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些媒体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效应”之类的短语,有些人弄不懂其中的含义,下面总结一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S):C001-C001
《2004年语文科考试说明》现已出台,与2003年《考试说明》比较,基本上体现了近几年高考改革“迈小步,不停步”“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走势,但也有一些“微调”。须引起广大高三师生关注。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畸形的现状,即只注重词句解释,而完全忽视文言文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点。由于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和目标取向上的偏差,加上考试的误导,文言文课堂往往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我们应该正确审视中学文言文的价值,准确定位文言文教学内容,使文言文教学少一些匠人气息,多一些对文言经典语言文化内涵的领悟。  相似文献   

5.
辨证复句大概是高中语法知识复习整理过程中最不容易解开的一个疙瘩.教者也好,学者也罢,往往都被不计其数而又变化无穷的关联词搞得犹如雾里看花,很难有个清晰的印象.近年来复句专项知识虽然已经不作高考要求了,但在"正确使用词语"(考试说明)的概念下,仍然考查关联词的使用能力,而关联词正确使用的前提,则是对复句内部关系的正确判读,因而复句尤其是辨证复句,仍然是"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知识链上的一个必须解开的环节.笔者从事语法教学与研究二十余载,自认为是个"悟道者",撰此拙文也想来侈谈一下辨证复句这个复杂问题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6.
7.
新的高中语文教材推广之后,对教师的学养要求有所提高。本文作者所进行的改革尝试。是一种高层次的文言阅读教学。它昭示了一条教研新路——高中语文教师要多读点古书,做点学问.适当增加教学中的学术含量,以给学生更多更好的学养之浸润。  相似文献   

8.
命题依据 (一)以读为主符合阅读教学的性质、任务 我们所说的阅读,指的是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它不同于成人的阅读.成人的阅读,或是为了搜求信息,或是为了研究问题,或是为了消遣,或是为了鉴赏;而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习语言(当然,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接受了思想感情、知识文化,也得到了思维历练和审美陶冶).课堂阅读还有别于课外阅读.课堂阅读是一种范文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有着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要求;课外阅读大多是一种随意性的阅读,目的性没有课堂阅读那么明确,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同时不排除消遣性或搜求性阅读.我认为,中小学的课堂阅读基本上属于学习性阅读、接受性阅读,不属于研究性阅读、消遣性阅读.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听了一节绘本阅读课《苏菲生气了》。开课伊始,老师出示封面,让学生观察、猜测绘本的主要内容。待学生七嘴八舌地猜测完,老师才出示题目。接下来的每一页,老师都让学生先根据画面说一说,然后出示内容、解释文中字词,并指导学生朗读。针对一些情境性较强的画面,老师还让学生展开对话,在对话中积累词汇、规范表达。最后,分析文中重要段落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有助于理解文意,体味情感,从而让学生受到艺术力量的教育和感染,变作品的语言艺术为艺术语言,继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我们通常接触的是现代白话文,可是新课程改革犹如一夜春风,吹得"千树万树梨花开",也吹来了高段语文一项崭新的教学内容--文言文."文"即文章,也指书面语言:"言"即写、表述.那么,顾名思义,"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文言文的出现,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带来了新的舞台.  相似文献   

12.
压缩语段是指根据测试的需要,把一段重要的字所表达的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并且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实质应该是“高考考试说明”中“筛选并整合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这两个阅读考点在“语言表述”题中的应用,是上述两个考点的变化试题。题型有:“新闻”标题的拟定、“一句话新闻”的编拟、“新闻”导语的编制、“内容提要”的概括、“段落大意”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提炼等。学生对这类高考题(分值4分)感到束手无策,难压缩,表达不恰当。实际上这种压缩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请看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教师眼里,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先把文章大卸八块,然后预先设置好一个个“问题“去“引导“学生.这实在有些“请君入瓮“的感觉.遗憾的是这些“君“常常不大买账,半天入不了“瓮“.阅读当然离不开对“问题“的研究,但既然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那么这“问题“是不是也应该来自学生呢?换句话说,我们能不能把课文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去质疑呢?……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一种高级和高尚的创造,是运用自己的智慧调动阅读积累、人生体验、哲理思考的抒写性灵的生命之旅。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最佳体现,但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作文反馈信息来看,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却参差不齐,甚至有“一年不如一年”之感。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不可否认,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确出了一些问题。大量的语文教师要么在作文教学中基本不作为,  相似文献   

15.
“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关注人的自然发展”。这是新课程中语教育的“人性”的体现。因此,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氛围,让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本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在聋校语教学中是如何渗透人精神来熏陶感染学生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孙雪芳 《学语文》2003,(5):16-16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好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好一首孤独的伤感诗 ,好一曲柔肠寸炀的游子吟…… ,全篇仅五句 ,二十八个字 ,没有大起大落 ,只有寥寥数语 ,既无夸张 ,也不用典 ,好似信手拈来 ,小巧中透露的伤感却折射出那个社会时代的风云 ,其表现在 :第一 ,奇巧的构思中隐藏着作者内心深处的伤感《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这首小令中隐藏着马致远的内心深处的伤感 ,仅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就足矣。马致远大都(今北京)人 ,少年追求功名 ,未能得志 ,半世蹉跎 ,而善于从大自然…  相似文献   

17.
潘建兰 《考试周刊》2011,(90):24-25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有效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实现对学生包括知识传授在内的能力的发展,方法的迁移和个性的张扬,在情趣盎然的语言活动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文诗歌。它的语言具有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对于充满幻想的小学生来说,从小读诗、爱诗必定能吟咏性情,陶冶心灵,丰富想象,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从而为成长打下丰厚的精神底子。然而,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在不肢解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诗歌语言的和谐韵律、强烈情感和内容的含蓄深远,从而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始终是诗歌教  相似文献   

19.
张禹 《吉林教育》2009,(3):36-38
从前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有一种说法,就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现在这个观点没变,只是要求更高,说教师得是一个溪流,一眼泉。无论怎样表述,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在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方面,相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既要有海纳百川的容量,又要有高屋建瓴的位势。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部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