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黎贡山地区的观鸟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鸟生态旅游是当今生态旅游中最有吸引力的活动,本文从高黎贡山鸟类分布、鸟类资源的观鸟生态旅游价值、观鸟路线等方面研究了高黎贡山观鸟生态旅游,研究表明,高黎贡山上的鸟类种类多,种群数量丰富,分布集中,且有许多古商道及保护区建立以前的伐木道,便于行走,观鸟路线视野开阔,便于观鸟旅游,具有很高的观鸟旅游价值。开发观鸟生态旅游,对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钟诚 《生物学教学》2009,34(4):56-56
鸟类是我们周围环境的一个健康指针,观鸟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环境和野生动物的情感,校园内观鸟是每天都可以实现的,如果能建造一个鸟类观察中心,观鸟这项活动将可以进行得更加顺利。以下谈谈鸟类观察中心的建造。  相似文献   

3.
观鸟活动一般指人们利用望远镜等光学设备,在尽可能避免惊扰鸟类的情况下,对野生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纪录。观鸟活动的内容包括观察鸟类的形态、鸣叫等特征并据此辨别鸟的种类,观察鸟类的取食、栖息、繁殖、迁徙等行为,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一定区域内鸟类种群及群落的动态变化等等。观鸟活动起源于西方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它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行为高雅,有益于身心健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尚娱乐休闲活动。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观鸟之风也渐入佳境。观鸟活动的审美情趣建立在现代…  相似文献   

4.
观鸟活动一般指人们利用望远镜等光学设备,在尽可能避免惊扰鸟类的情况下,对野生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纪录。观鸟活动的内容包括观察鸟类的形态、呜叫等特征并据此辨别鸟的种类,观察鸟类的取食、栖息、繁殖、迁徙等行为,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一定区域内鸟类种群及群落的动态变化等等。观鸟活动起源于西方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东莞谢岗中学的师生们为了实现“让校园成为小鸟的天堂,师生的乐园”的梦想,大规模种植大树,吸引了众多的鸟类来校园筑巢。为了让小鸟在校园安居乐业,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爱鸟护鸟活动,并举行了“人工鸟巢设计大赛”。学校还增设了观鸟课,组建了观鸟队,观鸟队的同学们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跟生物老师到校园及附近东莞第一峰银瓶山进行观鸟活动,实地调查校园及银瓶山鸟的种类。通过活动,同学们增加了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更加爱上生物课了。为了推广观鸟活动,学校还举办了观鸟交流会。电视台和报社等媒体也对此纷纷报道,引起了社会人士对鸟类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在校园进行观鸟护鸟活动不仅充实了校本教研,还为探索中学校园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开拓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表中赏雀     
炎弹平 《科技文萃》2014,(2):114-117
“皮埃尔(皮埃尔·雅克德罗)喜爱鸟类,他觉得鸟儿总是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精巧。”在关于雅克德罗的传记中,曾多次提及雅克德罗对鸟类的喜爱,与观鸟的场景。无论在年幼还是壮年,对鸟类的兴趣贯穿了雅克德罗的一生并启发着他的创作,鸟类也成为了雅克德罗历史作品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以至于今天,鸟雀频频以雕刻、珐琅、活动人偶等形式出现在雅克德罗的手表上。雅克德罗以不同的机械结构重新赋予鸟儿“生命”。  相似文献   

7.
朝阳市拥有丰富的野生鸟类资源,具备开展观鸟旅游的基本条件。在了解休闲与观鸟旅游之间的关系的前提下,结合国内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及分析朝阳市观鸟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朝阳市休闲观鸟旅游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系统拓展型、品牌导向型和社区参与型开发模式,旨在为朝阳市观鸟旅游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观鸟活动为载体开发和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了观鸟基础知识学习、校园鸟类调查、鸟类图鉴编制和公众号运营,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和情景化,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观鸟,不是为了记住鸟的名字,而是通过观察它的外形特点、活动方式、栖息环境等,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兴趣,主动做到关爱动物、保护动物。如果把观鸟活动比喻成一场我们与鸟的约会的话,那么,我们就要提前与这位尊贵的客人约好时间,因为按照是否需要迁徙划分,鸟类可以分为留鸟和候鸟两种,如果是留鸟,可能见面时间比较随意,但如果是候鸟,就只能在特定的时间与之相遇了。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活在城市中的鸟类面临着多种类型的干扰,其中人为干扰是一个重要因素。围绕2023年度环球自然日活动主题“见微知著”,作为多年的观鸟爱好者,我们希望了解鸟类对于不同人为干扰的反应,从而寻找保护鸟类的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们决定选择惊飞距离(FID)作为反映鸟类受到干扰后产生反应的量度,主要研究鸟种、着装颜色与环境噪声对FID的影响情况。我们希望通过对鸟类惊飞距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佳 《学与玩》2022,(9):42-43
<正>鸟类品种丰富,它们活泼灵动,或是颜色鲜艳,或是叫声悦耳,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天地之间。通过观鸟活动,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鸟类的习性和相关知识,还可以亲近大自然,感受鸟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深地理解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其他     
为了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公民保护鸟类的积极性,推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上海市于2007年4月14日在上海植物园举办了第26届“爱鸟周——市民观鸟大赛”。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圣诞节前后观鸟达到高潮。每当节日来临,一些美国人都要饶有兴趣地天天观察和数一数天上的飞鸟。这项活动始于20世纪初,已有百年历史。当时的圣诞节有一个所谓的“节日猎杀”习俗,届时猎人们纷纷出动,捕杀飞禽走兽,以庆祝节日。到了1900年,有27名鸟类爱好者决定改用数鸟来代替对鸟类的捕杀。  相似文献   

14.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9000多种、1000多亿只鸟儿与我们共同生活在绿色的地球上。它们栖息在各种生态环境中,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因此,鸟类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出地球环境的好坏。而一个完全没有鸟语的地方,必然也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因此,保护鸟类,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爱鸟的意识,加入到护鸟的行列中。我们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相似文献   

15.
拉市海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有着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和丰富而珍稀的鸟类资源,在国内外观鸟旅游方兴未艾之时,拉市海发展观鸟旅游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在现阶段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重复开发严重、宣传不力等的情况下,发展观鸟旅游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加强与国内外保护组织的合作;社区参与、共同管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万学  李明璞 《小学自然教学》2007,(6):F0003-F0003
2007年3月31日,在武汉市环保大使徐大鹏老师的号召下。两位专家郭耕和唐兆子老师、武汉市七所中小学的师生、武汉观鸟协会的会员,浩浩荡荡地奔赴京山县三阳镇.与三阳镇小学的师生一道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鸟比赛。此次观乌比赛活动由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主题是“爱鸟,爱自然。做一个环保人”。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增长了学生鸟类知识,还唤起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17.
鸟类资源现状调查是开展鸟类研究的基础.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以固定样线法为主,随机样点布设红外相机为辅,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安州片区鸟类进行调查.结合历史文献及公众科学观鸟记录,统计出该区域有鸟类18目56科281种,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占优势.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尾榛鸡(Tetrastes sewerzowi)、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等55种;被IUCN物种红色名录评定为易危(VU)或近危(NT)的鸟类4种;中国特有种24种.鸟类居留类型以留鸟为主(175种,62.28%);区系组成兼具东洋界与古北界成分,但以东洋界鸟类占优势;分布型呈南北混杂的过渡特征,但以东洋型鸟类占优势.研究结果可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安州片区鸟类物种监测及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为更好地保护该区域内鸟类的多样性,建议减少人为干扰,加强公众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韵  曹剑骏 《大学生》2012,(24):44-45
中山大学南校区又名康乐园,因东晋康乐公谢灵运始名。它以清幽深邃的马岗顶为核心,其间古木参天,灌丛翳郁。现在,这块城市荒漠里的绿洲,成了候鸟千里迁徙时的一个重要临时驿站,更是广州"鸟人"们常来的鸟点圣地。据中国观鸟记录中心2011年统计,康乐园位中国高校校园鸟类种数记录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2007,(6)
张玉(京山县三阳镇小学)我校确立了“爱鸟爱自然,做一个环保人”的德育活动主题。这一教育主题引起了深圳观鸟协会会员詹从旭先生的兴趣。在他的倡导下,三阳镇小爱鸟兴趣小组成立,这个小组由四、五年级20名学生和5名辅导教师组成,由一名校领导专门负责。在周六进行野外观鸟活动,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在外婆家,我总爱往竹林里钻,和弟弟一起探秘‘寻宝’。上了大学,也没‘长进’多少,假期的时候喜欢到小众地方旅游。来到武汉大学后闲不住,我总往各种犄角旮旯的地方钻。一次珞珈山环山跑,最后成了珞珈山探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