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在厦门若干史实考(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九年暑假,我们在厦门继续就鲁迅在厦门的一二史实作了短期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和调查中发现的线索作一简要报告,以就正于老师、同学和各地研究者。 (一)《波艇》月刊的创刊年月《波艇》是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指导厦大学生创办的一种文艺期刊,鲁迅先生的《厦门通信》即发表于该刊第一号。关于《波艇》月刊的创刊年月,一九五八年八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第九卷在“波艇”条下有注云:“一九二六年冬出版二期后即因鲁迅和负责撰稿的学生陆续离  相似文献   

2.
《中文自学指导》2011,(3):F0002-F0002
鲁迅1932年书赠台静农的七律《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曾将此诗书赠许寿裳、山本初枝等中外友人,但均系条幅。鲁迅诗作的横幅极少见,《鲁迅日记》1932年12月9日记云:“为静农写一横幅”,时在该年冬,正是指此诗幅。此诗幅初刊2001年11月香港翰墨轩出版公司版《台静农法书集》(二),为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本刊特在内地首次刊发彩色制版的此诗幅。  相似文献   

3.
《孔乙己》写于一九一八年冬,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的悲剧人生和当时社会的凉薄,揭示了封建末世下层读书人的病苦.教读《孔乙己》后,印在我心中的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孔乙己那件永远脱不下的长衫.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一、简介教材《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在不到3000字的篇幅里深刻反映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和整个世态,揭示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毒害的读书人的病苦,也表现了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油滑”是鲁迅著名的小说集《故事新编》里所独有的艺术特点,可以说在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于它的独特,在评论界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论,至今仍难统一,对此,谈谈我的看法。一、“油滑”的产生及作用1922年冬,鲁迅用“女娲补天”的神话动手做第一篇历史小说,然而,中途鲁迅停了笔,  相似文献   

6.
文学掌故中子期听琴、伯乐相马的美谈广为流传。在我国现代、当代文坛上知音识文,提携后进也不乏值得称道的趣例。兹举几例,以飨读者。鲁迅在1911年冬将文言小说《怀旧》寄给《小说月报》。当时任主编的辉铁樵虽与鲁迅无一面之交,却深为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雅活”文字所吸引,不仅热情复信,且将《怀旧》在《小说月报》第四卷卷首位置突出发表,文中的佳妙处加了圈点,写了评语,热忱地向社会推荐,给鲁迅以很大鼓舞。21年后,鲁迅在给朋反的信中说:“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赃人日记》,其实我最初排成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  相似文献   

7.
萧红将鲁迅尊为师长,在先生逝世后的两三年间,陆续写了三篇纪念散文——1938年写了《鲁迅先生记》(一)和《鲁迅先生记》(二),1939年10月又写了长文《回忆鲁迅先生》。《记》(一)是忆写鲁迅生活片断中的点滴印象,尊爱之情犹如温暖、深沉之泉从记忆中涌出;《记》(二)是写鲁迅逝世后对一群庸人的反应所持的态度,充满了孤愤、郁闷之情。而《回忆鲁迅先生》,则是  相似文献   

8.
重论《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学者魏子云通过民国《吴县志》考证,否定鲁迅的《金瓶梅》初刻本问世于明代万历庚戌(三十八年)的权威论点。但魏的考证中存在三个问题。通过对清康熙《浒墅关志》考证,解决了魏的考证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从而彻底否定了鲁迅的权威论点。又通过多个考证,认定《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在万历四十五年冬到万历四十七年之间,从而提出了《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说”。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绮罗幕后”一诗,几十年来被认为他全部遗诗中最难理解的一首。原来,一九三四年九月,鲁迅因老友、《申报·自由读》主编张梓生索字,写赠一诗:“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鲁迅逝世后,这诗才于一九三七年初由许广平录入《集外集拾遗》,并加上题目《秋夜有感》。可是全诗的意义到底怎样,读者和鲁迅研究者多年还无从理解,鲁迅的亲人也未明究竟。一九四一年冬,锡金受许广平之托,着手研究鲁迅遗诗。关于这首诗的含义他听到张梓生青年时代教书时的  相似文献   

10.
《语丝》是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创刊于北京的一种周刊。一九二七年冬移至上海,一九三○年三月十日自动停刊。《语丝》在上海出版时曾先后经鲁迅、柔石、李小峰编辑,这一点无可异议。但对于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把孙伏园说成是《语丝》在北京时期的编辑,我们却不能苟同。据了解,持《语丝》是孙伏园所编的有两点理由:一、鲁迅曾经说过:“(《语丝》)的创办,倒要归功于伏园一位的”。二、川岛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1.
<正> 《而已集》是鲁迅一九二七年杂文的结集,收入杂文二十九篇。鲁迅一九二七年的杂文,除收入《而已集》的外,还有三十多篇,收入其它集子里。但比较能够反映鲁迅一九二七年思想状况、特征的杂文,大都收入《而已集》里了。因此,《而已集》是研究鲁迅思想发展的一本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2.
鲁迅和嵇康     
<正>一、1940年,郭沫若先生写过一篇《庄子与鲁迅》;1947年,许寿裳先生写过一篇《屈原和鲁迅》;——这对于发掘鲁迅和古典文学遗产的继承关系上都是饶有意义的。很久以来,我却想写一篇《鲁迅和嵇康》,这是因为,在我看来,鲁迅对嵇康那么爱好,嵇康和鲁迅在思想上以及在风格上又有那么些相似之处,发掘发掘是尤其值得的吧。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三年三、四月间,鲁迅和瞿秋白曾合作写过《王道诗话》等十一篇杂文,另有一篇合作的杂文《中国文与中国人》则是十月所作。前边十一篇杂文中《王道诗话》是瞿秋白同志在鲁迅家中避难时所写,《伸冤》(瞿秋白原题《苦闷的答复》)、《大观园的人才》(瞿秋白原题《人才易得》)等十篇是秋白与鲁迅住在邻近的地方时所作。这些杂文都是瞿秋白与鲁迅交换意见后执笔写成,经鲁迅作了修改,并请人誉抄后,署上鲁迅的笔名寄给《申报·自由谈》和《申报月刊》发表,后来分别收入鲁迅杂文集《伪自由书》和《南腔北调集》。后一篇杂文是秋白夫妇已离开大陆新村鲁迅寓所②斜对面的东照里③十二号,迁居别处,邮寄给鲁迅,同样由鲁迅修改后发表。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自嘲》诗,作于1932年19月12日,是写给柳亚子先生的;1934年被编入《集外集》,略有修改.全诗如下: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相似文献   

15.
<正> 《三闲集》是鲁迅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二九年的杂文集,一九二七年作八篇,一九二八年作十四篇,一九二九年作十二篇,末附一九三二年作《鲁迅译著书目》一篇,一九三二年编集时作《序言》一篇。 鲁迅在《序言》中说,“这集子里所有的,大概是两年中所作的全部。”即指一九二八、二九年所作二十六篇。这比一九二七年的《而已集》、一九二五、二六年的《华盖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精神》一文对于《坟》和《华盖集续编》两书的注释,都说是1926年出版的。据多数资料,皆言《坟》出版于1927年3月,《华盖集续编》的出版时间为1927年5月,(也有资料认为是1月)鲁迅在1926年倒是出版过一部《华盖集》,可能注释  相似文献   

17.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名篇。写于一九一八年冬,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四月。这是五四运动前夕,我国正处在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时期。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互相勾结,掀起向辛亥革命反攻例算的逆流,教育战线同样  相似文献   

18.
(一) 全日制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选用的鲁迅先生的作品《风筝》,是一篇优美的、战斗的散文诗。此文从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选来,作于1925年1月24日,最初发表在《语丝》周刊第十二期上,副题为《野草之九》,署名鲁迅,后收入《野草》。《野草》是鲁迅先生重要的作品之一,共收集了23篇散文诗,创作于1924年9月至1926年9月。这段时期,我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都很严重:一方面,美、英、  相似文献   

19.
《野草》是鲁迅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到一九二六年四月的一部散文诗集。由于鲁迅写作《野草》时,正是新文化战线经过了一次大分化之后,他因寻不到“新的战友”,而感到苦闷、彷徨;在写作方法上,《野草》又较多地运用了象征主义。这样,《野草》成了鲁迅著作中最难读懂的一种。《野草》自一九二七年七月由北新书局出版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陆续有人撰  相似文献   

20.
此文是对笔者以《示众》为契机摄取到的关于《呐喊》、《彷徨》一种意义结构的补充论证,笔者认为,在“沉默鲁迅”的《怀旧》以及日记(1912年至1917年)中同样可以看到在《示众》和《呐喊》、《彷徨》的其他作品中存在的一种意义结构,即《呐喊》、《彷徨》富于层次地呈现着鲁迅审视下的20世纪中国现实——一个“生民苦难—社会黑暗—生命虚无”的世界。笔者认为鲁迅的这一思想建构虽则显露在他1918年后的文本中,但却生成于鲁迅的“沉默”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