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杨淑芬(南昌二中)一个国家最可贵的是一种振奋向上的精神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这神精神租正气植根于爱国情境。爱国之情是民族之魂,民魂壮国魂,国魂壮国威,因此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在青少年中如何开展爱...  相似文献   

2.
樊思驿 《教育》2022,(11):57-59
五千年文明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追求精神.文化犹如一个生命体,孕育着民族的根和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和血脉,是内在精神的支撑和稳定信念的支持,使民族具有精神独立性,国家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发展力.中国音乐有着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历来把它作为治国化民的重要载体.在西洋音乐盛行的今天,...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的进化中,世间多少古文明衰落了,中断了,而中华文明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中华文明的依然存在,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 世人不禁要问:中华文明为何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中华民族为何愈发充满生机和活力?下面我拟从民族精神的视角,探讨这一话题,以就教于读者。 鲁迅先生曾把民族精神称之为“民魂”,并指出:“惟有民魂是很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依鲁迅先生之论.我认为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进化中得以“幸存”的重要精神因素,正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中,百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回,披荆斩棘地不断开辟自己发展道路,重构祖国繁荣昌盛局面的巨大精神动力。 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呢?它的具体  相似文献   

4.
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小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本刊评论员朱江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她发扬起采,中国对有真进步。”在世养民族之林中,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中国人民团...  相似文献   

5.
每年9月为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宣传月。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魂,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她要承担起树魂立根的责任。针对这一特点,我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可抓住结合教育的点、线、面,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文字教材是民族地区实施民族语言教学的主要载体,承载着贯彻党和国家意志、实践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升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使命。目前,民文教材与国家通用语教材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民族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民文教材的建设、管理机制和政策需要顺应国家新的教材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新时代民文教材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教材建设的根本导向;着力提升民文教材质量,牢记建设人民满意教材的初心使命;加强民文教材制度建设,推动教材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必须弘扬“民魂”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意识、民族使命感、责任感 ,“励精图治”勇于创新 ,才能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政治热情 ,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 ,才能不断地推动我们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 ,才能让中国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为人类的进步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认同,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担当意识,首先表现在对国家的认同上。鲁迅先生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其中的“民魂”就是一种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神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寄寓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基于此,本文以神话故事的入世精神为视角,着重探讨了思濯街的长篇神话小说《财神爷赵公明》中所显示出的“民族精神”:经济思想、大同意识、进取精神、劝善观念等等;进而肯定了作者欲借神话小说以“致力民魂的再造”的不懈努力和该书秉承民族精神所显现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神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寄寓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基于此,本文以神话故事的入世精神为视角,着重探讨了周灈街的长篇神话小说《财神爷赵公明》中所显示出的“民族精神”,经济思想、大同意识、进取精神、劝善观念等等;进而肯定了作者欲借神话小说以“致力民魂的再造”的不懈努力和该书乘承民族精神所显现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党之本,强国之魂,化民之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将其具体化,形成三位一体式的整合,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究西南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可知目前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国情的认知情况较好,但部分高校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方式、宣传推广、趣味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现存问题,强化新媒体宣传培育路径,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作用,采取多渠道、多形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活动,切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更是民族团结的梦。从历史维度看,民族团结则国富民强,民族分裂则国衰民弱。以史为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民族团结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工程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为脱贫攻坚、科技抗疫、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坚决贯彻落实党...  相似文献   

15.
《青海教育》2022,(1):9-16
3月5日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6.
王全建 《考试周刊》2011,(93):196-197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要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人才,就要从娃娃做起,从小就用传统美德来规范学生,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教育乃国家发展之基本、民族振兴之源泉,助力国家教育,振我国风、壮我国威乃国人之责任。方正科技作为一个民族企业,始终关注教育行业的发展,尤其在十一五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地域广阔,民族颇多,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起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纵观在古今,民盛则国强,民衰则国竭。特别是在当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走民族团结之路,民族教育在教育中显得较为突出。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如水乳交融,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民族教育,采取的方法似春雨润物,潜移默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民族文化之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不少模块中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意在面对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引导新时期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形成对中华文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立国"与"立民"是中国救亡图存的基调,也是这一时期思想启蒙的主题.当时国中大部分有识之士认为,只有国家独立、民族振兴,才有作为国家民族一分子的个人的解放与发展.立国也好,立民也好,均着眼于群体的挺立,可称之为"立群".立群思想强调个人对群体的绝对服从,群体利益高于一切.鲁迅曾是立群主张的热心唱和者,他的《中国地质略论》《斯巴达之魂》等早期文章均是热情洋溢的爱国主义宣言,表达的是对民族提振和国家兴起的强烈渴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