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和神情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格、精神性格等,表达作者的爱憎。有的学生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往往会这样给人物画像:中等个子,  相似文献   

2.
传神是写人的焦点和难点。人物肖像可以显示人物的身份、经历、性格、特征,因此肖像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方面.肖像描写可以通过以形传神、用目传神、衣着显神、神态露神等方法让人物面目清晰,神采奕奕。  相似文献   

3.
张颀 《甘肃教育》2007,(11X):24-24
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这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叫做“传神”。人们的精神气质是与可视形象的具体表达分不开的。所以,“传神”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形”,通过“以形写神”达到“形神兼备”。在写作上,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容貌、姿态、神情、衣饰等特征的描写”。它和中国画中的肖像画同生一根,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学就是人学。人物塑造在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鲁迅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人物形象。鲁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中最有特征的东西,他刻画人物力求写“形”传“神”,“神情毕肖”。古人有“作画形易而神难”之说,“神似”是比“形似”更高的艺术追求。鲁迅曾深有体会地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相似文献   

5.
肖像描写是记叙文中刻画人物形象最常用的技法之一。成功的肖像描写,应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对人物身材、相貌、衣着、表情、仪态等方面的个性化描写,塑造出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从而"以形传神",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肖像描写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绘画被称为“造型艺术”,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绘画艺术属于二维空间的艺术,以再现为主,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表现性;绘画艺术的题材非常广泛,一切可见的、或者可以转化为视觉形象的均可入画。以水墨为代表的中国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画大异其趣,具有“以形传神”与“模仿自然”的独特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谭祥燕 《考试周刊》2009,(19):21-22
本文根据文学作品的“言、象、意”意境构成的学说,借鉴审美鉴赏力需要通过后天训练提高这一美学观点并运用文学及美学的一些相关理论对实际翻译作品作具体分析论证,拟说明直译在释义上具有可发展性,因此它本身有着较为根本、深远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学就是人学。人物塑造在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鲁迅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人物形象。鲁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中最有特  相似文献   

9.
正人物描写中的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进行描写。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育、经历、性格等的不同,必然会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因此,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成功的肖像描写是深刻解读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还能够以形传神,进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人物的身份和生活际遇等内涵。那  相似文献   

10.
【阅读指向标】嗨,同学们,咱们又见面了。前面3期我们学习了怎样写景,从这一期起,咱们一起来学习怎样写人。人,是地球上最重要、最聪明,也最难描写的生物。因为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相貌,招牌性的动作、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诗文的朴真与恬淡通过其诗中的"神"字与"意"字跃然纸上。无论是陶渊明诗文中的"神"字,还是其中的"意"字,与译者而言,都是中古文化"神意"不可违的翻译对象。汪榕培教授运"起承转合"之译笔,使陶渊明之"神"、"意"历久弥新,"传神与达意"比肩而至。  相似文献   

12.
在《背影》里,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父亲的肖像,也没有描述他的面部表情,而是别开生面地写了他的背影。但我们却感到这一形象十分丰满动人,这是什么缘故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3.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而且是衡量艺术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传神”在艺术作品中主要用来比喻艺术作品的形神兼备,是衡量艺术作品好坏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意境”与“传神”是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努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本文研制出对记叙文肖像描写进行发展性评价的量表。量表在肖像描写中的使用包括储备、体验与运用三项流程。包括肖像描写发展性评价量表在内的各发展性评价专项量表在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也值得我们不断反思、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重在传递原文的“形”和“神”,以做到形神兼备为最佳,也即在正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传达弦外之音,这也正是翻译中最大的一个难题。翻译家和文学家林语堂先生所译沈复的《浮生六记》就很好地做到了形似和神似的统一,无论是从语言的选择、篇章的理解到情感的再现和意境的重铸都译得丝丝入扣,完整地再现了原文的神韵。本文欲从“传神”的角度分析林先生所译《浮生六记》所体现出的美。  相似文献   

16.
“传神论”是顾恺之针对人物画提出的一项重要的美学命题,后来经过历代艺术家的承续和推演,逐渐突破了人物画范畴,广泛渗透到山水画理论中,并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审美追求。那么传神论是如何渗透到山水画理论之中的,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作用,文章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进行阐述:(一)传神论的阐发、理论构架及其实践;(二)传神论与山水画理论的初步结合;(三)传神论对山水画理论的深层次渗透。  相似文献   

17.
“传神论”是顾恺之针对人物画提出的一项重要的美学命题,后来经过历代艺术家的承续和推演,逐渐突破了人物画范畴,广泛渗透到山水画理论中,并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审美追求。那么传神论是如何渗透到山水画理论之中的,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作用,文章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进行阐述:(一)传神论的阐发、理论构架及其实践;(二)传神论与山水画理论的初步结合;(三)传神论对山水画理论的深层次渗透。  相似文献   

18.
鲁镇人在年夜欢乐祈福,祥林嫂却在大年夜寂寞凄凉地死去,以乐景写哀,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从而彰显其悲剧效果。鲁镇男女将阿毛的故事当作取乐的笑料,从而将祥林嫂的精神推向麻木。吃素的老女人柳妈取乐的玩笑,加速了祥林嫂的精神毁灭,一婚一寡,再婚再寡,夫死子夭的悲痛全在眼神的三次变化中表现出来,从形而传神。心死了的祥林嫂,肉体也随之毁灭。想做奴隶而不可得和暂时做稳奴隶的悲剧人生,让人哀其不幸而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9.
梁思华 《海外英语》2014,(20):151-152,175
典籍翻译家汪榕培教授在翻译实践中一直遵守其提出的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汪教授翻译及出版了不少的优秀作品,并且得到了读者们的认可,同时也为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通过结合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来分析汪教授对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一)的翻译,指出这一翻译策略的优点之处。  相似文献   

20.
《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