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为背景,利用事件研究法和869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首次考察了我国特殊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告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显示,并没有足够证据说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给予较高定价。进一步检验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告期间,相对于对照组,中小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和2008年后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的市场反应都更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存在短视行为,股票T市场未能有效支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后上市公司捐赠公告的市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内发布捐赠公告的10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捐赠信息公告是否具有市场反应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布的捐赠公告能够产生显著的市场反应;其中,捐赠公告发布的及时性以及与公司盈利能力相适应的捐赠额是影响市场反应大小的主要因素;公司所处行业与市场反应的大小关系显著,但与现有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我国市场呈现非社会责任敏感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发布捐赠公告后的市场反应更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9,(8)
基于投资者视角,以2013~2016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交易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调研与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了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非重大资产重组、非国有企业和现金支付交易中,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更显著;此外,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检验发现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的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发布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将16个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降维至债权人因子、股东因子、员工消费者因子、供应商因子、公共关系因子及政府因子6个主因子,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主因子和综合绩效对累计平均超额回报率的影响,尝试在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与市场反应之间构建联系。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对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事件反应显著敏感,公司对供应商、政府和公共关系承担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越高,引起的正面市场反应比债权人、股东和员工消费者因子越为灵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配对样本公司,量化披露环境责任公司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信息引起的市场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孙健  卢闯 《中国软科学》2012,(4):135-142
本文利用2006-2011年间公告股权激励草案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管权力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及市场反应。研究发现:高管权力能够保证高管人员的自利性行为,高管权力越大则股权激励强度越大;股权激励草案宣告会产生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并且市场能够意识到高管人员的自利性行为,股权激励强度与市场反应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程新生  郑海埃  程昱 《科研管理》2020,41(1):161-173
本文以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相关信息披露的反应及分析师跟踪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信息披露能增强投资者的价值认同,分析师跟踪有助于提升市场效率,但有作用条件。具体表现在:分析师跟踪能加强投资者对创新优势信息的认知,但在创新内容信息披露方面只有明星分析师才传递了增量信息,并受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证券分析师是有市场影响力的,但大多数分析师的深度信息挖掘和解读能力有待加强。本文研究拓展了信息披露影响市场效率的途径,增补了分析师作用的经验证据,对企业信息披露决策和资本市场分析师角色识别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勇  王丁玉  陈彦汝 《资源科学》2021,43(12):2503-2513
碳市场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降低碳排放量的有效方式,不同配额分配方式对碳交易市场运行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碳交易市场为例,选取北京、天津、广东、上海、福建和深圳6个碳交易试点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动性比率指标、对数收益率指标、随机游走过程以及双重差分模型,对不同配额分配方式下中国碳交易市场运行的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①历史法下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好于基准线法,提高拍卖法在混合配额分配方式中的占比也能提高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②基准线法、历史法和混合配额分配方式下碳交易市场的波动性均较小,提高拍卖法在混合配额分配方式中的占比会稍许增大碳交易市场的波动幅度。③混合配额分配方式比单一配额分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碳交易市场的信息有效性。④基准线法下的碳交易市场减排效果较好。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不同配额分配方式对碳交易市场运行的影响,对制定更加科学的碳配额分配方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资的若干指导意见》(财建[2007]8号)的相关要求,2007年上半年国家创业风险投资受托管理机构授权成立,标志着我国的国家创业风险投资工作的启动。总结已经完成和即将完成的投资项目经验,以及当前正在遴选的数十个项目的评价经验,并在结合国家创业风险投资的相关政策要求、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国家创业风险投资过程中股权投资定性和股权投资定价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亚信公司成功上市的实例,分析了中外创业投资企业联合投资模式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并通过案例对此模式进行了讨论,指出它是我国创业资本市场的一个现实选择,并提出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公共风险资本与市场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发 《软科学》2008,22(5):29-33
探讨风险资本发展过程中公共风险资本的价值取向,试图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推动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指出政府在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应从三个方面拯救市场失灵:产品的技术发展阶段、企业的生命周期以及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并提出私人风险资本的意义在于弥补传统金融市场留出的融资缺口,而公共风险资本的作用在于弥补私人风险资本留出的融资缺口。  相似文献   

11.
刁孝华 《软科学》2007,21(1):53-54,62
对风险资本市场进行了界定,并对世界上三种风险资本市场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品市场竞争、政府控制与投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沪深股市2004~2008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参照Jorgenson(1963)的古典投资模型、Richardson(2006)的投资效率模型,从企业投资支出模型出发,以政府控制为研究背景,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从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产品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投资效率越高;政府控制的企业对产品市场竞争的敏感性较低,由此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降低了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2003年12月8日股市信息透明度提高事件为研究出发点,以深证100指数成分股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透明度提高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市场波动性表现为先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И"型态势,这说明投资者对新透明度披露规则有一个学习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的波动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现有文献研究了风险投资(VC)参与对创业企业创新投入数量的影响,但没有研究VC参与对创业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影响,即VC参与是否通过提高创业企业创新投入来提升创业企业的价值增值。本文运用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有VC持股的公司,其创新投入水平要显著地高于没有VC持股的公司,且VC持股比例与公司的创新投入水平成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有VC持股的公司,其企业创新投入对价值增值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说明VC参与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投入而对公司的价值增值带来显著的正面效应,提高了企业创新投入的效率。本文的结论进一步证实了VC作为技术进步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外合资企业正呈现出一种独资化的倾向,这是由合资企业内在的不稳定特征决定的.合资企业控制权的演进一直是合资企业的核心问题.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分析了控制权演进的理论基础和原因,并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丰富关于区域风险投资市场活跃度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构建“供给-需求-环境”分析框架,以中国31个省份为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基于组态视角分析风险资本深化、区域创新能力、政府支持力度、科技中介规模、创新环境水平以及大数据技术发展6个条件变量影响区域风险投资市场活跃度的联动关系及影响具体路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市场活跃度受多个条件因素共同作用,并无产生高风险投资市场活跃度的必要条件,其中区域创新能力、风险资本深化、政策支持、科技中介规模及创新环境是核心条件;存在4条高风险投资市场活跃度实现路径,部分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其中政策、中介和创新环境支撑下供需驱动型路径包含的案例数目最多;产生非高风险投资市场活跃度的路径有4条,且与产生高风险投资市场活跃度的4条路径非简单对立关系。由此,建议各地区在发展风险投资市场时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路径,政策着力点避免单一且注意协同性。  相似文献   

17.
新兴股票市场有效性及诚实性检验方法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曼  屠梅曾 《预测》2001,20(1):71-74
本文介绍了新兴股票市场有效性及诚实性检验方法,通过检验上市公司新发布的公告是否能引起股市交易量的增加和收益率的波动量增加来检验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及是否存在内部交易的问题。如果在公告发布期间股市没有任何异常变动,市场可能是效率低下的或是存在内部交易。如果进一步分析能够证实在同一公司发布的针对不同持有群体的股票之间,如A股和B股或H股之间,存在滞后的引导关系,则可以基本判定股市存在内部交易。Utpa Bhattacharya已经对墨西哥的Bolsa Mexicana de Valores市场做过类似的研究并且发现该股票市场存在内部交易。本文对中国的股票市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不存在明显的内部交易,但同时也发现中国股市的A股和B股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较弱,中国股市有效性较差,尤其是B股市场对市场信息公告的反映很不明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股市作为成长中的股市发展还不成熟,B股市场的发展尤其需要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