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实践性知识的发现是教师培训实践课程建设的前提。实践课程是以获取实践性知识、发展教师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为目标的课程,它有着与理论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实施模式。实践课程的确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等都有重大意义。当然,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2.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毕业生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因此我们应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开发,达到增进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和提升语文教育实施能力之目的。这样我们就有必要优化原有课程设置,增设选修课程,大力开发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3.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内在价值的关键因素。课程实施中的实践性知识由课程理念、生活态度、反思能力、课程知识等内容构成,具有内隐性、情境性、即时性、自我建构性等特征。课程研究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途径。为此,要强化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具有个人性的研究,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借助PBL课程改革项目,以温格的实践共同体理论为框架,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实践证明;PBL课程改革为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提供平台;其构建过程有传承教师实践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学学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实践性知识是教学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是培养卓越教师的关键环节.小学全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突破实践性缺失的现实困境,实现对传统学术理性的超越,构建以关键能力为主导的目标统整,以实践问题为主导的内容统整和以实践体验为主导的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理念因缺乏与之相应的新的课程范式可能面临"规范缺失"的危险。论文首先指出了教师教育课程客观主义范式的弊端,然后论证了默会知识是教师教育类知识——技术知识的主体,最后探讨了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范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彰显了实践取向的价值诉求。基于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观与教师教育观,主张创设理论—实践共同体,在实践反思、行动研究中生成与优化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重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实践教学情境下,理论、科研、实践三大板块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交融,共同指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实践课程是师范生生成实践性知识的主要路径。通过对国内8所师范院校师范生实践课程的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师范生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着培养目标模糊、课时较少、课程形式相对单一、实施集中、评价不全面等问题,师范生实践课程的质量有待提高,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路径受阻。为了助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健康生成,实践课程在培养目标层面应明确目标、增加条目;在学分分布层面应扩大总量、科学分布;在课程形式层面应融汇互通、丰富内容;在课程实施层面应融入实践、主动参与;在课程评价层面应重视多元主体、贯彻始终,促进师范生实践课程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9.
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建立高效的教师培训体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教师培训需求的分析,认为突出实践性质的培训仍然是当前教师教育的当务之急。以编织实践性网络的培训,来催生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聚核实践性课程的优质资源,引领教师走进实践性课堂,使教师成为“真正”的教育实践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凝聚教师智慧、彰显教育专业性的关键所在。反思和行动中反思是专业信念、个体经验和行动策略合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主要运作方式。在分析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基础上,从专业理论知识建构的质量、教学中案例情境信息的逼真性、行动中策略积累的实践机遇以及反思性思维训练四个维度探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缺陷,主要在于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深度加工、教学案例情境信息脱离实际、实践场域中的"摹""练"难两全、课程实施不注重反思性思维训练。改革策略即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精致性复述、引入情境信息丰满的真实案例、提供"摹""练"结合的实习实训机会和重视教学中的反思性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1.
CAD绘图知识和技能是高职机械类学生所必需的。传统教学的机械制图实训没有把制图实训的内容结合到相应企业的工程项目中,偏重于书本内容,使学生到了工作岗位普遍感到不适应。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训什么、在哪训、谁来训、怎么训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方法:建立模块化实训体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强实训内容及内容的实用性,完善实训环境,开展科学管理提升实训兴趣,进行科学化的实训结果评定。  相似文献   

12.
教师能否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将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策略概括为:课前以教科书为核心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与整合;课中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背景性、生成性资源;课后开展反思与交流活动建构教师个人教学资源库.  相似文献   

13.
教师实践知识形成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其完善与发展同教师建构课程的过程具有一致性。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际运用的知识,它影响课程的诸多要素,比如教师对课程的价值判断、目标定位、内容组织、课程组织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课程运行的进程与结果。因此,教师实践知识影响教师对课程的整体建构,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教师解构不合理的课程因素,重新组织课程资源,进而不断生成新课程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师范院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养中存在的相关教师及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养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丽丽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6):61-62,73
导游词讲解是高职院校导游专业新设课程,是导游技能教学的重点内容。目前,在导游词讲解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应合理进行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标,探寻实训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模式,以期形成一套适合专业发展的实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的过程;校本培训作为教师专业成长重要途径的合理性,可以从教师的成长规律和我国传统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本培训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开展农村教师新课程专项培训,发现在农村推行新课程存在的问题,就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应当以“过程导向”的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其开发、设计和实施必须“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推进学生与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情感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强调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倡自主参与式实践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基本概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以下性质:它是一种正式和必修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既是国家课程,又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9.
程强  盛世明 《林区教学》2020,(5):110-1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结构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小学阶段则应“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小学教师“适应小学综合型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知识能力结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情感态度等方面提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