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学界关于"教学(教育)回归生活"的困惑和争议仍在持续。在教学论层面深入探讨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教学论(和教育学)话语中,我们可以从三个世界,即教学世界、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视角来认识教学世界与其它世界的关系。教学世界是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中介,是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双向二重化,即化科学世界为生活世界和化生活世界为科学世界。教学就是在这种双向二重化的过程中,将其转化的结果沉淀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最终实现教学之目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法失之片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教学面向生活世界,超越生活世界,走向科学世界。  相似文献   

2.
"时间"与"世界"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重要问题。时间性的到时是此在的存在,此在存在便要开展出一个世界。本真的时间性到时,此在本真的存在,开展出一个空无的世界;非本真的时间性到时,此在非本真的存在,开展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有意义的世界是此在日常居住的世界,空无的世界则是思的世界。从意义到空无,不仅是理论的思辨,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红楼梦》是由两个世界构成的,一个是以贾家为中心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以太虚幻境为中心的非现实世界,这是作者曹雪芹创作出来的幻想世界。如果说《红楼梦》的现实世界是以曹雪芹的实际体验为创作基础的话,那么非现实世界则是以曹雪芹的理想为基础创作出来的。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同时存在两个世界,除了现实世界之外,非现实世界也是必要的。但是在一个故事中,象这样具有相反的要素,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并不是容易的事。正因为可能同时存在,这两个世界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这也是让读者所必须了解的。在这里,曹雪芹利用的…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世界     
孩子的世界是水晶般的世界,没有欺骗;孩子的世界是雪的世界,纯洁无瑕;孩子的世界是无忧无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快乐得可以与仙鹤齐飞,与仙鹿赛跑,与云雾一同缭绕,与泉水一同欢畅流淌。  相似文献   

5.
人的独特性表现在具有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即物性与心性的双重属性,人的精神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大学世界的主体构成是师生两类人,由此决定了大学世界的“属人”性,既然大学世界是一个有别于自然世界的属人世界,那么便可推断出大学世界的根本属性,即大学世界的精神属性,因此,大学的精神世界在大学世界中就具有了根本性、决定性的意义。大学世界是人的世界、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大学精神世界的构成;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是大学精神世界的根本构成,大学科学(求真)精神与人文(求善求美)精神为大学精神世界的支柱,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应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精神教育便在相应的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精心构筑净化大学精神世界的人为环境,二是突显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教育,三是强化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6.
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意义之源,科学世界是对生活世界的意义提升。在教学中两个世界的分化具有合理性,但实际教学中两个世界却存在着分离。建构两个世界统一的教学思路是"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生活世界",两个世界应相互滋养,共同促进学生"成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解释世界的哲学,但更是改变世界的哲学。"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飞跃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在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同时,不仅不能忽视解释世界和理论的重要性,相反,在盲目浮躁的当下社会,显得尤为关键。此外,无论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才是硬道理,即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实存在的传统道德规范适用于网络伦理.因为,第一,虚拟的网络世界的构建是以实在的现实世界的人为主体,它是人的创造性的劳动的结果.第二,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果,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贯穿着道德规范发展的足迹,它有能力调整网络活动,规范网络行为.第三,网络世界的参与者生活在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在潜移默化地约束他们的行为.第四,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它不能游离于现实世界而单独存在.网络世界可以适用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范畴:责任、宽容、良心、幸福.  相似文献   

9.
<正>一、小学德育课程:"行走在意义世界中"的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理念,那么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要回答此问题先要回答什么是"生活世界"这个前提性的问题。鲁洁先生在《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一文中写道:"生活世界既是事实世界又是意义世界,是两者相互联结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超越世界的衰落.超越世界是轴心文明的产物。在轴心文明之前,人类的原始神话、史诗和文献是人与神的世界混沌一片.未曾分化的。轴心文明诞生了人的自觉意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超越世界。按照张灏先生的观点.这个超越世界是指人们相信在经验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与此在世界不同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一个是日常生活的世界。用古人的话来说,每天起床就会遇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问题。其实,大部分人一生的时间大多消耗在谋生的劳动中。这个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另一个是安顿灵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会提问: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世界图景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一个世界观的基础。语言是世界图景主要的表达手段,语言世界图景是指该语言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了解Иван.含的语言世界图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熟悉俄罗斯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13.
“教育就是生活”是美国 学 者 杜 威所倡导的。生活是客观的、现 实 的 。 因此,教育作为人 类 社 会 生活的一部分,它 不 能 也 无法 脱 离 真 实的客观世界。 《 读 书 》杂志曾刊载过题为《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不但要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还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在成人的世界中接受教育,获得更快的成长,但也要在自己的世界里获得自己的自由,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作者把世界分成了两部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似乎儿童世界是世外桃源,存在于成人世界之外。儿童唯有生活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三个世界的划分是对世界现状的科学概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是对当今世界阶级斗争现实的科学概括。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动荡的世界,革命的世界,前进的世界。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下,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经过长期较量和斗争,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和改组。世界政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世界必然享有与自然世界并无二致的底层结构,即同样是时间和空间的总称,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把思维直接聚焦于教育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教育世界的时间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它作为教育世界的前提和坐标系;二是它作为教育世界核心的教育活动的资源;三是它与教育精神和价值现象的联系.教育世界存在着物理空间问题,但整体的教育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是一个社会空间,而在教育世界运动的深处还存在着人际情感和思维互动生成的精神空间.传统、现实与未来是教育世界的历史构成;家庭、学校与社会是教育世界的场域构成;观念、制度与行动是教育世界的实质构成.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一、现代人的两个生长家园 杜威说:“教育即生长”。①生长,要有生长的家园。现代人拥有两个生长家园:“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生活世界是我们在自然的生活态度中所能直接感知的世界,它是个人和群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正如胡塞尔所言,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②科学理论所描述的逻辑上客观有效的科学世界是人在生活世界的活动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理性视城,因此,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理性沉积物。人为了进一步把握生活世界诸般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理…  相似文献   

17.
可爱的夏天     
世界是什么?小时候,世界是爸爸的肩膀,是爸爸有力的大手,爸爸的大手把我托于他的肩膀上,世界便在我的脚下变得渺小了;世界是外婆那慈爱的目光,亲切的皱纹,可爱的白发,在外婆的怀抱里我总能尽情撒娇。那时候的世界是天真、无忧无虑的,我喜欢。  相似文献   

18.
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课堂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事实世界与意义世界相互联结的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不是仅仅使人去认识一个事实世界,它的更为重要的职能是指引人们进入意义的世界。德育课堂是一个探索生活意义的课堂。它要使儿童逐渐去理解和体验: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中的我是有价值的,它还要在不断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德育课堂是迷人的,这是因为意义世界是充满人性的世界,追寻意义的过程是一个人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命的潜能都被激活,各种能量都能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19.
<正>人同时生活在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中。内心世界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外部世界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  相似文献   

20.
1.人生活在世界中,这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根本事实。世界是什么?它根本不是“什么”。世界不是单纯的诸存在者,不是可数或不可数的现存事物之单纯聚积,而是对现实的诸存在者的超越。只有人能作这种超越,所以只有人才可能“有”世界。世界包罗万象,涵酝时空,生意盎然,寓于生意的世界是“活的世界”,活的世界孕育着诗意。只有人“有”“世界”,只有人才能秉承、领受世界的诗意,在无限的“世界的诗意”中展开诗意生活与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