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敏 《中国科技信息》2005,(16A):104-104,10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作为WTO的重要一员,建筑设计市场的开放成为必然趋势。国外建筑事务所进入国内市场越来越多,国内建筑师涉足国际建筑设计领域也日趋增加。这对于我们这些建筑专业人员即是挑战,又是机遇,它对于促进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工作方法,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无疑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WTO,在五年过渡期后,中国这个庞大的建筑设计市场将完全开放。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设计公司已迫不及待地登陆中国市场。面对竞争者,下面将从各方面提出些看法和建议。一、国内外建筑设计行业的对比分析 (一)服务定位和市场管理方面国际建筑工程设计由设计人员提供从设计到监管的全过程服务,设计人员在技术上都比较全面,也比较贴近市场,再加上有较合理设计费和设计周期作为基础,在客观上也有条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和推敲,因此国外设计人员能够为业主提供更全面,更高水平的设计服务。在国外的市场管理方面,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机电工程师首先需要获得由行业协会颁发的注册资格,才有资格在工程设计中签负责;行业协会还制订行业准则收费标准和合同范本等有关规定准则,国外的行业协会对规范市场,保护会员的利益从而保证设计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仅观国内设计市场的动作方式,建筑设计和前期策划、工程监理一直都是割裂开来的。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先进的检测机构必将大量进入国内,对于长期处于保护状态的国内检测单位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激烈市场竞争中,我们如何发展呢?通过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发展质检事业,着重阐述服务客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的番茄加工产业来说,单一依赖出口的销售格局不可持续,必须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重的格局转变。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电子化、智能化科技手段已经不断融入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中,不仅为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快捷便利,先进的手段和系统更为发展我国科技文明起到推动作用。我国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科技变革,利用国内国外先进科技理念和技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在各领域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地位。而我国目前电子信息安全存储仍会受到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泄漏、丢失以及混乱等现象,不仅对于企事业单位工作顺利开展造成了阻碍,对我国提高科技水平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考验。而我们将通过对我国目前电子信息安全存储进讨论,并对如何有效利用该存储形式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多数已完成了体制改革,由事业型转变为科技型企业,但在产权管理及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仍然比较薄弱.同时,国内建筑设计市场时外资已经开放,而我国建筑设计市场目前一方面直接面对国外竞争者的抢食,另一方面又面临着金融危机下房地产市场的收缩,生存环境不容乐观.该论文从分析我国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管理现状着手,提出了从明确企业产权关系、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制度严密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以及建立一个符合勘查设计行业特点的薪酬激励制度三个方面完善我国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政府应有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城市之光     
时匡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35年,主持完成230多项各种类型的建筑和规划设计。其中十项获国家、部、省优秀设计奖。建筑设计题材广泛,作品风格重创新、重传统内涵;规划设计能摄取国外先进理念,并和本国实践相结合;近年从事现代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他撰写的论文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曾多次代表中国建筑师出席国际会议,在会上宣读论文;多次应邀到国外作课题研究和讲学。在国外出版有他的个人设计作品专集。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机会与挑战并存,中国公路施工企业,该如何借助这个机遇,克服不利影响,真正地、深层次地、全面地参加到世界经济组织当中去,成为越来越紧迫的问题。 1、对中国公路施工企业的不利影响 1)我国公路施工企业将失去一部分国内市场。加入WTO,国内公路建设市场的开放程度将不断扩大,开放速度将逐步加快,国外企业将会进一步向中国公路建设市场渗透、扩张。和中国公路施工企业相比,国外企业有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高效的管理手段,更过硬的生产质量,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公路施工企业必将失去一部分原有的市场。 2)国内部分公路施工企业和一些分散状态的施工个体将被淘汰。加入WTO将会给中国公路施工企业带来一场革命,在  相似文献   

9.
我国铁路动车和动车组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本文针对中国铁路动车及动车组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总结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将国内与国外的动车组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目前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方案。尽管我国铁路动车及动车组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对此,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向先进的世界水平看齐,并且针对当前铁路动车和动车组的现状总结出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动车和动车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在汽车市场上两厢汽车的命运始终是厂家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国外,两厢车与小型车占市场的主要份额.而对于中国市场,两厢车的中国特色是我们要调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洪旺  杨洋 《中国科技信息》2005,(24B):75-75,93
现在汽车市场上两厢汽车的命运始终是厂家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国外,两厢车与小型车占市场的主要份额.而对于中国市场,两厢车的中国特色是我们要调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国内的建筑业应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管理,同时在不违反我国建筑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如果很好的解决FIDIC合同条件与中国的自身实际相结合的有关问题,中国工程建设中的索赔难问题将得到一定的解决,使建筑市场能在充满竞争力的国际市场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底新资本协议的全面实施使得中国金融业暴露于巨大的市场风险之下。通过对国内外VaR研究文献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述,对国内理论界、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行业尽快掌握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市场风险度量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展开进一步地研究与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电信市场已分阶段地逐步开放,外资将逐渐涉足中国电信市场,中国电信业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由于国内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国外低很多,外资进入中国以后,将大力推进人才的本地化战略,那些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工作经验管理的技术人才,必然成为国外大公司所招聘人才的主要目标.因此,电信企业应该形成以留住优秀人才为目的合理的激励机制,避免企业人才的流失.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80年代移开,中国市场开始广泛的使用工控机,而且在通信、导航、控制等领域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令工控机的发展和研究都达到了一个特定的高度。国内高端的嵌入式工控机系统中有类似PC104系统,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该系统都是国外进口的,核心技术难以掌握,所以实现核心元器件的自主研制对提高工控系统产品意义重大。本文就此展开对于嵌入式工控机的系统分析,并且提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BIM是国外较先进的建筑技术其不仅能够提高建设工程的建设效率也能对相关工程在设计之前进行提供帮助。而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中往往存在设计时间长,三维成图慢等现象,这些现象也阻碍了市政桥梁的设计及发展,并为施工人员的施工造成一定滞后性。本文对BIM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包括国外的BIM技术发展现状与国内的BIM使用现状进行说明,并对BIM技术应用于市场桥梁设计的研究进行分析,以促进国内市政桥梁设计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明通轻型输送带有限公司于1993年成立。1994年从国外引进PVC输送带涂刮生产线投入生产。是中国第一家全套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加工设备和技术,专业生产PVC轻型树脂输送带的中美合资企业。云南明通轻型输送带有限公司是在国内自动化流水线快速发展,烟草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改,大量国外先进生产设备进入国内,配套的高质量输送带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市场背景下诞生的。公司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并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所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烟草加工、食品、医药、邮电、电子、印刷、木材、汽车制造、机场等领域的物流系统,成为行…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墙体保温技术对于建筑节能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外墙外保温的发展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结合国外成熟的产品和体系在国内推广,使国内的外保温技术更加成熟,对于国内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和市场的规范繁荣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桦 《世界发明》2009,(6):27-29
我们的设计起步比国外晚了,但是好在国内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设计创新的最要性,认识到了我们的自主产品如何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回报,而不是同步自封,走不出价格竞争的漩涡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WTO而产生的国内、国际的竞争,国内企业为了缩短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往往把发展重点转移到企业管理改革上.SAP R/3这一"ERP"软件作为先进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占领了国内的大部分ERP软件市场.本文重点谈论了SAP R/3这一ERP系统在国内企业实施的意义,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以及企业后续的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