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与职业》2003,(5):13-13
去年,重庆市抓住全国职教工作会召开的契机,把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提高中职招生总量作为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的重要工作,推出了中职招生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全市四类中职学校招生在去年攀升20.3%的基础上,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招生总量取得新突破。四类中职学校当年招生130865人,比2001年增招33128人,增幅达33.9%。全市90%以上的中职学校完成了全年招生计划,一些重点学校招生超过2000人。重庆市中职学校招生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是抓住了全国职教会召开这一重要机遇,将中职招生与学习贯…  相似文献   

2.
茆琛 《职业技术》2007,(13):53-54
2007年中等职业中学招生工作即将展开重庆市监察部门提出,为加强对中职教育招生的监管,从今年起,买卖生源行为将被纳入商业贿赂范畴进行专项治理,重庆工商部门将加大对招生中的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3.
一、招生与培训工作 1.重庆市:加强招生过程管理,严格实施定学校资格、定招生计划、定专业设、置、定招生成本的“四定办法”,大力实施“阳光招生工程”。加强招生过程管理.建立职业院校中职招生资格准入和退出机制。会同市审计局,建立中职招生经费专项审查制度,严肃惩处违纪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4.
据《职教成教情况》报道:2002年,重庆市抓住全国职教工作会召开的契机,把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提高中职招生总量作为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的重要工作,推出了中职招生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全市四类中职学校招生在去年攀升20.3%的基础上,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招生总量取得新的突破。四类中职学校当年招生130 865人,比2001年增招33 128人,增幅达33.9%。全市90%以上的中职学校完成了全年招生计划,一些重点学校每校招生  相似文献   

5.
近日,重庆市教委对隶属该市的三峡水电学校、重庆财政学校等5所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原因是这5所中职学校在招生过程中违规操作,承诺给生源学校所谓的"生源组织费",扰乱了中职招生工作.  相似文献   

6.
日前,重庆市教委公布了2008年高职学院自主招收优秀应届中职毕业生政策。今年起,重庆市四所高职学校可实行自主招生,学生一旦录取就不能再参加高考。今年经教育部批准的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等4所试点高职学院的所有单招专业,可收优秀应届中职毕业生。按这4所高职学院自主招生计划,总规模控制在200人,高职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其毕业证书等相关待遇与普通高校录取考生一致。  相似文献   

7.
信息综揽     
教育部对今年中职招生提出要求针对近年来中职招生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从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及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在招生计划、录取办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招生管理,简化招生程序,做好今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通知要求,从今年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计划部门招生前原则上不再下达中职招生事业计划,但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并下达各中职学校招生指导性生源计划。各类中职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办学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招生录取办法,实行统一录取的地方,应允许各类学校在招生过…  相似文献   

8.
?用“几家欢乐几家愁”来描述今年中职学校的招生情况,虽有几分调侃,倒也恰如其分。在持续几年中职招生普遍滑坡的形势下,今年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有的在滑坡中萎缩,有的在滑坡中崛起。为扭转众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的颓势,从去年开始,不少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方面都放宽了对中职学校的限制,给了更多的自主权:诸如招生数量、生源地域、文化程度等,都由学校自己决定;并规定可以不再考试,考生可直接报名入学。但有关资料显示,从去年中职招生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打开“闸门”的政策,对中职招生的推动…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近几年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把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作为职成教工作的第一要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中职招生工作。使我市中职招生连续四年持续增长。但是,我们也深切地感到: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中存在着“条块分割,缺乏统筹;政出多门,管理分散;招生学校和生源学校违纪违规行为较为突出”等问题。针对我市中职招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2005年,我市加强了对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采取有利于推进中职招生的重大举措.超额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努力扩大中职招生规模,是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2006年是中职扩招的第二年,也是中职扩招的关键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教育部的指导下。我省职业教育工作坚持“狠抓招生、就业两个关键,积极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努力实现‘农村职教规模发展’、‘城市学校质量提高’两个突破”的指导思想,以努力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为突破口,超额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给我省的中职招生任务,推动了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2006年,我省中职招生57.89万人。比教育部下达给我省55.5万人的招生任务增加2.39万人,比我省上年中职招生增加7.19万人。我省中职扩招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丁志强 《成才之路》2009,(13):86-87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城乡统筹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际加强其招生制度改革。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阐明,目前其招生制度改革重点应解决好打通中职到高职直通车、招生指标投放、普高毕业生专业背景考核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67-67
在中职招生过程中,为了抢夺生源,部分中职学校存在着支付生源组织费、虚假宣传、随意承诺等不规范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在日前举行的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指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完善中职招生办法。确保中职招生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高考励志助学金”由重庆招生自考研究会发起。重庆招生自考研究会是经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级社会团体,其主管部门是重庆市教委,业务指导部门是重庆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其会员单位是区县(自治县、市)招办(自考办),  相似文献   

14.
杨杰军 《农村教育》2006,(12):27-28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中职教育招生市场的诸多混乱现象.提出了改变现状的六点对策及思路。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及地方职业教育工作大会精神的2006年,各地教育部门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纷纷加大马力,抓住机遇扩大中职办学规模,招生计划在去年基础上大幅增加,因此,中职招生便成为各校上规模上档次和促发展提效益的关健要务,使得中职招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招生“绝活”呈“道高一尺,魔高一文”之势。在西部一些地区,随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如在某贫困县.人们可以说是谈中职招生色变,主要原因是:1、在校高中生、大学生屡屡收到中职学校入学通知书已属家常便饭,教师、干部、职工.甚至离退休老同志也荣幸被中职教育学校“录取”也不新鲜了:2、中职学校入学通知书满天飞.一名初中毕业生一般要收到20多份“录取通知书”,多的要收到50来份;3、针对农村孩子上中职难的现状,打着“勤工助学”的旗号,“免费入学”、“零收费”和“包高薪就业”及“免费接送参观”等“免费午餐”式的诱惑式招生广告成了部分中职学校招生的上方宝剑;4、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发生的特大车祸,22名出门求学的花季少年命丧牛栏江。带他们走不归路的是一名违规中职招生的外地人员,此血案使家长心有余悸;5、中职招生人员有教师、职工、干部、学生。退休同志、小商小贩及进城务工人员等,他们“深入基层”——三番次进入农村初中毕业生家庭游说,使昔日的“一家有女百家求”,变成了如今的“家有初中毕业生,中职招生人员踏破门”,家长和学生无所适从。躲不胜躲。对中职招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使招生规范的正规职校也深受其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选择,也妨碍了中职的正常招生。类似现象的产生和泛滥,这必须引起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及时予以有序蔬导.加强规范管理,保障中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打造专业新格局--对中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上海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状况1.中职招生情况近年来,由于受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普通高中热”等因素影响,普通高中招生数持续上扬,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连年滑坡。2000年中职招生7.09万人,仅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47.5%,比1993年的68.9%下降了2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减约3%(见表1)。2001年高中阶段招生17万余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超过9万人,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继续下降。从发展趋势看,今后随着高中阶段生源的减少,中职招生的形势非常严峻。2.专业设置与布局结构产业结…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 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1.中等职业教育出现滑坡 1997年以来,上海中职教育遇到了大难题,集中表现为四个下降: 一是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量比例下降。1996年以来上海中职学校招生比例一路下滑,1997年开始出现加速下滑的趋势,每年下降幅度高达4个百分点,至 1999年降至50%。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中职招生比例逐步下降具有某种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下降速率过快将造成中职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和流失,影响人力资源的合理构成。 二是招生计划的完成率下降。据对中职招生情况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江西省中职学校招生数首次超过普通高中,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该省中职学校招生298352人,普通高中招生272948人,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数比达到52:48。全省每万人口中职学校学生数132.11人,列全国第5位,中部地区第2位。  相似文献   

18.
为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万人的任务,重庆市拓宽生源渠道,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市采取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转移就业模式,从政策上引导未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习的初中毕业生,让他们到职业学校进行一年或半年的职业培训,按照用工规定再转移就业。培训就业模式,组织未升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最近三、四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出现了“招生难”的现象,中职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以及中职占高中段招生的比例均呈下降的趋势。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职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甚至不要分数线,免试入学。这就出现了报名读职校的越少———录取分数线越低———生源素质越差———学校教育质量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于是一些职业学校陷入了要生存还是要质量的两难境地,产生了中职招生究竟应不应该要分数线的质疑。您认为这些情形是不是中等职业学校降低入学门槛的动因?段志坚:我是主张中职取消分数线,或说降低入学门槛的,其理…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积极应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严峻形势,将中职招生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中职招生的突出困难,提出了促进中职招生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