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云龙 《学语文》2020,(2):67-68
作家萧红擅长细节刻画,《回忆鲁迅先生》将伟人鲁迅从容地拉近到我们普通人身边,看似一个个琐碎的细节,却饱含了作者的敬佩之情。萧红以与生俱来的如水温柔,细腻入微的观察,再加上受鲁迅先生熏陶的扎实的语言功底,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相似文献   

2.
<正> 鲁迅先生的杂文,基本上属于广义的议论文的一种类型。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杂文只是在行文之中议论成分较多,面这种议论又往往和抒情揉和在一起。因此,通常称为议论性散文。还一种杂文就是论文,而不少又是驳论。其中也有这样一些文章,它由于采用了所谓杂文的笔法,稍不同于一般的论文,比较不容易掌握它的论证方法。这两种杂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明显的不同特点,从中学语文教学角度来看,无疑就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和《“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勾描了种种“狗”的形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两篇文章不但描写了“狗”态,“狗”性,而且写出了“狗”被击中要害后的痉挛——即改良。鲁迅先生写作杂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借此来释愤抒情”(《华盖集续编·小引》)。因此,学习鲁迅杂文,把融注于他笔下的“人”、“物”上的情感因素蕴藏量挖掘得愈深愈多,就愈能领略、探寻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称为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在这部回忆鲁迅先生点点滴滴的生活的优秀作品中也有一些悬而未解之谜.有一处细节一直很有争议:鲁迅先生为什么在病中仍珍爱那张特殊的木刻画?本文结合多方面材料,做了一些原因探究.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鲁迅先生在这两篇杂文中,就如何学习语言,如何进行文学创作,如何写好文章,谈了自己的主张与见解。这些见解与主张,对现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同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坛状况了解的甚少,而这两篇杂文的针对性又很强,所以,讲授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正确、全面、完整地理解鲁迅先生的见解与主张。为此,本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1、正确理解鲁迅先生关于学习语言的论述及主张。2、正确理解、学习鲁迅先生关于如何进行文学创作与写好文章的见解与主张。3、深刻理解本课(《人生识字胡涂始》)以  相似文献   

6.
反尊孔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一项重要战斗任务。鲁迅不仅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孔孟之道反动腐朽的本质,揭露批判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蒋介石反动派尊孔读经的险恶用心,而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总结了反尊孔斗争的历史经验;杂文《礼》就是鲁迅反尊孔的一篇重要文章。此文着重揭露和批判了蒋介石以孔老二的“礼”做为其卖国投降的理论依据。“战斗正未有穷期,老谱将不断的袭用”。学习这篇杂文,对于我们参加批林批孔斗争,认清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将有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在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和一切机会主义尖锐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在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等一系列指示的问题上,我们党和一切反党阴谋集团,特别是“四人帮”进行了长期的、复杂的较量。为了深入揭批“四人帮”并彻底肃清其流毒,我们重温鲁迅有关这方面的光辉论述,是极其有益的。《拿来主义》就是鲁迅这些光辉论述的代表作品之  相似文献   

8.
9.
鲁迅后期成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文艺的本质与职能在认识上亦有发展。他认为单靠文艺不能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文艺虽然有"宣传"的功能,但文艺固有的职能是"表现一民族的文化"。"革命文学"应当把"内容的充实"与"技巧的上达"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1932年,我从日本回国,参加了上海左联工作,得以有跟鲁迅先生接触的机会。特别是从1933年下半年到1934年上半年这一段时间,以周扬同志为首,我也参加了左联的部分负责工作,这就使我更容易碰到鲁迅先生,能得到鲁迅先生的很多教益。现在,时间已过半个世纪之久,不少都已淡忘了,然其中也有印象较深,记忆犹存  相似文献   

11.
<正>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我国文学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更重要的是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提携后辈的崇高精神,在他的提携和影响下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文学作家登上我国文学历史的舞台,为我国文学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这些优秀青年群体之中,萧红无疑是突出的一位,在鲁迅先生人生的后期,萧红与他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并成为了鲁迅先生家的座上宾,经常可以来到鲁迅先生的家中进行探访和交流,也为她以后的文学道路铺垫了更多的基础。由于这种机缘,萧红能够见识到生活当中的鲁迅,看到了与文学家不同的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民众文艺周刊>在邵飘萍的报刊改革下成为当时文学思潮和运动的历史记录,它与鲁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鲁迅参与了其编辑工作,并"通读"、"校阅"稿件至16期.鲁迅在<民众文艺周刊>发表杂文七篇,译文三篇,杂文内容包含称颂革命先驱,同情底层民众,抨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暴行和反动文人嘴脸等,这在鲁迅思想发展上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并且有形象性、融理于情的文学特征.<民众文艺周刊>记录了鲁迅的抗争,也促成了鲁迅杂文思想和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词的优选的表达方式,循着艺术化的语言方程式,取常态语言的变格,以经过加工的间接的曲线的方式,使语言产生超乎寻常的幽默风趣,从而燃起熊熊的讽刺烈火,这是鲁迅《拿来主义》在语言运用上的重要特色。经过这样的艺术化的处理,使文章产生了极其生动的艺术效果。在词语的锤炼上,《拿来主义》一文采用了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外词中用、俚词庄用、俗语运用、敌词借用、反词妙用、成词活用、喻词巧用、古词今用、小词大用、大词小用等多种活化词语的方法来阐述文章的义理,表达鲜明的爱憎情感。  相似文献   

14.
林存富 《亚太教育》2020,(2):134-135
《回忆鲁迅先生》是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如果进行过多的解读,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确实也是一种挑战,不管怎么精读文章,他们都很难体会到作者隐藏在平静叙述背后的深切哀思。因此,我们需要借用教育戏剧策略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形象,还原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共情作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并体验作者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托洛茨基对鲁迅文艺思想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研究。鲁迅对于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文学与革命》日译本,该书阐述了托洛茨基关于布尔什维克文艺政策的思想。鲁迅不仅从日译本转译了该书第三章,还在自己的杂文和演讲中多次提到书中观点,并表示了赞同的态度。如托洛茨基站在政治家的角度指出,不应给文学家下什么命令;鲁迅则站在文学家的角度多次提出,写文章不能接受别人的命令。在1928年革命文学论战中,《文学与革命》中的一些观点也给了鲁迅精神上的支持。即使托洛茨基已经在权力斗争中失败,鲁迅仍不因人废言,继续表示“我以为他这话(‘不舍利害关系的文章,当在将来另一制度的社会里’)却还是对的”。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高三学生,逻辑思维已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议论能力也已有了一定的锻炼。在熟悉和掌握了议论的基础知识以后,怎样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辨是非,析事理,见本质,成了教学的重要课题。鲁迅先生的这两篇杂文正好给我们提供了典型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在分析问题时应如何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辩证分析的方法。本篇应作为本单元中的一篇重点课文。两篇杂文,有共性也有个性。在比较中阅读,可以通过其共性,归纳出驳论的基本要求、基本方  相似文献   

17.
《杂文二篇》涉及到写作方面的许多问题,对指导学生作文,很有实际意义。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理解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突出一两点,务求收到切实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在讲授《杂文二篇》(《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时候,选择了研究性阅读这一课型。选择这种授课形式,首先是从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的。这两篇杂文不仅在结构、语言、内容以及表达方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一定的难度,无论作为杂文还是驳论文,也无论用于  相似文献   

19.
《人生识字糊涂始》《答北斗杂志社问》两篇杂文篇幅短小,语言犀利,但所议之事及写作体例有别。为便于学生自学,不妨由第二篇杂文入手,通过比较,从而探索阅读、写作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的规律.《答北斗杂志社问》设疑与提示一、本文写作形式上有何特点?这对内容的表达有什么好处?提示:作者用书信的体例,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对创作问题发表了议论。  相似文献   

20.
过去我们教《鲁迅的精神》这篇课文,往往把张定璜和他的《鲁迅先生》说得一无是处。翟秋白说他是“嗡嗡嗡的苍蝇”,课本注释说他的“三个冷静”是“胡说”,他的文章又发表于《现代评论》,还能不彻底否定吗? 最近,从《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册中、读了《鲁迅先生》一文,深深感到我们“想当然”的推论完全不对,即使是“三个冷静”的说法,也未必什么大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