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作文差,大多差在语言.语言既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又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那么,怎样提高初中生作文语言的水平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一、"听"是培养作文语言的起点 语言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反复实践才能得以发掘和提高.才能使语言符合在大脑中反复进行加工而形成许多组块或模块,以至达到自动化(脱口而出)的程度.这可用学龄前儿童学习语言的事实来佐证.其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感、受(听取)语言--领悟语言(形成语感)--积累(记忆)语言--运用(表达)语言.初中生也须经感受(听取)语言之路这个起点,那么教师在"听"方面应怎样培养学生的作文语言呢?  相似文献   

2.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理解——积累——运用”这三个环节中,我认为“运用”应是一个核心环节,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上。那么,如何正确处理理解与运用的关系,让学生在运用中促进理解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种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都过多地关注教授语言而不是言语,所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不大,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要靠实践,要通过感受——领悟——积累——遣用的过程习得语言,语言习得比语言学习更重要。留学生的课外汉语习得资源十分丰富,搞好课外汉语习得资源的调控、利用对提高留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的建构。学生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靠语言实践,即“言语学习”。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温丽英 《成才之路》2020,(2):110-111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效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进行探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文实践,而朗读是一项最基本的训练。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应当重视语文材料本身,即字、词、句、篇的积累与学习,应当重视语言实践,即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学习。诚然,这种积累不是孤立的,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思想”,让学生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同时,学好语言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和直觉,是一种语文修养,一种能够迅速领会和感悟语言文字内在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通过接触大量鲜活的语言材料逐渐养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读得多了,才能充分了解汉语言文字的意义和表达规律,才能提高语感,才能体会作品语言运用的奥妙和精彩。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肓,丰富语言的积累。” 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有真正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才能形成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的积累,能形成好的语感,开启灵感之门,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语感是一种直觉,是指人们对言语材料的迅速理解和判断的能力。语感能力随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反复训练而发展,其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记诵能力;反复操练,强化训练,使之重组新的语言心理结构;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开展多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翟莲芬 《广西教育》2013,(25):81-8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有较大的影响。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阅读正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可见,阅读是提高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积累语言知识、增强外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能力既相对独立,各具特点,又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重中之重。只有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相似文献   

12.
周步祥 《广西教育》2014,(25):93-93
正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能使其在形成理性感知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学习认知体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英语语言感知能力的形成,需要其在阅读基础上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信息,并在不断自我转化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语言,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英语阅读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不断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和自我思考质疑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本主题大意,能促使学生形成整体认  相似文献   

13.
张爱梅 《青海教育》2009,(11):28-29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及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大量机会与条件,增强语言技能,提高整体语言素质。以下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素养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博览以增强语感语感这个词是由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是进行文学鉴赏的一种心理准备,是对语言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前提,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基础。而语感的形成则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接受外界信息并不断积累信息,才能逐步提高对语言的直观感受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倪小颖 《广西教育》2007,(7A):65-65
古语云:“厚积而薄发”,意即有了丰富的积累以后才能有较强的表达思想的能力。学生语言的积累50%左右来自课外,课外阅读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广阔空间,是语言内化的强有力延伸。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以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教师只有不断创造出运用语言的情境或语境,学生的积累才能被唤起,思维才能得以拓宽,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学习英语,只注意听、说、写训练,而忽视朗读和背诵,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之效果。必读、必背,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说诵读是帮助学习者感悟语言内涵,领略语言魅力,储存语言材料有效而又重要的手段。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识字悟义、遣词用句、增强语感、驾驭语言的目的。母语学习尚且如此,何况是缺少语言环境的外语,就更不用说了。经过多年英语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朗读和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和增强语感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快速提高英语水…  相似文献   

18.
陈桂英 《辅导员》2012,(33):41-4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通过不断积累养成了语感,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用。一、"听"中促积累(一)听磁带,养习惯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书都配有一盒磁带,充分地利用好这盒磁带,经常反复地听。学生耳熟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获得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来说,语言的掌握不外乎三个过程的衔接,即:一是接受知识,也就是语言输入:二是通过重复所接受的知识,达到对所学语言的记忆;三是通过实践、运用接受的知识,这是一个语言输出的过程。因此,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次简单的体验和感受,而是经过无数次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技能。这种技能的形成是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渠道而获得的。从一个婴儿的诞生至成长为一个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唱会跳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无一不是通过各种学校的教育,上课听讲,  相似文献   

20.
吴锋 《考试周刊》2014,(56):117-117
通常人们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英语课是实践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也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