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我爱你”。当他疲倦或萎靡不振时,抱一抱他,给他一些爱抚,利用照料孩子睡觉、吃饭和玩耍的时间来增强你与孩子的亲密感。  相似文献   

2.
1.爱:孩子都需要爱,他们对爱的需要远远胜于对玩具的需求。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2.以身作则:对孩子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往往不是你的言语,而是你的行为,因为在孩子整个成长中,  相似文献   

3.
父母应给孩子以下十大礼物:1.爱。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的需要,但父母应知道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建议: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向孩子表达“我爱你”。当孩子疲倦或精神委靡不振时,抱一抱他,给他一些爱抚,利用照料孩子睡觉、吃饭和玩耍的时间来增强你与孩子的亲密感。2.纪律。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规矩,以便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建议:使用严格的但却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来约…  相似文献   

4.
专家建议,父母应给孩子以下十大礼物:一、爱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礼物的需要。但父母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呢?建议: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爱心。二、纪律孩子健康成长的路上,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建议:使用严厉的但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再平心静气地向他解释:“无论你何时再犯,我都会阻止,直到你能自己改正为止。”三、以身作则你传递给孩…  相似文献   

5.
《家庭与家教》2004,(7):50-51
优秀的父母应给孩子以下十大礼物:1.每个孩子都需要的爱父母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呢?建议: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当他疲倦或精神萎靡不振时,给他一些爱抚,利用照料孩子睡觉、吃饭和玩耍的时间来增强你与孩子的亲密感。2.纪律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有一些应该遵守的规矩。建议:使用严厉的但却是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再平心静气地向他解释。3.以身作则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他们为楷模。建议: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  相似文献   

6.
1.爱。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礼物的需要。但父母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呢?建议: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爱心。2.纪律。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建议:使用严厉的且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再平心静气地向他解释:“无论你何时再犯,我都会阻止,直到你能自己改正为止。”3.以身作则。你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言语方式来传递的。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建议: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4.自尊。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尊重培养出来的。体罚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他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建议:即使孩子的发展与你为他设计的目标并不一致,或者他的有些表现你很难理解,你也应尊重他的个性。你要关心他,但不要什么都替他作主,你应鼓励他独立思考并勇于探索,让他知道你随时都在关注着他。5.良好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7.
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爱孩子首先得接受孩子。接受孩子,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接受你,而不是你能给我挣面子、让我高兴的时候我才接受你。当孩子知道老师能够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时,他才能感觉到你的爱,才有自信。  相似文献   

8.
<正>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正能量。当你给孩子做够多的爱时,他就不会到处去寻找爱,同时也就为社会培养了一个有建设性的人,那么怎样使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爱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表现:一、爱的语言1.包容。当一个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哭时,说:"你看上去很生气,要哭你哭出来吧,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这就是包容,这就是爱,你会让孩子觉得不孤单,并宣泄掉自己的情绪训斥、恐吓的语言只能适  相似文献   

9.
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他在上小学时非常调皮,上课时很爱讲话。有一个物理老师说:“我们来达成一个协议———我每次上课开始时给你5分钟时间来说,因为你讲的实在是好,然后你就不能再说话了。”这个孩子同意了,他每次都非常认真地“说5分钟”。这个孩子考试时,每次物理都是A。教师给了他释放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的个体,运用不同的教育法。爱说话的孩子讨人喜欢,但老听他说也让人烦。有些爱说话的孩子,往往把课堂搅乱。他突然冒出两句话,同学们常抱以欣赏的态度,好借机放松一下。爱…  相似文献   

10.
都说:“天下父母爱孩子是一样的。”经过接触外国家长和幼儿,我发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外国人,他们爱孩子和对爱孩子的理解,还真和我们有点不同。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比谁都更爱我的孩子啊!”但是你每天给他一个拥抱了吗?你每天都亲吻他了吗?你每天都让他知道你的爱了吗?  相似文献   

11.
为人父母者除能保障孩子物质生活 外,更应从精神方面对孩子加以爱护,以下便是优秀父母引领自己孩子健康成长的浓情爱子处方 爱 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的需要。但父母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呢? 建允: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爱心。 纪律 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建议:使用严厉的但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再平心…  相似文献   

12.
一、爱.当孩子疲倦或精神委靡不振时,抱一抱他,给他一些爱抚.利用照顾孩子睡觉、吃饭和玩耍的时间来增强你与孩子的亲密感.  相似文献   

13.
专家建议,优秀的父母应给孩子以下“八大”礼物: 1.爱: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礼物的需要。但父母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呢? 建议: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  相似文献   

14.
你想让孩子爱你吗?你想让孩子爱别人吗?你想让孩子变成人见人爱、有人情味的孩子吗?答案是: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小不断地说出你对他的爱。到了他上学后,要写日记和作文,要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时,更要加大剂量、毫不吝啬地说出你对他的爱,甚至和他一起回顾所有对他的爱的故事。 这是一个智慧母亲必须要学会做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5.
一、尽量把爱送给每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都说爱是无法平均分给每个人的,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待班里的这群孩子必须得让他们都感受到你的爱。也许有时我们会无意间忽视或者冷落某个孩子,但是待到察觉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及时送出关爱。张同学是我们班的学困生,学习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他甚至没有理想。在课堂上老师们从来不怎么理会他,而他也总是在一个角落里趴着无所事事地乱画或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爱孩子首先得接受孩子。接受孩子,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接受你,而不是你能给我挣面子、让我高兴的时候我才接受你。当孩子知道老师能够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时,他才能感觉到你的爱,才有自信。一、接受不完美的孩子在每个班集体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漂亮可爱的、聪明活泼的、乖巧懂事的。去爱这些近乎完美的好孩子,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作为教师,能不能用同样平等的心态去关爱一个调皮捣蛋、资质愚笨,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不够完美的孩子呢?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认为成人对…  相似文献   

17.
纸篓和墙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母亲给了他一捆笔,一叠纸和一面墙,对他说:"把你觉得满意的画贴在墙上,让每一个来我们家的客人欣赏。"另一个孩子的母亲也给了他一捆笔,一叠纸,并给他一个纸篓,说:"把你觉得不满意的画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一个微笑面对生活的孩子,总是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那么父母怎样才能教孩子学会微笑呢? 首先,父母自己要微笑,让孩子有一个微笑的世界。 早晨起床时给他一个微笑,上幼儿园时给他一个微笑,孩子生病时给他一个微笑,在他不高兴时给他一个微笑。孩子会从这微笑中感觉到家的温馨,生活的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伴随孩子翻身、坐、爬、走路、跑步、摔跤……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是一个连续不断、持续积累、缺一不可、十分自然和不可逾越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调适过程。路,要靠孩子自己走。周国平说:“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靠近你,温暖我."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用我的爱心靠近着每一个孩子,孩子呢,也常常给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和感动.这就是老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