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双关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使用较多的辞格之一,也是修辞学家最重视,研究得最普遍的的辞格之一。随着辞格研究领域的深入和扩展,人们开始把辞格重新分类或进一步分类,从而更清晰地展示它们各自的外延。这种工作无疑是积极伪,但笔者发现,在这种研究中,有人对双关小类的取舍似有些不妥。如周达生先生把双关辞格细分为三类六小类,其中一小类名之曰“歧解双关”(本文简称为“歧解”)。周先生给“歧解”下的定义是:“歧解双关是指用同形同音词,在一定的语境中造成语意上的歧解,以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的双关格。”我个人认为,这种“歧解”能否取得双关辞格很值得商榷。为了便于说明,特把周先生作为“歧解”的两个例句摘录于后。  相似文献   

2.
英美人说话向来以幽默风趣著称,这与他们恰当地使用双关语(pun)是分不开的。英语修辞格 pun(双关语)就是有意识地利用语言中的同音异义或一词多义现象使一句话产生两层不同的意思,从而使语言活泼有趣,表意形象,耐人寻味。不少双关语针贬时弊,入木三分。英语双关语可分为谐音双关(Homophone)和词义双关(Homograph)两类。借助词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构成的双关,叫谐音双关。如:——Why are parliamentary reports called“Blue Books”?  相似文献   

3.
"Pun"与"双关"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un与“双关”是英汉语中各不相同的修辞格。从定义来看 ,“双关”即“一语双关” ;而pun除了“一”语双关外还可以“二”语双关 ,甚至“多”关。从分类来看 ,pun包括paronomasia,syllepticpun ,antanaclasis和ambiguity ,而汉语的“双关”只能与前两项对应而无法包容后两项 ,与后两项相对应的汉语修辞格分别是“换义”和“歧义”。由于英汉表达方式不同 ,英语的pun与汉语的双关多各行其道。因此 ,在双语转换中 ,pun或“双关”原来的用词和立意往往会消失。本文结合实例 ,探讨了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所谓双关谐声,是指由读音相同的字构成的具有双关意义的隐语。这种修辞手法,大约最早出自民歌。如南朝民歌中常见的双关语:以“丝”双关“思”,以“莲”双关“怜”,以“(布)匹”双关“匹(配)”等。双关谐声的构成,有同字同音和异字同音两种。  相似文献   

5.
双关是广告语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段。即利用语言文字上同音或多义的关系,使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层或多层意思。根据该定义,双关一般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双关它能使语言活泼有趣,或借题发挥,或旁敲侧击,以收到由此及彼的效果。一般所讨论的双关,均为“表里双关”。  相似文献   

6.
双关(pun)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方式。它巧妙地利用语言中的异词谐音或一词多义现象使一句话具有两重含义,更为重要的是,往往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表面意义之下隐藏着含蓄丰富的内涵。巧妙的双关往往能超越时空的限制,给人留下无限思索和回味的余地,汉语中“春蚕到死丝(思)方尽”、“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和“(欧阳)修已知你你还不知修(羞)”这样的双关至今传为佳话便是很好的证明。英语中也有一些经典双关:  相似文献   

7.
谈英语的双关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或称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段,常见于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谜语中。它有意识地将语音中的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与句子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使之产生“表”、“里”两重意思,以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从而使语言更具魅力,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本文拟从语音、语义及文体的角度,具体分析谐音、一词多义及习语在双关中的运用。 一、利用谐音产生双关 我们知道,语音是可以传情达意的,利用某些语音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语音在产生音乐美的同时,达到或增强其表意效果,利用谐音产生双关便是其中一种。谐音双关是将两个在语义上本无联系的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同音词巧妙地安排在句子中,使之产生语义上的双关。例如:  相似文献   

8.
双关与歧义     
在英语中,双关与歧义都是具有一种语言形式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意义的特点,因而常被混淆。从两者的定义、类别等来揭示“双关”与“歧义”的各自特征和辨别方法,旨在提高我们正确地运用和辨析双关辞格的能力,避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9.
“双关”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历史上这种修辞手法有多种称名,而“双关”一词也有多个语义,其间的关系值得细辨。本文考察了“双关”一词的文献用例,认为:唐宋之际所谓“双关”其实是“两语各关”,与今天所谓“一语双关”有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0.
双关是世界各种语言十分重要的一种修辞手段。双关的编码和解码与语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语境对双关解码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是上下文和语体风格;物理语境的各个因素“主体”、“对象”、“时间”、“场景”和“话题”都对双关的解码产生了直接影响;文化语境对双关解码的制约是广泛而深刻的:心理语境对双关解码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码者的心理联想能力:二是解码者和编码者相近相通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彼此双关"的最佳关联解读——以《红楼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彼此双关”是发话人在特定语境下利用话语中指称语词所指对象的不确定性来实现其交际意图的一种独特的汉语双关。它的主要生成动因并非出于认知上的经济,而是为了表述的间接或委婉。“彼此双关”最佳关联期待的满足是由弱关联的第一显性解读和强关联的第二隐性解读联合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常见的一种修辞法叫"双关"。双关,即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语言或词义的条件构成双重意义,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大类。纵  相似文献   

13.
英语意义类修辞格双关主要可分为两类:(1)同形异义词的词义双关和(2)同音异义词的谐音双关。本文研究并解释了双关的应用,举例说明其在文章标题、广告、文学作品、谜语及言语幽默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典型举例和语句分析说明掌握英语双关修辞,可帮助理解英语中由双关营造出的机智、诙谐、讽刺或言此及彼等语言效果,进一步提升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的赏析。  相似文献   

14.
“多维适应与选择”使双关翻译的生态“和谐”得以实现,使译语双关能在译语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中“长存”下来。双关翻译中“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既能保持原文双关和译文双关在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的和谐共生,又能在译语生态环境中“再现”原文双关的修辞效果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英汉广告中双关的使用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实现劝说功能并达到促销目的,广告撰写人非常注重修辞手段的运用。本文基于对大量英汉商业广告实例的观察,着重分析双关这一修辞格在广告中的使用类型和修辞功能。双关主要分两大类: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语音双关包括同音双关和近音双关,而语义双关又可细分为一词多义双关和同形异义双关。双关的大量运用使广告语言新奇、幽默、简洁并且更具鼓动性。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开宗明义要“使闺阁昭传”,但囿于时局和审美需求,常借助双关修辞,以暗示性、预兆性的韵文展现女性“似桂如兰”的才情和“万艳同杯”的命运。这些韵文中的双关主要包括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字形双关四种类型,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审美功效突出,具有言美意长的意境美、言此意彼的曲折美、言简意丰的精炼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解释双关修辞的认知过程。一语多关是《红楼梦》韵文的显著特征之一,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人花互喻”“重像设置”等手段塑造女性人物形象,同时也离不开读者的互文性阅读。  相似文献   

17.
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很常见的修辞手段之一,由于其可译性限度很低,翻译非常复杂。本文从语义双关、谐音双关、成语俗语双关、语法双关和其他方面对双关语的可译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分别表意、契合翻译、套用翻译、侧重翻译和补偿翻译的方法给广大翻译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英语修辞格pun(双关语)也称paronomasia,来自拉丁语paronomazein一词,意为“以不同的名称称呼”。双关语(pun) 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幽默形式。它巧妙地利用词的谐音、词的多义或歧义等,使语言表达含蓄曲折、风趣幽默,引起读者的联想。现代的双关语(pun)已变得日趋通俗、诙谐,其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谐音双关(homophone),即利用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如:  相似文献   

19.
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很常见的修辞手段之一.广告中双关语由于其可译性限度很低,翻译非常复杂,本文从语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成语、俗语双关几个方面对双关语的可译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出契合翻译,分别表意,侧重翻译,套用翻译和补偿翻译的方法给广大翻译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爱情诗《无题》中的名句。对于第一句中的“丝”的理解,教材 (人教社初语四册)注释为:谐音“思”,暗指对情人的思念。乍看这一注释,有的同学可能会纳闷,为什么作为名词的“丝”在这里成了表达情感的动词“思”呢?如果你了解这里运用了双关修辞,以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谓双关,就是依靠语言环境的帮助。利用语言的声音或意义上的联系。使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同时关涉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