了20万元。评论说,这些年来,确实有一些记者背信弃义,不仅将自己的责任置之脑后,更甚者“靠山吃山”.将自己的身份当成了谋私敛财的本钱,成了不光彩的受贿者或敲诈者。  相似文献   

2.
2010年9月23日下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日报社、中国集邮总公司、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汝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在汝州市隆重开幕。汝瓷发源于河南省汝州市,世有“汝窑为魁”之美誉。  相似文献   

3.
纸坊乡位于汝州市东部 12.5公里的黄涧河西岸。东 邻郏县,西连市区,南濒汝 水,北望嵩山。总面积78.6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63663亩。全乡辖36个村民 委员会,84个自然村,326 个村民组,18098户,总人口 71719人,其中,农业人口 69938人,是个典型的平原 农业大乡。主要农产品有小 麦、玉米、花生、大豆、棉 花、蔬菜、瓜果,是汝州市 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 “汝州粮仓”、“瓜菜之乡”的美誉,曾多次获得省“粮食生 产百乡”、“科技示范乡”:平顶山市“夏粮生产先进单位”、 “玉米高产开…  相似文献   

4.
提起汝州市档案馆现任馆长尹改运,在汝州市市直机关工作过的老同志无不交口称赞。三十三年来,他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辛勤汗水,为汝州档案事业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兰台之歌,被誉为汝州档案战线上的“老黄牛”。尹改运同志1946年3月出生于汝州市庙下乡的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写格言,悟警句,建网页,搞竞赛,这是汝州市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中创造的崭新形式,有力地推动了大讨论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1991年10月,我根据发生在家乡村子里的一段佳话,采写的一篇新闻故事《“小半仙”改行》,今年初被评为平顶山市1991年度优秀广播节目二等奖。初学写稿就能得奖,要感谢两位“老记”的言传身教,和他们的补充采访。 1991年春,汝州市开展了丰富多采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5月的一天,村子里传出一条感奋人心的消息。一向热衷求神拜佛、卜卦算命的“小半仙”毅然拆掉了家中长年供奉神仙的香案,出门拜  相似文献   

7.
金代铜印     
汝州市档案馆收藏的金代铜印,是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汝州一带抗元武装义军使用的一方铜印。该印印纽呈长方体,高2郾9厘米,上底长3郾2厘米,宽1郾2厘米,刻有“上”字指示方向,下底稍大于上底。印背右刻“天兴元年”,左刻“行部造”,印文为“义军副总领印”,字体为九叠篆。从字体  相似文献   

8.
徐秀云 《新闻爱好者》2010,(10):119-119
为了更好地宣传汝州,汝州电视台专题节目特开办专栏《魅力汝州》,节目集中展现了近几年来汝州市发展的丰硕成果,栏目从汝州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切入向外界展示了一个平安、魅力、文明的汝州。作为一名工作人员,笔者策划与拍摄了汝州市对于旅游产业开发的成果体现:对四寨山、大红寨、紫云湖三大汝州标志性旅游景点进行了全新的探访与考究,  相似文献   

9.
刘全胜 《档案管理》2006,26269(4):61-61
按照全省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统一要求,汝州市于2005年11月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中。汝州市档案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充分考虑机构改革中档案工作遇到的问题。加强乡(镇)机构改革中撤并单位档案收交整理工作,确保了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至2006年3月底,全市撤并单位共收交纸质档案26269卷(盒),经过整理.形成20950卷。实物档案274件.声像档案、电子档案122盘,零散积存件97柜(箱)。汝州市档案局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风穴寺的临汝训练班 1943年5月份的一天,国民党军统少将文强,河南缉私处处长刘艺舟一行来到位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城东北9公里处风穴山中的风穴寺,为中美特种技术训练班第三班(也称“河南临汝训练班”)选址.  相似文献   

11.
一、汝州市概况汝州市位于豫西南腹地,南依伏牛,北靠嵩岳,西临伊洛,东望黄淮,北汝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形成"两山夹一川"的槽形地势。全市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3万亩,辖9个镇、6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18个  相似文献   

12.
在地处河南省汝州市伏牛大山的“西部”军营里,官兵们亮开歌喉又唱响了一首深情呼唤台湾的新歌《等你归来》。该歌声调柔和,音色优美,感情豪迈,激奋人心。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词同曲作者竟是一个人伍刚满一年的普通士兵。 该士兵叫王立志,是1998年12月从沿海开放城市山东烟台入伍的。现为该仓库文化哨所哨兵、班长。近日,他自己作词作曲的《等你归来》这首歌,不仅反映出了他的思想、才干,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胸怀大志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正如歌中所唱的:一天一天我们翘首相望/望着大海的那一边/我的亲人啊!台湾/你是否对…  相似文献   

13.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因北汝河流贯市域而得名,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人口94万人。北距省会郑州市124公里,西北距滔阳市80公里,东南距平顶山市区70公里,南距南阳市181公里,东距许昌市120公里,是连接豫东、豫西的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汝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汝州市历史悠久,远在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栖息繁衍。夏、商属豫州之域,东周为王畿之地.汉朝置梁县,隋朝设汝州……历代沿革,几经撤并,英雄逐鹿,帝王临幸,名人往来,文人诗颂,世世代代,为汝州市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名胜古迹和灿烂的文化遗产。诱人的山川胜境、湖光…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7月21日,汝州市纸坊乡党委邀请平顶山日报社总编室主任李端阳、县区部主任谢运和,为全乡40余名通讯员进行“充电”。在为期一天的封闭培训中,两位资深记者系统地讲解了新闻的历史起源、文体、格式、语言等,并结合典型的新闻报道事例和自己的工作经历,就如何挖掘新闻亮点、拓宽新闻视野、提高写作质量等技巧、方法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勉励大家要多观察,勤思考,常动笔,敢报道,多写稿,写优稿。纸坊乡为通讯员“充电”@桂焱炜 @王江伟  相似文献   

15.
3月底,我连续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做了几期节目,其中的一期是《废车缘何成校车》.选题的由来是:3·15晚会上,这样一条新闻十分引人注目:河南省汝州市"出产"的翻新报废车辆流入农村并成为校车——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属国家规定的特种行业,而在河南省汝州市,竟成了一些农户依靠家庭式作坊就可以从事的普通行业,并形成了一条报废车违法翻新出售的暴利链条.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从汝州市文联获悉,由汝州市创作的40集电视连续剧《天歌》,在河南省面向全国征集电影、电视剧、戏剧优秀剧本活动中,从263部电视剧中脱颖而出获得电视剧类入选奖。据悉,该项活动是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于2007年5月至11月面向全国开展的,共收到各类应征剧本823部,于今年5月10日评出获奖作品38部。  相似文献   

17.
正常言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河南省汝州市档案局馆长胡海伟似乎很另类,年轻有为却主动要求从市政府秘书科科长位置到弱势的档案局任职,而且一干12年,其间他放弃了换岗到更好单位的机会,立足本职,扑下身子,采取措施,攻坚克难,把档案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单位综合成绩曾连续7年排名平顶山市档案系统第一名。究竟是什么让他对档案工作如此倾心、不离不弃呢?用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彭中彦的话说,这就是热爱!  相似文献   

18.
《新闻爱好者》2011,(3):F0003-F0003
常法武,男,1951年生,河南省汝州市人,现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河南省新闻摄影学会主席,多次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知从何时起,本来很正常的一次体育活动,一场体育比赛,一经新闻记者的“妙笔生花”,就被抹上了一层或浓或淡的暴力色彩。这些报道将体育或当成人类社会你死我活的战争,或当成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的捕杀,字里行间充斥的只是一股血腥味。而与此相应,从事体育的各类人士在这类新闻中也都变了个样:教练成了“帅”、“掌门人”;队员成了“将军”、“兵”、“炮弹”、“枪手”、“射手”,甚至“杀手”;整个队则成了“战车”、“战船”、“战舰”,或者以教练姓氏的第一个字打头,成了“马家军”、“戚家军”、“霍家军”、“米家军”、“…  相似文献   

20.
侃侃“编辑”这一族老卡【盐城】编辑者,整理加工别人稿件之人也。对“别人”,他们常有评判。这里,我这个寄、送了几十年“方格”的“别人”,不妨也斗胆“犯上”,侃侃“编辑”,望诸君能耐心一阅。平心而论,“不才”能走上写作“歧”途,真亏了一位老编辑的启蒙、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