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2003-2010年我国对东盟9个国家①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面板数据,利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GLS方法,分析来自东盟的OFDI反向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短期、长期来看, OFDI反向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影响大小尚不如FDI;(2)来自东盟的FDI能促进我国对东盟国家的OFDI,但是OFDI不能显著促进FDI的增加;(3)长期来看,OFDI与FDI对我国经济作用之间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经济危机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4)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经济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中,这与传统的投资理论相违背,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对外直接投资这条国际技术溢出渠道。面对迅速增加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中国作为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以2004—2013年我国行业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用DEA方法测算了9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来代表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水平,运用Eviews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业差异明显,通过进一步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对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投资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角度构建模型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考察了国内研发和人力资本吸收要素对该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分别在1992年和1990年达到了国内研发和人力资本的"吸收门槛";长期内,对外直接投资也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中国在1990年达到了国内研发存量的"吸收门槛",而人力资本则未显现"门槛"效应。总体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国内的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已成为经济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课题。首先梳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协同演化路径,分析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对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机理与存在性两个方面的国外研究文献,最后结合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中的前沿研究,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的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顾雪松  韩立岩 《科研管理》2018,39(6):150-158
本文扩展新增长理论,建立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内生于对外直接投资(ODI)和市场化程度的理论模型。通过中国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在母国市场化进程中ODI对TFP的溢出效应。为了分析技术溢出的传导途径,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将TFP分解为技术水平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要素,测算了ODI对TFP及其三要素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第一,ODI与市场化对TFP的影响均显著为正;第二,ODI推动了技术进步,降低了规模效率,对纯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第三,ODI与市场化对TFP的影响具有互补性,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ODI对技术水平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超过了对规模效率的降低作用,因此TFP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研究外国研发资本存量溢出效应的B-K模型,选取12个研发投入较多的国家作为国外研发主体,对1985—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与国内研发和吸引外资两种渠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内研发,对外直接投资,吸引外资对于我国技术进步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国家应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全境外投资促进体系,提高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贡献持续加大,这在带动相关产能、装备、技术和服务输出的同时,也对国内企业产生深刻影响。利用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与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其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企业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企业生产率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来年得到明显提升,随后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企业吸收能力、投资动机和东道国技术水平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相比于包含外资的企业,内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其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为中国企业更好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哈尔滨市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益如何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验证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哈尔滨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并运用1991—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说明哈尔滨市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正的技术溢出效应,但该效应并不显著。认为可以通过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环境,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引导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技术密集型行业等措施提高哈尔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传统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理论认为利用已有竞争优势是企业OFDI的主要动机。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度套利也是企业OFDI的重要动机,即企业为了利用特定东道国比较制度优势而进行OFDI。对全球化条件下企业OFDI的制度套利动机与区位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我国企业OFDI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借鉴C-H模型、L-P模型的基础上测算以OFDI为技术溢出渠道的国外RD资本存量,研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促进作用还尚小,并且国内RD人员的投入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产生了抑制作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提升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白洁 《科研管理》2011,32(12):41-45
本文将R&D两面性纳入分析框架,建立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选取14个主要国家数据,对1985-2006年我国技术吸收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ODI方式获取的国外溢出研发资本对国内R&D存量存在挤出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受我国技术水平制约有限,通过利用当地丰富的研发资源能够显著提高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与国际R&D溢出——基于OFDI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柳士昌 《科学学研究》2011,29(3):373-381
 利用国际R&D溢出模型研究了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传导机制的国际R&D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运用五个不同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检验了人力资本因素对这种逆向溢出效应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未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也还未能达到有效吸收对外投资传导的国际R&D资本的要求,致使其未能在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尹建华  周鑫悦 《科研管理》2014,35(3):131-139
在考虑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建立面板门槛模型,运用中国2003-2010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技术差距在逆向技术溢出中确实存在影响,通过LM检验及自举法,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存在两个门槛值,据此将我国按技术差距分为低、中、高技术差距三类区域;(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中、高技术差距区域存在逆向技术溢出,积极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存在于高技术差距区域,而中技术差距区域的技术溢出效应为负;(3)短期内,国内研发存量没有对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仍需进一步加强国内研发。  相似文献   

14.
韩永辉  李子文  张帆  申晨 《资源科学》2019,41(11):2043-2058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两者简称“双向FDI”)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具备国际直接投资东道国和母国双重身份的现状,以1995—2015年双向FDI和污染物排放的时序数据为样本,使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中国双向FDI与环境三者的关系。结果显示:①短期内,IFDI能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OFDI则对环境改善体现为抑制效应,双向FDI的综合环境效应为正向;②长期内,IFDI抑制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而OFDI则有显著的推动环境改善效应,双向FDI的综合环境效应为负向;③从动态冲击看,双向FDI都会将自身所受外部冲击传递至环境质量的变化,IFDI对环境的冲击影响为负向,而OFDI对环境的冲击影响为正向。④区分劳动资源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之后,双向FDI在短期和长期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效应。新时代下,厘清双向FDI与环境的关系对中国深化全面对外开放战略、制定“为我所用”的国际投资政策、协同“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华 《科研管理》2014,35(1):138-148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成为推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DI,OFDI)浪潮的主要来源国。本文首先在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新兴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动机的理论框架,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划分为资源强化型、资源补充型和资源开发型三类;接着从东道国区位拉动因素着手构建假设,通过逆向推理的方法探索中国企业OFDI的战略动机。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8-2008年间中国在53个经济体的OFDI活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主要是资源强化型和资源补充型投资。投资动机随时间和国内政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呈现出依次多元化的特点,并因东道国区位优势的不同而异。本研究不但有利于研究中国企业OFDI的成因,而且为新兴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一般规律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问题备受关注,但现有研究忽略了投资二元边际结构特征的影响。本文借鉴并扩展了LP(2001)的研发溢出测算模型,将ODI获得的总技术溢出效应分解成往期ODI溢出效应和新增ODI溢出效应,新增ODI溢出效应又进一步分解成集约边际溢出效应和扩展边际溢出效应。同时,对不同阶段、不同方式的ODI对母国技术的影响机制进行甄别和阐述,并利用2007-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且往期ODI和新增O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均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提升作用,新增ODI中仅扩展边际的投资扩张方式能推动我国技术创新,而集约边际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集约边际;扩展边际;逆向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17.
王亚飞  廖甍  王亚菲 《科研管理》2022,43(6):104-112
本文将IFDI与OFDI作为一个系统,测度其耦合协调水平,作为双向FDI协调发展的指标。在Copeland-Taylor的分析框架下创新性地引入双向FDI协调发展,分析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基于2004—2016年中国碳排放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视角,揭示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具有空间上的显著关联和时间上的路径依赖,区域协同、长期治理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传导机制检验表明: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为负,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的主导地位是双向FDI协调发展表现出减排效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