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咸丰初年,太平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长江中下游一带重要城镇,云南铜矿因水陆交通被太平军阻断,无法正常运京,户、工两部铸币原料奇缺。由于战争,清政府糜费巨大,而地方各项赋税收入锐减,国库度支告匮。为解决庞大的军饷及京师百官之俸饷,清政府于咸丰三年(1853年)采取发行纸币(户部官票、大清宝钞)及铸造高值大钱(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等措施,以"虚钱"代替"实钱",然仍难应付巨额开支,遂于咸丰四年筹议在京师鼓铸铁钱,以补制钱之不足。有关京师行铸铁钱之情形,由于史料的缺乏,以往文献中记载较为简略,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及内务府全宗档案中选辑有关史料,其中反映咸丰四年至九年间,北京地方筹铸、开铸、增铸、行使、减铸及停铸铁钱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形,现予刊布,可供研究晚清货币史及北京金融史参考。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商号钱票不时泛滥,全国各处皆见,遍及城乡。私票与官票形成此消彼长之势,反映了民国金融体系的断层与分裂;国家银行钞、省钞严重不足,只得依赖各县发行辅币券补充,为私票提供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3.
<正>按语:咸丰初年,太平天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各省,给清廷沉重打击。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为筹措巨额战争开支,在行铸高值大钱的同时,开始发行纸币,大量印发户部官票及大清宝钞,以期摆脱财政危机。有关咸丰、同治年间发行官票及宝钞的档案,以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所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1辑中,均有刊载。现从馆藏内务府全宗及宫中  相似文献   

4.
《黑图档·咸丰朝》作为清代地方档案代表性整理成果,是盛京内务府与其他机构在职能活动开展时往来公文的汇抄,内容涵盖盛京内务府活动的所有范围.本文以《黑图档·咸丰朝》为主要史料,分析咸丰年间盛京内务府崇俭禁奢措施,从制定节俭政策、裁减军队开支、规整文化礼制与缩减工程用度四个微观角度考略盛京内务府节俭禁奢情况,以期对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北京出现第一家中国人自办的近代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在北京设立的分行。在此之前,北京的金融业中主要为中国旧有的票号、钱铺(庄)、典当及外国银行。当时北京的票号在25家略多。据不完全统计,1862~1893年票号承汇各省、关公款8140余万两,其中汇往京师的京银、内务府经费等款项计6160余万两,占承汇公款的75.7%。①北京的钱铺(庄)有300余家。其中最著名的为“四大恒”,即恒和、恒利、恒源、恒光钱铺。政府往来存款及九城富户显官放款都以“四但”为靠山。京中大宗商务,如木厂、洋货庄、山西票号、粮食铺、典当铺,均借有“四恒”…  相似文献   

6.
《黑图档·咸丰朝》作为清代盛京内务府公文、档案副册,记载了清代盛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的信息。捐纳是咸丰年间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而被迫采取的以出卖官缺而获取资金的措施。《黑图档·咸丰朝》中对此内容有着一定数量的记载。本文梳理其中捐纳相关规定的变化、基本形式和具体的管理、执行措施,并以此分析清代咸丰年间捐纳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势力波及八九省,是时清政府因赋税收入锐减,加之滇铜因交通线的阻断无法运京,户、工两部铸币原料奇缺,国库空虚.清政府为应付巨额军费及八旗官兵之饷需,断然采取发行票钞及令各省筹款开局铸行大钱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光绪二十一年(1865年)十月,为慈禧皇太后60岁生日,一些寺庙住寺拟届时于万寿寺排班唪经三日,以示祝贺。在馆藏内务府全宗档案中,存有当时管理僧录司正印行存等致内务府呈文一件,其中开列了当时在京48位寺庙住持之名录,现予刊布,以供研究寺庙史参考。  相似文献   

9.
康熙十二年稽察官员御史奏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皇太极于崇德元年(1636年)建立大清政权时,即设立都察院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下属十五道监察御史及五城察院、宗室御史处、稽察内务府御史处。雍正元年(1723年),又将六科给事中隶属之。都察院重要职责之一是察核官常,振饬纲纪,弹劾不职官员。现从馆藏内阁黄册都察院御史奏章中选出有关史料,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储司 机构名称。清代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掌皇宫库藏出纳。初名御用监,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广储司。以内务府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另有总办郎中四人,郎中四人,主事、委署主事各一人及笔帖式等办理各项事宜。司下设银、皮、瓷、缎、衣、茶六库,各置员外郎、司库、司匠、副司库、库使等官负责管理。六库出纳,按月缮折送司稽核,然后造册呈内务府堂核销,并每五年一次由钦派  相似文献   

11.
民间私钞,又称私帖、票贴、民间钱票等,是由民间钱庄、银号、当铺、商号、商会等非官方机构或个人所发行,并能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流通的信用纸币。一般说来,民间私钞的流通范围多在发行者所在地,但也存在跨地区流通的现象。清末民初奉天民间私钞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为研究近代奉天生产力发展状况提供了可贵的资鉴。  相似文献   

12.
盛京作为旗人生活的重要地区,经历着清政府对旗人所实施各项制度的运行。辽宁省档案馆藏《黑图档·咸丰朝》共收录5754件档案,涵盖咸丰元年(1851)至咸丰十一年(1861)的盛京内务府与其他衙门间往来公文的抄件,为分析咸丰朝红白事赏银的运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本文以《黑图档·咸丰朝》中涉及红白事赏银的咨文为主要史料,对红白事赏银在咸丰朝各阶段如何关领和发放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廣韻五卷     
《山东图书馆季刊》2011,(1):F0004-F0004
宋陈彭年等撰。元刻本。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七至三十二字不等,黑口,四周双边。框21.7×13.2厘米。前有钞配天寅十年《陈州司马孙怖唐韻序》,又有钞配牌记:  相似文献   

14.
简述嘉道年间对行钞的议论及咸丰朝纸币的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基本上沿用明朝后期的货币制度,即银两与铜钱同时流通使用,而以白银为主体,只在顺治、咸丰两朝发行过纸币。本文仅就嘉道年间清统治阶级对行钞的议论及咸丰朝发行纸币的问题加以论述。一嘉道年间对于行钞的议论  相似文献   

15.
1926年4月直鲁联军占领北京后,强制推行山东军用票,引起市场恐慌,商人们以罢市等手段予以抵制。为使军用票能顺利流通,张宗昌设立驻京直鲁联军军用票券管理局,与北京总商会进行协商。由此,双方围绕军用票发行、流通等问题展开讨论。几经讨价还价后,北京总商会同意在军用票上加盖商会戳记后在京市场流通。上市流通的军用票却因准备金不足等问题,市价一路低走,而军人坚持以面值足额使用,使商人利益严重受损,罢市之风又起。总商会为维护商人利益,与张宗昌商议维持军用票价格办法及回收事宜。最终,在商会的努力下,张宗昌同意将回收的军用票全部焚毁,市场重新恢复平静。在短短数月间,北京总商会与张宗昌围绕山东军用票的流通与回收问题进行的博弈,较完整地呈现出代表民间社会的北京总商会与行使政府权力的军阀张宗昌之间合作与抗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盛京内务府建立时间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所见档案和官修文献中,确切记载盛京内务府建立时间的为嘉庆朝《大清会典事例》:“盛京内务府,顺治初年定,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奏简一人掌关防。”①不过,这一记载遭到了佟永功、关嘉禄二位先生的质疑:“这是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设立盛京总管内务府之后追述其沿革时讲的,并不能说明顺治时即已设立了盛京总管内务府,而且从语义上  相似文献   

17.
陶莉 《档案与建设》2020,(3):70-72,80
浒墅钞关的建置奠定了浒墅关江南名镇的历史地位,但浒墅钞关的建置时间历来存有宣德四年和景泰元年二说。通过对史籍和方志等文献的梳理发现,浒墅钞关是承袭元代所设的竹木抽分场,在宣德四年始创钞关制度,开始对过往商船收取船料钞,由本府或县官监收。直至景泰元年,朝廷在浒墅关镇设立户部分司和委派户部主事,并建设关署衙门、明远楼和水关卡栏等设施,并健全钞关人役编制。严格意义上讲,浒墅钞关的正式建置时间应是景泰元年(1450)。  相似文献   

18.
清末著名藏书家丁日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日昌,字持静.号雨生,广东丰顺县人。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六十。为廪贡生。咸丰六年官琼州府学训导,咸丰九年升任知县,历任万安、庐陵等县知县。同治三年授苏松太道,不久又调任两淮盐运使。1868年任江苏巡抚,1875年任福建巡抚。丁日昌深通洋务,并因此知名于时,他在江苏、福建任上,曾经广招翻译人员,翻译出版了大量外文书籍。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里称颁丁日昌在江苏做官时,“精明慈惠”,“爱民如子”,能为吴地百姓办事,关心人民。丁日昌酷好藏书,有嗜书之癖,他为…  相似文献   

19.
清王朝建立后,在北京皇城内设立了织染局,负责丝织品的织造与染色,以备宫廷使用.该局原属工部统辖,康熙三年(1664)改归内务府总管管理,其址在地安门内嵩祝寺后,即现在的织染局胡同.设官为:员外郎一员、司库一员、笔帖式三员、催总一员、库使六名、领催六名、办领催一名.  相似文献   

20.
赵彦昌  曲海月 《档案》2022,(11):38-42
《黑图档·咸丰朝》是咸丰朝盛京总管内务府衙门处理往来公文的副本档册,内容丰富,史料价值极高,对于研究盛京地区的旗地交易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黑图档·咸丰朝》为依据整理旗地交易档案,分析旗地交易内容包括旗地买卖档案、核实信息档案和更名钤印档案三个部分。有助于系统、完整地认识盛京地区旗地交易,以期为研究清代盛京地区的旗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