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格因素对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显著的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职校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应当注重培养职校学生的意志等心理品质,营造创造氛围,尊重职校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人格因素对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显著的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职校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应当注重培养职校学生的意志等心理品质,营造创造氛围,尊重职校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英玉  齐璐 《教育科学》2006,22(3):33-35
创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人的本质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其中创造性人格是推动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探究审美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意义将会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本论文从审美教育与创造性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阐述,这将对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开展以及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俊 《考试周刊》2009,(18):194-194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学校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创造型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水平,而且具有完善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是个体人格中对创造行为起作用的部分,目前国内研究较认可其有以下维度:好奇心、独立性、自信心、冒险性、挑战性、敏感性、灵活性、想象性、直觉性。  相似文献   

5.
人类个体的创造力与人格特征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这种联系受到个体所处具体创造领域的影响。对不同创造领域而言,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模式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有时甚至具有矛盾性,这就是创造性人格的领域性问题。文章结合创造性人格研究的已有成果,对创造性人格的领域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原因及其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创造教育是以开发创造力为宗旨,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本文就创造个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人格反映的是那些富有创造性个体的精神面貌,强调个体创造行为的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因其是在人的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不仅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而且对其自身创造力的发展也非常有益。在了解国内外创造性人格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构想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是:富有探索精神,责任心强;和蔼可亲,有耐心,观察繁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富有才识;自信,独立,当机立断;适应性强;理想崇高,目标远大,好奇心强,求知俗旺盛,兴趣广泛;移情能力强,有正确的幼儿创新教育观。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人格,学校教育应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课堂环境、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堂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是初中化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而一个人的创造性能力,主要由个体的创商(CQ创造性能力商数),即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三大数据指标决定。本文就此谈谈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人格由创造性个性倾向、创造性自我意识、创造性心理特征所构成.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有效途径,其目标是培植学生的创造性品质.教育要培养和建构学生的创造性人格需要创造型教师、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创新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人格,学校教育应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课堂环境、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堂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创造人格等创造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应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创新环境的创设,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实施创造性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础、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形式。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儿童期家庭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独特作用。在儿童创造性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创造氛围,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尊重儿童的想像。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人格,学校教育应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课堂环境、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堂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教师创造性人格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手段,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塑造主要通过增强教师的创造意识、激发教师的创造动机、解放教师的创造精神、培养教师的创造能力,以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个体能否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不仅仅取决于他是否具备创造能力,而且与创造人格关系密切。良好的创造人格有助于创造潜能的表达和发挥。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展物理课外自主实验探究不失为培养学生创造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陶丽芬 《广西教育》2007,(12B):43-43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是初中化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而一个人的创造性能力,主要由个体的创商(CQ创造性能力商数),即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三大数据指标决定。本文就此谈谈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创造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使之形成创造性人格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个体的创造性性格是在个体的创造性认识、创造性情感、创造性意志活动的基础上,在个体创造性需要,创造性动机、创造性信念、创造性理想的动力作用下,在创造性教育、创造性环境的影响下,在个体的创造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个体进行创造性认识、情感、意志、需要、动机、信念、理想教育,帮助个体掌握创造的原理和方法,提供创造环境和条件,引导个体进行创造实践,是培养个体创造性性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马雪琴  马富成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1):110-112,40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一直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期是个体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幼儿创造性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期。本文在概述幼儿创造人格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六条途径:一是保护和巩固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二是为幼儿营造良好、安全的环境;三是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四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意志力;五是培养幼儿的新异性和敏感性;六是培养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