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李慧 《文教资料》2013,(5):12-14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由于早期受到玄学派影响较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奇思妙喻使诗歌言之有物而不失幽默感,同时也达到了他所提倡的非个人化的效果,并且增加了诗歌的新颖性,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诗中艾略特运用的奇思妙喻及其达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中国文艺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包含着丰富深邃的哲学美学思想。意象概念并非凭空生成,而具有哲学文学两方面的长期积累。从先秦有关“言”、“意”、“象”关系的论述,到魏晋玄学兴起,深化对“言”、“意”、“象”三者的思辩,加上先秦《诗》、《骚》以及两汉魏晋文学创作对文论的影响,才最终形成这一独具东方民族色彩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巫术和审美这两者的桥梁和载体——语言及其心态的探究基础上,深入地揭示了这两者的联系和渗透。人们给了语言一些什么,但又都不是语言所描绘的东西本身——而巫术和审美语言所蕴含的魔力,恰恰正在于此。文章还从深层次的思维方式上,就言、象、意三个方面论述了产生巫术和审美语言魔力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活动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场面热闹的背后,“语文教学迷失本位”的问题日渐严重。追根溯源,作为教学筹备阶段的文本解读出现偏差:误读、偏读,不可避免地起了“帮凶”的作用,直接助长了“非语文化”,甚至“去语文化”流弊的肆虐、蔓延。本文旨在通过独立文本的解读和教学策略的研讨,阐述如何变“思想性解读”为“文学审美性解读”,以期实现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本位,追寻学科特色的诉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从文艺美学的角度考察了古典诗词中的形神关系。探讨了“形神兼备”这一诗美原则的历史概貌及这一原则与老庄哲学的渊源,继而通过对一些古典诗词名篇的具体分析,分别作出“传神写照”、“妙得神理”、“虚处藏神”、“虚字传神”的论证,使古典诗词中形与神的关系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6.
高枫  王晓春 《海南教育》2014,(10):75-76
理想的语文课是言意兼得的语文课。所谓言意兼得,指的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语言文字和课文思想内容两方面都学有所获。这也是精致语文所追求的好课,是精致语文审美味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材融汇了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它们也可以说成是人类思想精华的凝结。虽然文章都是名家思想的结晶,但其内容的写作手法却各有不同,风格迥异。高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课程教材的内容,还要能以语言表达的形式说明其中的道理。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质疑和解疑的能力,培养高中生辩证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一、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学生创新性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大文学家雨果的一句名言,解开一切科学之谜的钥匙都无可厚非的是一个问号,科学家大多数的发现都可以归功于一切都要问个理所  相似文献   

8.
[绣荷包]是清代以来遍及全国的时调小曲,各地产生了诸多变体形式。通过对腔段、腔调、节奏型和歌词等音乐本体的对比并结合相关史料研究,可推断传唱于巢湖地区的[绣荷包]是道光元年(1821年)贮香主人辑《小慧集》卷12第38箫香主人小调谱第2首工尺谱所记“湖广调”[绣荷包]最为相似的变体,是迄今所见最能还原其原貌的活态传承的民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