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西汉三辅是京师地区名号,同时也是京畿地区三位行政长官的合称。唐以前,习惯上称陕西中部地区为三辅,但是,由于史籍记载残阙乖谬,对于三辅建置沿革自东汉以来即混淆不清,给历史地理、职官制度等专史研究造成困难。笔者不揣疏浅,欲廓清这一历史疑案真象。  相似文献   

2.
上古音研究,一向是详于先秦而略于两汉.刘冠才教授的《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和《两汉声母系统研究》,就是为了弥补两汉语音系统研究不足而先后推出的两部新作. 《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巴蜀书社,2007)讨论的主要内容有:1.关于脂微两部在两汉时代的关系(也包括质与物,真与文的关系);2.关于侯部在两汉独立与否的问题;3.关于东冬侵三部在先秦两汉时代的分合;4."风"字读音历史演变;5.关于两汉时代阴阳入三声的对转;6.关于先秦两汉次入韵的问题;7.关于先秦两汉的去声字.该书的主要特点是:一、选取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出存在分歧双方的各自依据及其学说的优劣得失,以便显示真相.  相似文献   

3.
汉代河西的行政区划、职官建置及其特点高荣两汉时期,随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和职官建置也日益严密完善。然而,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其政区划分和职官建置也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大司马一职两汉皆有,其位高权重,对汉代的政治制度具有重大影响。楚汉之争时已经有大司马职官,而非始于武帝时。两汉冠以“大司马”之名的职官有三种,即高级将领之大司马、加官之大司马和三公之大司马。其存在与演变反映了汉代大司马职官地位越来越高的演变趋势。汉代大司马与太尉曾相互易名、更改,其二者属官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的地方。在两汉时期出现的各种割据政权中亦存在大司马职官,且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上古音研究,一向是详于先秦而略于两汉,刘冠才教授的《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和《两汉声母系统研究》,就是为了弥补两汉语音系统研究不足而先后推出的两部新作。《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巴蜀书社,2007)讨论的主要内容有:1.关于脂微两部在两汉时代的关系(也包括质与物,真与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孙吴特殊政区制度考论胡阿祥《晋书·职官志》云:孙吴、刘蜀,多依汉制,虽复临时命氏,而无忝旧章。今按孙吴政区制度,就大体因于东汉。东汉制度,邻、王国同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郡、王国之下,则有县、邑、道、侯国。安帝以后,有属国比郡,灵帝中平以后,则由监察区...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所记载两汉郡一级户口数,估算出西汉元始二年嘉陵江流域有248 388户,有1 057 263口。东汉永和五年嘉陵江流域有297 015户,有1 119 986口。两汉人口的分布主要呈不平衡性和沿江分布的特点。文章还对涉及嘉陵江流域各郡的人口数量多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研究古代政区地理有着长远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加,对古代政区地理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从战国县制、秦郡和《汉书·地理志》等三个方面概述出土文献对政区地理研究的贡献,初步结论为:(1)战国县的生成方式约有4种:三晋齐燕由县鄙之县到县邑之县再到郡县之县,秦商鞅变法"聚小乡邑聚为县",楚"灭国设县",以及诸侯国在新占领地区先由点线占领再到军事控制区最后形成行政化区域。(2)秦郡的设立有一个从12郡再到36郡的过程,秦始皇36郡并不包括秦国本土的内史地区,而仅限于山东六国故地。(3)《汉书·地理志》的郡县名目及数量当有可靠的官方档案来源,可以信据;附注的郡国沿革部分可信度不高。  相似文献   

9.
三国曹魏沿袭东汉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但在政区的名称、辖界、治所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动。曹魏政权对政区大的调整主要有两次:一是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郡国县邑,多所改易”①。一是齐王曹芳在位期间(公元240——245)“郡国县道多所置省,俄或还复”②。由于《三国志》无《地理志》,给我们了解曹魏时期的政区变化增加了难度。年前,笔者在《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三国·魏政区图的绘制过程中,根据《二十五史补编》一书中《三国郡县表附考证》、《三国疆域表》、《补三国疆域志补注》等所列有关郡县,参考了《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图集》、《山西历史地名通  相似文献   

10.
官府与职官在《周礼》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官府指王朝直属官僚机构,由办公处所、官长、官员和辅助人员组成。职官是官僚机构中包括官长在内有专职的官员。判断是否为官府的主要依据是六官《序官》。《序官》中带有府、史、胥、徒之一的就是官府。正文中有列职的是职官,职官数远超三百六十个。《周礼》天地四时六系统中,每个系统有官府六十上下,六系统有官府三百六十左右。“冬官不亡说”混淆了官府与职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华阳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为基本史料,旁补及其他两汉魏晋史志,论述了两汉魏晋西南族群地理观的族群意向、文化意向、环境意向三个基本问题。以《华阳国志》政区为空间解析单位,基于如上三个方面的论述,结论将两汉魏晋西南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划分为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不含史料不详或缺载郡)四种类型。文章同时发现:两汉魏晋西南"汉""夷"的划分与族群原本的身份世系没有刚性的关联,但与族群间的政治、文化关系有关,也与地缘有一定关系;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与族群客观分布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均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依据《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清代缙绅录集成》以及各种方志等史料,就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所记的江西布政使、按察使的族籍予以全面考订,以期有裨于江西区域社会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两汉妇女的贞节问题,学术界向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两汉注重妇女贞节,以李甲孚的《中国古代的妇女生活》为代表;另一种认为两汉不注重妇女贞节,以张亮采的《中国风俗史》、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吴景超的《两汉寡妇再嫁之俗》为代表.考诸两汉史实后发现,二者既有其合理之点,又有其偏颇之处.本文试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创造的 ,因此 ,时间、空间和人也就构成了人类历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凡从事历史研究的学人 ,一般比较重视人类在历史上某一时段的活动 ,而对人类活动的空间问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近读胡阿祥先生《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一书 (西安地图出版社 ,2 0 0 1年 6月出版 ) ,最突出的感受是该书厘清了六朝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空间问题 ,从而给当代学人研究这一战乱相寻、成就非凡的时代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术平台。数十年来 ,国内外学者研治六朝史成绩斐然。举凡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农民战争、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5.
比较司马迁与班固在历史观上的差异,对于研究《史记》、《汉书》乃至两汉历史有重要意义。以天人关系、封建正统史观、历史进化、经济观点为着眼点,并分析原因,力图找到学习两汉历史的门径。  相似文献   

16.
《诗》自先秦传人两汉,在两汉历朝君臣的下诏和上奏中都大量引用到《诗》,它们分别以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为中心,俨然形成两个用《诗》集团。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和不同历史时段社会政治、经济与学术思想发展的差异,这两个用《诗》集团在引用《诗》之“风”、“雅”、“颂”的数量和在诏奏中征引时所呈现出的应用特征,又有不同;而在此中则反映出了《诗》学在两汉时期的发展流变和时代特征,显示了《诗》之经典性与历史性融通的进行和完成,是春秋时期政治用《诗》和战国时期文本用《诗》的完美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诗》自先秦传入两汉,在两汉历朝君臣的下诏和上奏中都大量引用到《诗》,它们分别以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为中心,俨然形成两个用《诗》集团。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和不同历史时段社会政治、经济与学术思想发展的差异,这两个用《诗》集团在引用《诗》之"风"、"雅"、"颂"的数量和在诏奏中征引时所呈现出的应用特征,又有不同;而在此中则反映出了《诗》学在两汉时期的发展流变和时代特征,显示了《诗》之经典性与历史性融通的进行和完成,是春秋时期政治用《诗》和战国时期文本用《诗》的完美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廷玉《明史·职官志》是研究明代职官制度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据《明实录》、《国榷》等文献考证,可知该《志》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存在讹误5处。  相似文献   

19.
1963年,在固原县开城古城址发现一石碑。碑下部残损,碑文(附后)有缺损。首记“元统乙亥蕤宾望日”,即元顺帝元统三年,当为公元1355年5月15日。从碑文内容推知,大约是为修葺祠庙而立。落款立碑人之一,“开城州知州朵儿只”,《嘉靖固原州志·重修朝那湫龙神庙记》载:“元统乙亥,月届蕤宾,连旬不雨,禾且告病,知州朵儿只先一日斋戒,躬率僚吏奉币祝恭,事祠下。”可知此碑是为镌记重修朝那湫龙神庙开城州僚吏捐赠钱物事或“奉币祝恭”事而立。碑文涉及元代开城职官设置、官置机构等,是研究元代开城政区建置及官制、兵制等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作者依据大量元史史料,结合元碑提供的资料,论述了元代开城政区的建置及官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唐代地方高级政区建制———都督府,在唐史研究领域,虽有学者涉及,但尚无系统研究。令人欣慰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艾冲教授潜心撰著的《唐代都督府研究》(27万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7月版)一书为我们再现了久已被历史尘封了的唐朝高层政区的真相。这部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