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德育》2009,(9):93-93
为协助教师教授通识教育科,香港教育局开设“通识教育科网上资源平台”,以支持学与教,并按课程范畴,定期更新。除了教案、教学计划、辞汇解释、重要概念的相关说明之外,资源平台亦提供多种学习工具和参考资料,以提升该科教师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2.
香港教育与内地教育存在诸多差异。在香港交流协作期间,笔者发现,香港通识教育科与代课教师别具特色,其存在均有合理之处。笔者将这两个现象写出来,以供借鉴。香港通识教育科在香港高中课程中,有一个备受瞩目的特别学科,那就是"通识教育科"。这个科目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自身、社会、国家和人文世界及物质环境的理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使其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与终身学习有关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校本课程由谁来决定。本研究在2010年的暑假进行,透过半结构性的访谈以探索不同中学发展通识课程所采取的策略。研究者发现校长在通识科的课程决策上占主导地位,通识科主任才是正真的课程领导,而科任教师多扮演追随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2009年,香港高中开设一门全新科目——通识教育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文章从理论上分析,试图构建大陆地区高中数学通识教育课程,吸取香港之经验,从数学课程设置方面分析,开展大陆高中数学通识教育,培养具有数学素养的通识人才。  相似文献   

5.
重视通识教育德育价值,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积极建设线上教学资源,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发挥育人价值。然而,通识教育线上教学质量不容乐观,课程资源切合度不高、混合式教学平台缺失、教师信息素养整体偏低、教学考评制度有待完善等因素制约着高校通识教育线上线下联动教育价值的发挥。高校应深入剖析影响因素,采取开发线上线下优质课程资源、构建通识课混合式教学平台、健全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体系、构建通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针对性举措,以期提升通识教育应用效益,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育人价值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英国一些学校开始开设通识教育科(General Studies),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科已成为英国中六年级(Sixth Form)学生参加高级程度会考时热选的科目之一。英国的通识教育科的性质与科目设计具有两方面特征:其一,在科目设计上,以思考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并理解基本知识范畴之间的关系;其二,科目设计主要与资格与课程管理局、考试中心相关,前者设计基本的科目标准,后者发展出较为具体的科目细则及考试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开发能力较弱、课程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课程资源短缺、通识课程资源结构有待优化、通识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和通识课程资源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地方高校应准确定位通识课程的目标,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结构,鼓励院系和教师参与通识课程建设,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加大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8.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博士表示认同“三三四”学制的大方向.并相信它可改变现时大学生欠缺大学生活、少与教师交流的情况;不过,对通识教育科他持保留意见.并忧虑学生在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情况下.这个学科反而会使他们日后的学习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9.
涂进喜 《考试周刊》2011,(21):180-180
从院系角度看,高职通识教育存在有无、时间保证、内容选择、组织实施四个主要问题。在通识教育实践中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保证时间;加强专业教师培训,以及与企业联动达成通识教育共识;整合教育资源而不是另起炉灶解决通识教育师资问题;以少而精的经典文化作为通识教育的平台,构建通识教育知识体系而非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理念已为我国教育界所接受且在职前教师教育体系中已见成效。但职前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仍存在着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认识水平、师资水平和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通识教育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教师教育中通识教育发展的强化理念、完善制度,统筹管理与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合理调整教师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通识教育氛围等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有效地实施通识教育,必须更新高职院校教育理念,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12.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及课程发展议会决定,于2016年在新高中课程全面推行校本评核(简称校评),2012年起分批实施,首批校评学科包括中英文和通识教育科。  相似文献   

13.
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为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有助于高校更好地贯彻落实“全人教育”的要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但目前在通识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重知识轻技能、重形式轻思想、教育活动“复制化”等倾向显著;改变通识教育的现状,要转变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定位,提升教师进行通识教育实践的能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研,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项薄弱环节,文章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学能力、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诸方面论述了开展教育科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台湾地区教育部在制订各级技职院校课程标准时,依据课程标准皆有明确阐述通识教育的目标(教育部,2005),这对于技职院校通识中心的课程规划应有一清楚的发展方向。但就实际上访谈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学生及相关文献中(陈舜田,2004)可发现,技职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具体成效,并未达到预期目标。部分学生视通识课程为营养学分,少部分教师及教育单位的行政人员对于通识教育核心价值亦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现象。因此,技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落实,除了课程的改善与教学效果的提升外,亦涉及学校内外相关的学习资源与软硬件设施,上述因素皆会影响通识教育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的要旨在于滋润、陶冶、熏染和感化。通识教育以其非功利性和文化根基宽广性为主要特征,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职前教师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追寻的基础上,聚焦通识教育在职前教师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职前教师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的深刻认识通识教育理念、确立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选调高素质师资队伍和营造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提出通识教师是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条件,进而探讨了通识教师的涵义,分析了通识教师和一般大学教师的区别,提出了选拔、培养和评价通识教育教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里虽然提倡通识教育, 但由于教师、学生、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其实施存在困难,本就一些现实问题初步提出了几条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杜克大学将通识教育作为本科生培养的核心理念,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平台,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鼓励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倡导知识服务社会,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我国高校应构建通识教育的学科平台,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推动跨学科学习和研究,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评核设计包括权重为80%的公开考试和权重为20%的校本评核。由于涉及因素众多,其实际评核面临诸多困难。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的经验是,建立考务人员团队,加强教师的考评培训,通过充分研究回应社会上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