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成绩是否越好?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目前对该市23所中小学校共6505名学生做的“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显示,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没有明显关系,而请家教次数越多的学生,成绩反而越差。  相似文献   

2.
读彭志红老师《听课时,坐在哪儿好》(2006年8月22日《中国教育报》“研训在线”版)一文,学习并感动着。我们的教师确实伟大,连听课坐哪儿这样极细小极不引人注意的问题都一点不马虎,考虑得如此周到。不过,笔者对彭老师就教师听课坐的位置提出的观点和措施持有不同看法。首先,应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家教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家教各有各的失误。近日重读许地山先生写于上世纪20年代的“家庭教育叙事”《落花生》,不禁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月11日《环球时报》讯对许多学生来说,每天早晨被叫醒去上学是件痛苦的事。如果能多睡一小时将是莫大的幸福。据英国《独立报》2009年11月10日报道,蒙克西顿中学日前开始了一项为期五个月的试验,将上课时间从早晨9点推迟到10点,希望借此改善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该中学的850名学生现在可以放心地睡懒觉了。  相似文献   

5.
2012年的国际学生水平测试(PISA)结果近日出炉,上海学生继2009年的测试之后,再次蝉联第一。中国教育界一片欢腾,比如《文汇报》发文《上海教育问鼎,制胜点何在》《“申城小囡”三大科目世界第一》,《中国教育报》发文《上海又获数学阅读科学三项第一》《中国学生数学为什么那么好》。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家教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家教各有各的失误。近日重读许地山先生写于上世纪20年代的“家庭教育叙事”——《落花生》,不禁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中小学的教材要比其他国家难得多,所以造成了学生负担重。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一项国际比较研究显示:在10个国家中,中国教材的难度大都排在4~6位之间,属中等水平。学生课业负担重。是教育内部、外部相互交叉,多种原因积累而成的,不能仅仅从教材难易程度上寻找原因,还应该  相似文献   

8.
朱谦祥 《教育艺术》2005,(11):42-43
3月1日,《中国教育报》刊发的湖北省武钢九中李永高老师的《质疑推门听课》一文,在读者中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不少读了该文的老师,都发表了这样那样的看法。3月22日,《中国教育报》又刊发了两位校长的文章:《“推门听课”何错之有?》与《还是敲门听课好》,以回应李永高老师的文章。读了这三篇文章,我也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沈敏 《教育》2010,(3):63-63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并非中国父母独有的教育理念。《泰晤士报》文章指出,英吲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争抢入读名校机会,不惜重金聘请家教,近年风潮尤盛。  相似文献   

10.
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业负担过重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仍是老大难问题。仔细分析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人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逻辑: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竞争空前加剧,传递至教育领域就表现为升学竞争与考试竞争,实质上就是学业成绩的竞争,而提升学业成绩就必然导致学生课业负担的增加。因此,在许多人眼里,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有着一种不证自明的关系。否则,为什么课业负担老是居高不下?其暗含的假设不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就必须增加课业负担”吗?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23日第6版的《校长,您总得意思一下吧》一文,呈现了这样一个案例:广东某校柯校长因为要去接待客人,就叫了几个学生帮他整理办公室的资料。学生们花了一两个小时整理得“有条不紊”;看见校长回来,主动齐声问好。校长仅说了句:“不错,不错!谢谢你们!”就要打发学生走,学生则要求校长“意思一下”。该校长于是对此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中国教育报》上曾刊载这样的一件事:某学校凭借优美的校园环境在当地颇有名气,校长在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时,特别提到他们对各班级升重点中学无望的学生开展了“因材施教”,也就是他们把这些学生组织起来,每天让他们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时间在校园各处打扫卫生。据说当地的报纸上还登载了一幅“问题学生”“快乐劳动”的图片新闻。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全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于2月14日、15日在京召开,江苏教育报刊社社长、《中国教育报》江苏记者站站长张策华等参加会议,《中国教育报》江苏记者站的工作在会上受到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长期困扰中小学教育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有望开始得到纠正。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呼吁“减负”,都在为“减负”支招,思考研究如何“减负”。例如,前不久《中国教育报》“新课程周刊”所载《“减负”前提是教与学的高效》一文,阐述了中学管理和教学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负担观和减负观,做到科学减负,提出“‘减负’不能减质量,而应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类似这些思考对当前深入开展“减负”工作是有积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的。但“减负”工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不少人已经提出了对“减负”的担忧,笔者认为这些担忧恰恰是“减负”工作在相当一部分地区长期只打雷不下雨,甚至越减越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视点     
《家长》2008,(1):4-5
1教育部拟改革中考为学生减负近日,教育部部长周济透露,教育部正在考虑对中考进行比较重大的改革,以大大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云南将有10个州市的27个县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该省远程教育覆盖率今年将达到73%,明年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7.
每年各单位都要进行报刊征订工作。据了解,绝大部分中小学都数额不等地预订新一年的报刊,规模大的学校有几千元上万元甚至数万元,规模小的学校也有三位数。从内容上讲,这些报刊有三类,一是党(如《人民日报》《求是》)、团、少(先队)系列,二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综合性系列(如《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三是学科教育和教学参考系列。应该说,这些报刊都是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所必需的,如能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必能大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杨思范 《现代语文》2008,(1):112-112
随著网络语言的发展,"偶"字盛行一时,例如: (1)"一旦是当时她那种口气真是7456(指‘气死我了’),所以偶才说她是恐龙."(《滥用"网络语言"学生的检讨书老师看不懂》, 《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16日)  相似文献   

19.
许红 《江西教育》2006,(12):31-32
《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今天,学校的师生关系怎么样?——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在问答“你觉得自已有心里话时最想找谁说”时,答最想找班主任或最想找某个教师的仅占4.8%。在同答“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你首先想到去找谁”时.答找班主任或找某个教师的仅12.3%。而对你是否愿“与学生交知心朋友”时,61.3%的教师表示很愿意和所有学生交朋友,  相似文献   

20.
读到黄耀红先生的《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后是什么》(载《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25日,下文简称《背后》),感触良多。我很自然地想起了自己从《语文学习》(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