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摄影成为一种普及型的记录和表达手段,当可拍照手机等微型摄录设备风靡市场,当网络为照片的流传插上翅膀,“偷拍”这个向来为公众不在意的问题却日渐显山露水,甚至让人谈之色变。对于越来越多的偷拍行为,如何从法律上加以规范和约束,从伦理道德层面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日前,不少媒体或采访当事人,或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为由偷拍引发的侵权等一系列问题把脉。  相似文献   

2.
文章说,看到娱乐新闻上充斥这么多花样繁多的明星绯闻和名人隐私,人们自然会想到“狗仔队”。“狗仔队”西方称之为“帕帕拉齐”,意大利文的意思是,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中国内地对“狗仔队”的指责显得义正辞严,比如把他们说成是“哗众取宠到处偷拍私生活,把人逼上不归路的卑劣记者”,似乎不这样说不足以表达对“狗仔队”的愤慨。  相似文献   

3.
所谓追踪报道是指采用公开或不公开的手法,获取采访对象不愿公之于众的信息,将其曝光。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公开追踪,这种方式在国外被“帕帕拉齐”们(专门追逐名人、偷拍名人私生活照片并以此赚钱为生的摄影记者)所使用;另一种是非公开迫踪,即隐性采访,记者为了获取第一手材料,隐藏身份如用偷拍等方法进行采访。90年代,追踪报道引人我国后被许多新闻工作者采用,至今越来越流行,特别是在批评性的电视新闻节目中追踪报道已成为重要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名人的各种言行举动时刻或主动或被动被公布着,名人访谈这一传统电视节目类型失去了原有的热度,需要破旧立新.江西卫视访谈节目《幸福21问》逆向思考,创新性地把名人还原为普通人,以话题为节目灵魂,聚焦每个人都关心的"幸福"话题,由"关注名人故事"转为"如何收获幸福"的大讨论,在访谈形式、融合传播等方面实...  相似文献   

5.
喻国明 《传媒》2002,(2):22-23
所谓“帕帕垃圾”是指那些专门追逐明星、拍摄名人私生活的记者。这一称呼来自意大利影片《滴露牡丹开》中一个专门偷拍明星照片的摄影师的名字“Paparazzo”,意大利语中其复数形式“Paparazzi”后被作为这一类人的统称。“帕帕垃圾”是其音义结合的中文译法,在港台地区也被人们俗称为“狗仔队”。 一、“帕帕垃圾”报道是明  相似文献   

6.
封面链接     
布莱恩特·科比和迈克·杰克逊的传奇故事是媒体追捧名人的最新版本。为了报道杰克逊被捕的消息,泰德·科贝尔这样以稳重著称的主持人都会推迟报道布什总统访问前教皇的新闻。媒体这种报道方式有没有错?在新闻来源充裕的时代,对名人的过度追捧会不会威胁公众利益? 美国媒体对这些问题争论激烈。科罗拉多州的《白杨日报》不再刊登NBA球星布莱思特·科比强奸案审判的任何新闻,理由是全国媒体对此案的报道早已过度,尽管科比案是该地区当年最大的新闻。支持这一做法的学者为此提供声援:是媒体一厢情愿的炒作使得这些名人话题保持热度,受众对此其实早已厌烦。然而,ABC“新闻夜线”节目高级编辑莱洛伊·西温斯则认为,推迟报道总统出访,优先报道杰克逊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收视率告诉主持人,受众确实关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童雯霞 《传媒》2009,(3):76-76
“帕帕拉齐”出自意大利影片《滴露牡丹开》中一个专门偷拍明星照片的摄影师的名字“Paparazzo”,意大利语中其复数形式“Paparazzi”后被作为这一类人的统称,指那些专门追逐明星、拍摄名人私生活的记者。“帕帕拉齐”是其音义结合的中文译法,在港台地区也被人们俗称为“狗仔队”。在追求眼球经济的媒体时代,娱乐新闻成为网络、电视、广播、报纸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娱乐新闻一片繁荣的景象背后,娱乐报道“帕帕拉齐”化的现象也愈渐突出。  相似文献   

8.
娱乐报道的低俗化倾向是近年老生常谈的问题。娱乐报道,由于一部分涉及名人私生活,媒体把握不好就容易引发低俗化倾向。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媒体如何把握和坚守娱乐报道的底线?媒体是否有报道名人隐私的自由?媒体应该如何自律?  相似文献   

9.
娱乐报道的低俗化倾向是近年老生常谈的问题.娱乐报道,由于一部分涉及名人私生活,媒体把握不好就容易引发低俗化倾向.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媒体如何把握和坚守娱乐报道的底线? 媒体是否有报道名人隐私的自由? 媒体应该如何自律?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前妻黛安娜之死,着实让新闻媒体忙活了一阵.记者们的“敏感”神经全被充分调动起来,有关黛安娜的轶事秘闻轮番“轰炸”,使黛安娜在遭遇车祸后又陷入了新闻大战之中.西方新闻界流传有一句老话“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新闻”.因此有人挖苦记者这一行的人是“唯恐天下不乱”.偏巧,黛安娜的死因也与新闻记者有关,7名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影记者被指责为“杀害黛安娜的元凶”.西方式的“新闻过敏”也传染到了  相似文献   

11.
一个多月前,某高校一位男生,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张手机偷拍到的女性“春光照片”。从被拍者的服装、身材和所推的自行车看,男生认定其为自己恋人。与此同时,他们的一些熟人也从网上看到了这张照片。这对恋人觉很失脸面,但又苦于查不出是谁干了这样的缺德事。显然,偷拍行为与正常的人伦道德相违背,但应该受何种惩罚,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业界和学术界,“偷拍”、“暗访”、“隐性采访”等已是个老掉牙的旧话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乏其人。但是今年7月北京电视台聘用人员訾北佳携带秘密拍摄设备采用“偷拍”方式炮制的“纸箱馅包子”假新闻则着实为“偷拍”再一次亮起了“红灯”。在这一事件中,媒体的公信力在社会公众面前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娱乐资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闯入受众的感官世界。在这众多的娱乐新闻中,有关娱乐圈的各种“绯闻”、“轶事”、“官司”、“黑幕”,加上由此而引发的“调查”、“更正”、“辟谣”,漫天飞舞在几乎所有的媒体上,真是一片“繁荣”,令人目不暇接。媒体费尽了心机想营造一个热闹非凡的娱乐世界,却让娱乐新闻之种种怪现状在人们面前一览无余。看到娱乐新闻上充斥这么多花样繁多的明星绯闻和名人隐私,人们自然会想到“狗仔队”。“狗仔队”,西方称之为“帕帕拉齐”,此词为意大利文,指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  相似文献   

14.
梁燕 《报刊之友》2012,(5):48-49
网络上的偷拍照片和视频随处可见,露骨的标题不自觉地充斥着眼球,有人因被排偷拍成为网络红人,也有人因为要摆脱偷拍而丧失生命,偷拍"作品"在"娱人"之后也触及了"扰人"的法律问题、以及相关网络伦理的问题,很多普通人也开始担心成为被偷拍的对象而被讹诈或者侵犯隐私,本文将对此类网络偷拍现象从网络伦理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警惕“帕帕拉齐”侵入我国新闻界章佳斌8月30日午夜,当英国王妃戴安娜在巴黎遇车祸时,7名追逐拍照的摄影记者只顾拍照不去救人,反而干扰警方的救护工作。震惊之余,西方舆论专门展开了一场有关“帕帕拉齐”的争议。所谓“帕帕拉齐”,是指那些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  相似文献   

16.
梁燕 《今传媒》2012,(5):48-49
网络上的偷拍照片和视频随处可见,露骨的标题不自觉地充斥着眼球,有人因被排偷拍成为网络红人,也有人因为要摆脱偷拍而丧失生命,偷拍"作品"在"娱人"之后也触及了"扰人"的法律问题、以及相关网络伦理的问题,很多普通人也开始担心成为被偷拍的对象而被讹诈或者侵犯隐私,本文将对此类网络偷拍现象从网络伦理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偷拍如何面对法律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偷拍”的方式,使读者或观众越来越多地透过这些偷拍画面,了解到一个个真实的新闻事件。这种报道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丑恶或腐败现象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任何事件或人物、在任何地点都可...  相似文献   

18.
任晖 《视听界》2006,(2):91-92
按照一般规则,新闻采访应该公开进行。媒体的威信,就是建立在新闻信息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的。然而,由于现实社会的错综复杂,许多新闻信息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获得,这时“偷拍偷录”便应运而生了。“偷拍偷录”,又称隐性采访、秘密采访或“暗访”,是近年来新闻记者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采访手段。其最大的特点是,获取的信息真实可信,因而被媒体广泛采用,又因为广泛采用,也导致争议不断。判定“偷拍偷录”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既不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也不是最高人民…  相似文献   

19.
8月30日午夜,当英国王妃戴安娜在巴黎遇车祸时,7名追逐拍照的摄影记者只顾拍照不去救人,反而还干扰警方的救护工作,终于致使王妃香消玉殒,震惊了世界。震惊之余,西方舆论专门展开了一场有关“帕帕拉齐”的争议,对此笔者以为,尽管这种争议对我们并不重要,但对戴安娜之死负有一定责任的“帕帕拉齐”却从城外向我国新闻界敲响了警钟。中国新闻界应该拒“帕帕拉齐”于国门之外。所谓“帕帕拉齐”是60年代才出现的意大利调,意思是指那些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而获取暴利的摄影者或记者,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去参与西方新闻业的竞争,正是这…  相似文献   

20.
每到年终岁尾,回顾中国新闻业,"新闻失实"总是新闻工作者一个不能回避的尴尬话题。当然,假新闻也非中国媒体专利,2007年法国《巴黎竞赛画报》也曾爆出丑闻,《画报》8月9日曾刊登法国总统萨科齐腰杆笔挺、肌肉匀称在美度假划船的照片,实际上却是PS了英国记者拍摄的的原版照片,偷偷抹去阳光下总统那格外显眼的一块腰部赘肉。2007年,笔者通过一年来对传媒报道的分析,系统回顾了本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